在靈魂永生的514節,賽斯是跟我們講說,
你們每個人其實在背後都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力量,在心理上非常穩定的力量在推著你們往前走。
因為有一個穩定的力量在推著你們往前走,所以我們其實並沒有什麼理由需要猶豫,或者是需要感覺到恐懼而不敢充分的展現我們所被賦予的這些能量跟力量。
小編推薦博客來書籍
博客來-漫遊前世今生:超靈七號系列一 | 博客來-穿梭幻相實相:超靈七號系列二 | 博客來-時間預言:超靈七號系列三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7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8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9
上集轉譯或字幕 👇
[CC] 請開外掛字幕
————————-
【查老師的導讀文】
靈性的身份感依賴著創造性的改變A-1302
千古以來的智慧
歸根結底的領悟
每個人天生會有與眾不同的天賦
天賦會存在是表達上需要的配備
天賦異稟像一盒彩色的原料
需要畫在紙上才能表達絢麗
天賦於是就如一種像感知的感官
藉由不斷的採取行動與環境關聯
從所對應的環境關係中顯化經歷
從經歷中獲取可能性的未知心智
那麼人生存在的目的是爲了感知
由於感知的需要就會吸引那環境
不需要的環境情節不會引發出現
既然⋯
所有會出現的環境都與天賦有關
只是透過不斷以天賦能力的關聯
不斷持續行動就能充分發揮力量
任何的創造需要天賦與靈感
靈感來自於其他層面的智慧
天賦藉由接觸外界才能表達
肉體感官⋯
盡可能地限制您只感知
一個非常形式化的實相
有許多人迷失於自我的圍場
甚至忘了投生前的自己是誰
直到我們自己再一次的覺醒
在意識無窮盡的變化裡
存在著的全部人格庫存
覺醒自動了解整體真相
靈性的身份感依賴著創造性的改變
沒有真正的界線分隔只是人的感知
行動按照關聯的模式彼此自由相隨
意識必須顯化自己
而意識不能不存在
在意識的電磁力矩點內⋯
最微細的思想都已有了結果
徹底地檢查過所有的可能性
最微不足道的可能性已被探索
最弱或最強的感受都照應到了
我們背後有強大的內在力量
以自發的力量推動我們行動
主題:靈性的身份感依賴著創造性的改變A- -1302
時間:0小時59分鐘左右
————————-
【查老師的導讀文】
靈性的身份感依賴著創造性的改變B-1303
主題討論⋯
人生是一種獨特情緒的表現
就像文學是一種情感的表達
語言是一種內心想法的舒發
畫作藝術是一種情感的傳遞
選擇和努力⋯
必須根據自己由衷的感受
和由內而外的自發的行動
如果這是不得不寫的文字就寫吧
如果不是則不必勉強追著潮流走
因為您的興趣這才是您該走的路
必須追隨自己的感受
如果您寫下真心所根
就無需顧慮⋯
因為你的訊息自會傳遍世界
違心而作這訊息便毫無意義
感知您接觸的世界
接受這世界為舞台
因為⋯
我們有某種創造意義的需求
所以才吸引那樣的舞台佈景
每個人都是宇宙
獨一無二的傑作
並有您的神性人格
透過心電感應溝通
雖然我們對這成果少有所知
但是在微觀層面有其一體性
我們存在於許多其他的實相系統裡
但是只感覺到自己的卻不感知其他
每個人在兒時與在夢境裡
對屬於自己的更內在意識
多少對真正自由有所知覺
這些覺察內在的能力
是整體意識與每個人
所有本自具足的特性
只有經由直覺的應用
和在睡夢中才能知覺
你自己的或任何別的意識
本質上是在快樂地變化的
因此以穩定的心面對一切
主題:靈性的身份感依賴著創造性的改變B- -1303
時間:0小時44分鐘左右
—–
(上集) 機器轉譯,僅供參考
各位多次元創想遊樂場的老師們、夥伴們、朋友們,大家早上好。
最近我們這兒非常非常熱。
幸好有賽斯資料和查老師,
能幫助我們在這個酷熱中啊,找到一些清涼。
好的,那請查老師開麥。
請查老師開講,謝謝。
謝謝阿康,謝謝各位朋友。
又到了星期五創想遊樂場的時間。
今天想要談的主題是有關於心裡的穩定,
心理的充實感。
我們要做創作工作,我想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怎麼樣維持你內心的,心理的安全感。
當你心裡沒有安全感的話,你就不可能盡情的採取行動。
不可能採取行動,又會發現到要行動的方向不是很清晰,而且呢,我們在操縱跟對外來的感知方面的能力會受到影響。
我覺得做創造性的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是在於,怎麼樣去維持我們內心的一種穩定感。
在靈魂永生的514節,這次是跟我們講說,
你們每個人其實在背後都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力量,在心理上非常穩定的力量在推著你們往前走。
因為有一個穩定的力量在推著你們往前走,所以我們其實並沒有什麼理由需要猶豫,或者是需要感覺到恐懼而不敢充分的展現我們所被賦予的這些能量跟力量。
最近呢,我們談很多有關於科學方面的問題,我最近才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
有人問一個非常成功,應該算是中國人最成功的一個AI的企業家,
如果時間重來,再回到20歲的時候,你會選什麼樣的科系?
企業家,他說呢,我會選物理系。
那為什麼會選物理系?各位去想這是蠻有趣的問題。
這麼一個已經成功的人,如果他回到過去,他要選擇的是物理系。
在是告訴我們說其實物理系最接近內在實相的一種科系。
因為學物理後發展物理的人呢,他已經把他的手按在實相的門把上。
雖然不是像我們在學身心靈,
但是我們了解到像最近一直在談的一些量子論,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的是說,我們的未來是以一個可能性場在組織的。
而我們也知道說未來的電腦,未來的科學,
它在計算的時候是把所有的這些可能性直接調上來,變成它跟實相會是一體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過我們的人生,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現在要往前走的未來是什麼,方向是什麼。
但是賽斯在514節告訴我們說,你們有一個內在的穩定的力量在推動這裡。
他當得起自發性跟創造性,所以你們可以完全讓你自己是自由的。
我在上一次的洛杉磯課程當中提到一個觀點,而這個觀點我只是提過去而已,但是這個觀點其實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說,你能不能夠完成你的價值實現,你能不能夠把你的創造發揮到極限,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如果你不阻礙的話,
如果你不阻礙,如果不用自我去操縱的話,那麼你的創造必然會成功,你的天賦必然會實現,為什麼?
各位去想什麼是天賦?
天賦是屬於天的事情叫天賦吧,不是人的事情。
你有天賦,你被塑造成什麼樣的人格,你以什麼方式來感知這個世界,
這是老天爺的事情。
你的創造性的工作,這是老天爺的事情。
我們有一個內在的穩定在啟動著我們。
也就是說你怎麼走,只要你內心是完全自由的話,
那麼你在做創作性的工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很大的資源、很大的力量在背後推動著你。
珍羅伯茲在他的書提到,她說,我在寫書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我要寫什麼書。
羅在做畫的時候,並不知道他會畫什麼畫。
可是當他決定要做什麼畫的時候,那麼這個願自動的會引來跟你所要發展的這個創造性的工作有相關的這些資源來到你身邊。
所以最近我也有提很多有關於association,連結,相關,或者現在量子論所說的糾纏。
糾纏的意思呢,是說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事情,其實是有組織的,是以可能性在組織。
我們因為不知道在上一層,他以什麼可能性在組織,所以當他在進行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迷惘。
可是如果你進入了一個微觀的世界,你進入了跟內在的一體的世界,
你根本就知道整件事情是怎麼樣在發展,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因為這個對內在來講,它是有一個精密的組織跟結構的。
所以我們在做這個組織跟結構的時候,為什麼量子電腦會很厲害?因為它一調上來,不是調我們的四跟回,不是調線性,
它調的是所有的可能性,也就是只要是可能性,它就整個在一個組織之下調上來。
而因為調起可能性,所以他知道什麼是一個最有利、最有效的方式來處理當前的困難。
而我們的情況也是一樣啊,你一出生,不管你身為什麼樣的人物,是不是除了你現在在走的線性的路線當中之外,有一條你所不知道的可能性。
就好像我剛才說的那個企業大亨企業家。
如果我再回到20歲,他覺得他要念物理學。
換言之就是,如果你以現在的角度在看這幾十年來過去,也許他50歲,60歲,70歲,我不知道。
但是呢,如果回到20歲的時候,他知道他要完成他的工作,最需要的是對物理學的了解。
而對物理學的了解,其實最後的結果會變成對一個實相的了解。
而實相的了解,如果按照賽斯的觀點來講的話,你根本就有一個承擔得起創造性跟自發性的穩定的內在。
如果你領悟到你的心靈跟你的心理的身份,不只是你的肉體的身份,包括你的心理跟心靈的身份呢,是依賴著你的創造性的改變。
也就是說,如果你被賦予某些可能性的創造,而你按照你的可能性的方式在進行,
於是呢,你就能夠完成你本來如是的那個身體跟心靈的身份感。
你能夠從一個環境的金字的不平衡的結構當中,盡情的去改變應該採取的活動。
所以我們常常在談一件事情,就是天賦,就是你在這個世界上已經被賦予,它必然或必定要表達的那個部分的。
就好像我們經常在提到的雙夾縫的實驗。
一個光子打出去,如果你把它分為兩邊,三邊,四邊,不管你分為多少邊,它合起來就是那個光子的身份。
也就是說,如果這一邊它完成了任務,另外一邊可能是相反,但是也完成了任務。
那麼如果可能性不在你的身上實現,它自然在其他的方式實現,或者它會以其他的方式來展現,但是呢它一定會符合
內在一個精密的組織跟精密的知景的行進的方式。
所以可能性的綜合其實就是個可能性的確定性的。
也就是說,我們所站的一種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一方面走,要如何創造,到底我能夠創造些什麼,我能夠表現出什麼。
但如果對你的內在來講,他的現在過去未來都同時發生,既然同時發生,
我們在用心用力做什麼屁啊?你再做什麼屁啊?因為它不是早就已經被賦予了嗎?
是因為你的內在有這一份需要,他創造這樣的人格,而這樣的人格呢,他以可能性場投注到目前的世界。
而你根據這個可能性場,敢做或不敢做,你阻礙或不阻礙。
於是,你從一個可能性當中,會走向一個一進去就扭曲的現象。
沒有一個人進到物質世界不會扭曲的,這個是514節,賽斯告訴我們的內容。
沒有錯,內在已經設定好了,你在這個實相,在這個物質世界,你盡了一份你的努力,在盡如何去表達你的天賦的責任。
但是呢,因為我們的主礙,因為我們的恐懼,因為我們沒有釋放全部的力量,不給自己自由,所以我們能夠達成的部分反而受到了一些阻礙了。
那你沒有完成的部分,在可能性的其他世界,其他的物質實相,成千上萬的地球,會有其他跟你一樣同時由你內在創造出來的人格,在可能性的範圍之內達成你應該要完成的任務。
以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禮拜天的一個課程所提到的一個內容,也就是說,各位你去思考一下,
為什麼在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他的皮膚最好,他的衝力最強,他的想像力、創造力最好。
而且基本上孩子不會像老年人一樣,要擔心你有什麼病痛會發生,有什麼重病會發生,甚至癌症會發生,甚至切這個切那個。
為什麼到年紀大的時候,反而什麼東西都沒有辦法保足呢?因為我們在盡我們的天賦的時候,
各位,我們一定大家還記得,行動會帶來意識。
意識會帶來能量。
意識跟能量會帶來你的名色,也就是你的身體跟精神,而這個名色會帶來感知的狀況。
感知的狀況碰到由你的內在創造的環境,於是你可以由你的興趣,你的所愛去得到你所要的東西,所以你能夠回饋你的天賦,變成一個物質化的結果,回護到你的內在,變成他能夠使用的一些知識跟經驗。
這個過程自己可能性的方式在編輯的,如果你今天沒有盡到了你的天賦責任,
所以你的意識沒有到位,意識沒有到位,能量沒有到位,能量沒有到位,你的身體跟精神就會切憾,這叫名色。
名色出了問題了,所以你的感知就會出問題,因為感知出問題,所以你看不見真實的創作的狀況,以及如何去創作的方法。
這個就是,各位如果你去看514節,賽斯一開始就提到這樣的概念的。
他告訴我們說,是啊,你們一出生在這個世界,其實真正來講,你跟上一層的意識,甚至跟賽斯或賽斯第二並沒有不一樣。
能量基本上是一樣的。
智慧,一切,甚至於有沒有被分割跟限制,都不是由於你今天是人,所以才會有區隔。
唯一的分割,唯一的不同是我們對感知跟操縱具有不同的能力所引起的。
也就是說沒有界限。
實相沒有界限,因為你就是內在的一部分,你就是一切萬有的一部分,實相並沒有界限,你能操作的部分其實是沒有界限的。
界限來源是在於我們的感知,我們因為感知不到,所以我們對操作的方法就沒有辦法到位了。
比方說,我今天是個瞎子,我踉踉嗆嗆的走路,我必須要藉著我的拐杖往前走。
那麼因為我的感知出問題了,所以我對我的行動會產生問題。
感知要怎麼不出問題呢?
從前面開始說起,你必須要絕對的採取行動。
百分之百的採取行動,完全自由的採取行動。
一旦你採取行動了,那麼行動會帶來什麼?意識,帶來能量,帶來名色,帶來感知。
感知就會清晰了。
也就是說,當你能夠以完完全全的信心採取行動的話,那麼你的感知就能夠有深入的了解,而這個深入的感知的了解會引起你對操縱的能力的增加。
並沒有真正的界限,這是514節一開始所提到的觀念。
在是在這裡說,例如你存在於許多的實相的系統當中,但你們也不感知他們。
也就是說,我不只是我現在的叫Charles這個人格。
阿康不是現在的阿康的人格。
阿康今天能夠有這麼高的才華,能夠做這麼多的創作,怎麼可能是
從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當中具有這樣的能力,而是
他有其他的實相的其他的生存。
但阿康並不感知他們。
我並不感知我的其他實相的存在。
因為我不感知他們,所以我不會認同他們,不只是不會認同他們,我不會利用我在前面所得到的這些知識跟經驗。
感知直接引起操縱的問題。
我們會以為所有的事情必須要由我們的自我來操作,但事實上是這樣嗎?既然你知道這個世界是多次元的。
既然你知道你是在補助內在的價值實現,也就是如果內在沒有需要,不會去創造一個人格進入物質實相來取得這個經驗。
給你天賦,給你環境,給你感知的能力。
那麼你今天在物質世界生存,我們所做的事情是什麼?
我跟別人比較,我如果要怎麼樣做,我才能夠怎樣,
我如果不那樣做,我會生病,我會有不好的結果。
這個是我們現在的網路社會所告訴我們的,你只要打開電腦,一大堆的朋友都會傳給你說,你要吃這個啦,這個補這個,那個補那個。
你應該怎麼去顧你的身體啦,你應該怎麼樣操縱你的人生啦。
但我們並不真正回到我們自己的那個渴望,因為從你的渴望當中,你才知道你的行動的方向。
而當你的內心是穩定的,再加上你對你的感知最基本的由中的感覺你有所感受的時候,於是你就知道你的行動方向。
而因為你知道你的行動方向,你不斷的採取行動,因為不斷的採取行動,行動會帶來你的身份感。
行動會帶來能量,帶來意識,帶來感知能力以及你如何去操作它的能力,這個是由你看不到的那個互作用,因為它就是一體的。
我們在一個可能性場,為什麼給你可能性場?因為就是讓你能夠以你現在在物質的肉體感官去面對外面的環境,在現有的條件之下去完成它,所以才需要一個可能性場。
但是對你的上一層來講,並沒有可能性場,因為它是一體的。
這個我們從514節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內容的描述。
賽斯在這裡跟我們講說,甚至在某一個事件,由這些系統侵入你們現有的物質世界存在的時候,你們不能去詮釋它,你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存在,你也不知道你自己的身份。
你以為你是某某人的先生或太太,你以為你現在為了無多米必須要去折腰,
但你並不知道你有多偉大,你也不知道你的內在有多強壯,多強悍。
你沒有辦法去解釋你自己,你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能力。
而是你是以現有的觀念,已經扭曲的你現有的身份的,所以當你進入了這個物質世界,
因為你不能全是,你無法感知,所以你扭曲了他。
如果你的感知是自由的,甚至是完完全全的佛身深深的能應用的話,
你就會發現你在整個創造的過程,基本上會比現在要強悍很多。
就比方說這樣好了,我今天碰到一個問題,
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因為我一睡覺我就進入量子場,或者是內在的場域。
我告訴我自己,當我睡覺的時候,我會保持在夢中的時候有一個覺知的禪理的能力,我能夠記住那些事情。
這個各位可以慢慢去試。
然後你命令你的內在,在你放掉的自我的時候告訴你那些信息。
這個就變成由被動還夠頭來變成主動了,因為你去想,
現在的結構不就是你的內在隨時在後面以穩定的心理狀態的力量在推動你嗎?
他在推動你。
而我們現在感覺不到有一個很大的力量在後面推動我們。
所以我們老是走錯。
那麼現在如果反過頭來,我來看看你怎麼推。
只要回過頭來,我要看看你怎麼推,我可不可以命令我後面的內在,
按照我現在要的資料,或者是我現在要的解決事情的創造性來給我那些答案。
你是不是可以反客為主?
也就是,既然你有一個保姆,你有一個父母,在背後緊抓著你,怕你跌倒,怕你做錯,那麼你為什麼不反過頭來?
你現在要什麼直接講。
你也可以反客為主,因為其實實相是互相連結,而且互相交融的。
各位,我們對這件事情要有更大的信心,因為我在前面的課程也不斷跟各位講,
不是按照你自己的智慧、心智力量在做創造。
否則的話,真羅伯茲又怎麼跟保羅賽上連結,怎麼跟威廉詹博士連結。
怎麼跟林布蘭,就好像是荷蘭的畫家。
荷蘭的畫家,台灣有翻譯成林布蘭,但是中國大陸好像翻譯成中國好像叫倫布朗。
對對對,倫布朗。對。
你看哦,他老公做畫喜歡參考畫家的資料,他可以把這些人的所有的觀點把它引過來。
但但這樣的能力就能夠產生一個很大的創造性啊,比如說阿康今天想要做任何事情,
你能夠做的無非就是你腦袋現在所想的。
但是你的後面,也許就是林布蘭,也許就是這些大畫家們。
最近台灣也有在做一些畫展,好像是在故宮吧。
紐約的最大的大都會博物館吧。
就把它這些畫作移到台灣去,讓台灣的人可以去欣賞。
其中就包括我剛剛提到的那個保羅賽上。
保羅賽上的畫作最近會在台灣展覽。
所以你看保羅賽上算是蠻有名的吧。
保羅賽上、林布蘭還有威廉詹姆斯之類的。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意識是連結,那麼你現在做創造性的工作,你可以反客為主,也就是說
後面是又有一個穩定的力量在支持你。
你回過頭來,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是悲公屈膝的,必須要搖尾其靈的方式去起乞求你的內在給你什麼樣的智慧,根本不用這樣。
你是在替他完成事情的。
當我們進入了物質的常意,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感知我們的其他的人格跟力量,所以我們其實一進來就扭曲了我們現在的人格跟感知的方式。
而賽斯跟羅講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感受你們的時間順序。
我只遊歷過不同的強度,我們的工作、發展跟經驗全發生在我現在所說的瞬間。
也就是說,其實賽斯以他現在在上靈魂永生的時候,他知不知道50年後真羅伯茲會怎樣,羅會怎樣,這個世界會怎麼變化,知道嗎?
知道,因為他不感受時間順序。
他可以遊歷過不同的時間,能夠經歷不同的強度。
但有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確定?其實是沒有辦法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到了物質世界,我們在進行我們的創造工作,如果沒有可能性,我們沒有辦法創造。
也就是因為有可能性,所以我們會從一些可能的態勢,或者是potential,潛勢當中去進行我們的創造工作。
也就是說是一張畫的白紙,所以在這個白紙上可以填任何的東西,這個就是可能性。
可是對一個在時間之外的人在感受我們現有的發展,我們的經驗,他知道我們是以強度在進行,是以一個potential,是,就像水勢那樣的勢,或者是電力的那個電視,
那個行進方向,他們知道這個行進方向。
並不是沒有行進方向,就好像我剛才提到的量子場的世界裡頭,是它是以可能性。
那麼一個可能性可能包括123吧,所謂的薛丁格貓,活的,死的,或者是不知道活的還是死的。
可是如果這三種狀況全部調上來了,就根本不需要計算。
那麼所有的可能性都在上一層的範圍之內被掌握的話,這就回到所謂的一體性,所以對內在來講他沒有秘密的,他知道事情是以什麼方式在進行,什麼方式在進行啊,是以potential在進行的,是以可能性在進行,是以機率在進行。
所以現在的電腦很厲害是因為它一次把所有的可能性全調上來了,也就是所有的東西根本沒有說是要
這個樣還是那個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一個以完成的方式,以可能性的態勢,在我們現在的物質世界在進行的。
那麼假如我們知道這樣的話,坦白說我們是幾個問題嘛,我們之前念過了,第一個就是你完全不需要擔心你的生跟死。
你在盡你的權力發展你的行動的時候,不要去管到底它能不能完成。
因為行動就會帶來意識,行動就會帶來能量,行動就會帶來你的身份感,行動就會帶來你的感知的能力以及你如何去操作它的能力。
這個是十二因緣法一開始講的內容。
也蠻符合賽斯資料所提的內容,所以它顯然是一個真實的狀況。
然後在這個瞬間呢,對賽斯來講,最細微的思想都會有結果,最微不足道的可能性都被探索。
好了,這是不是量子電腦了?
最微不足道的可能性都被探索,所以有沒有可能性?對賽斯那個層面是沒有可能性的,為什麼?
因為所有的可能性都會被探索,你不完成別人完成啊。
但事情是以那個方向在操作,但以你的角度來講,它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會是那樣。
就好像如果一件事情分為三個方向,是有一邊會完成,不管哪一邊,但是一定會完成。
所有最微不足道的可能性都會被探索。
最徹底的檢查過所有的可能性。
最弱或最強的感受都照應到了。
對賽斯那個層面,也就是真羅伯茲死後的那個層面,
最微細的思想都有結果。
所以創造有沒有結果?
你需不需要去找靈感?
最細微的思想都被挖出來了,最微不足道的可能都被挖出來了。
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檢查過了,最強跟最弱的部分感受的方式都被造應到了。
所以對賽斯那個層面,也就是你被供應的那個層面,其實什麼都有,什麼都具足,而我們只是沒有去運用這個能量跟能力而已。
也就是說你身上本來就具足一個去推動你以這種方式來完成你的創作工作的能力,或者是圖像或者是架構。
賽斯在這裡提到說,這個很難解釋清楚,但是在瞬間呢,我們的心理信念在其內就發生了那個架構。
只要我們想要去採取行動,那麼這個行動就會探索所有的可能性,所有能夠想到的任何方案,最強的感知方式跟最弱的感知方式都能夠感受到了。
而在其中,行動、同時的行動按照關聯的模式,彼此自由的相隨。
這個地方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們說一切事情是因為你必須採取行動,一切萬有必須採取行動,因為它不行動,它本身就會崩潰掉,就沒有辦法存在了。
行動帶來本體,行動帶來更多行動,所以必須要行動,而同時的行動,也就是現在要做的行動,別的任何可能性的自己要做的行動,你的內在要做的行動,別人這個世界上80億人所做的行動,同時的行動是按照關聯性的模式,
自由的相隨。
看到這一點,我是蠻感動的,因為這裡所說的
關聯性,你可以說是聯想啦,因為如果你看台灣版本的書的話,它的翻譯是聯想。
所有的行動都是以一個association的方式自由的相隨。
那麼你要什麼樣的靈感,你其實只要你採取行動的話,所有的關聯都會隨著你的行動而跟上來,不會落後。
他說我舉個例子,假裝我現在想到你,耶瑟,他想到耶瑟。
而當我這樣做的時候呢,我立刻就完全能夠感受到你的過去,現在跟未來。
也就是只要我想要想起來有關於耶瑟你的事情的話,所有的事情都會相隨的跟上來。
這個就是賽斯經常在跟我們講的,他看到我們不是看到現在2025年7月18號的現在,而是他能夠知道你所有曾經的過去。
你一歲吃媽媽的奶的時候,你死亡埋葬的時候,
所有的現在過去未來都同時自由相隨,以及所有主宰過你的任何的強烈或決定性的情感跟動機。
也都立刻呈現到賽斯的心智當中。
你曾經想過什麼,你有什麼任何的情感或動機,
對賽斯來講,他馬上全部都知道。
那麼你就可以發現這個容量差很多,對不對?
你現在有AI,那麼AI也可以
有一小部分的這樣的能量,也就是說它可以把你所問的問題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發展會呈現給你。
但是呢,他沒有辦法那麼真實的能夠知道你的所有的這些強烈的決定性的情感跟動機,也不知道你的人生是會以什麼方式來進行,但是對賽斯來講的話,
在上一層,還是回到量子場的概念,在上一層是一體的。
當有信息的時候,沒有事情是模糊的,沒有事情是必須要你去摸索的。
而沒有摸索就沒有創造。
所以對賽斯的那個層面來講,他對什麼事情都知道的。
當然有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說,賽斯你明知道真羅伯茲55歲會走,會以什麼方式走。
那麼你還傳什麼賽斯資料,還不斷的跟他講說,你快要好了啦,你很快會好了啦,你不是在睜口說白話嗎?開空頭支票。
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這裡頭還牽涉到我們剛才提到的可能性啦。
也就是說這些可能性賽斯看見。
但是呢,真也要往那個方向走。
如果不走,沒關係,有另外一個真是往另外一個能夠按照他的內在的希望的方式來走的。
各位你也可以看到,這種狀態,尤其應該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
真能夠傳賽事資料,而且真跟賽斯的對話很好。
羅基本上對賽斯的感知也蠻敏感的,經常有的時候也能夠看到賽斯。
為什麼賽斯不透過羅來繼續感知一些靈性的信息呢?
這就是我們剛才之前所提的一些內容。
你要做任何的association,那要看你合不合用,人家對你有沒有興趣,如果人家對你沒有興趣,產生出來的功能很小。
幹嘛會投資他?
我們會投資我們自己,尤其投資我們自己的天賦。
也必須投資我們的天賦,那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精神性遺產,我們在這個精神性遺產當中充分的展現我們自己,我們就能夠達成我們的內在行動,而內在的行動一旦達成了,我們的意識能量、身體狀況,一切的狀況都會滿足自己跟滿足我們的內在。
但如果這不是值得去投資的部分,那麼就不會有這個現象。
就好像真羅伯茲其實可以得到任何的資料的,如果他是政治家的話,他可能會寫往後100年或往後200年這個世界的政治局面,到底這個政治局面會由哪個國家來主導,情況會怎樣?對不對?這個比寫什麼林布蘭的畫作或者是說
威廉詹姆斯的事件觀,我想那個要有意義的多,可是他不是這樣的材料,他沒有辦法去這樣做。
而賽斯說如果我高興的話,我不但可以知道你的所有的感情,所有的動機,能夠主宰你的所有的決定的那些東西,而且我可以同你一樣的同遊過那些經驗。
這個就有點像我們之前在提到的南西的瀕死經驗當中那些高齡。
他在一瞬間就跟南西同遊過南西的所有的人生經驗。
對吧?我們之前有提過這樣的情況。
而南西他們應該沒有念過賽斯資料啊,賽斯應該也沒有念過南西的資料啊,但是兩個東西其實都一樣的。
對賽斯來講,他想知道你的事情,他甚至可以跟你一起同遊過你的那些經歷。
而我們看到真羅伯茲,他同遊過芭芭拉的失生子的佛護成的經驗,對吧?
還有很多的經驗,我們之前有提過。
這些同遊過經驗,不是需要什麼阿卡西,有沒有阿卡西我不知道,應該是有啦,但其實這個沒有那麼樣的奧秘。
也就是說你跟你的內在是一體的,前面說過了,我們真正的問題,真正的限制是我們自己的感知的能力出了問題,所以我們不具有那個能力。
那你要開發你的感知能力,你最主要的就是投資你自己的天賦才能,因為當你投資你自己由衷的感覺的時候,你就能夠由這個內在的感知來進入內在的情況。
再如同我剛才說的,你其實是可以更主動的從你的意識的改變去跟你內在意識的聯合。
因為對你的內在來講,他們也是非常的高興能夠跟你一起融合的。
而我剛才講的這句話,坦白說是值得參考的。
我們想要去做任何發展的時候呢,其實我們能夠自由跟隨著我們的行動,以聯想的方式把這些可能性場引到我們自己的身邊。
既然賽斯可以,既然很多學身心靈的人都可以,尤其像打坐的人都可以,那你當然也可以啊。
但這裡有一個理論上的基礎,供大家參考,因為你只是進入一個量子場。
也就是說當你的觀念改變了,你不完全以自我的方式在操縱你的人格的行動的話,於是你就會發現你能夠自由的在同時的行動當中,讓所有的事情自由的跟隨。
當你能夠讓所有的創作的信息以聯想的方式自由跟隨你現在所創作的內容的話,
那你不就是太主了嗎?你要創作什麼不就都可以了嗎?
因為對你的內在來講,絕對比你了解的事情更多,因為他知道你的過去現在未來。
他知道你的動機,他知道你的情感,他知道你想創作的事情。
而他也跟你遊歷過那些經驗。
賽斯繼續講他說,如果在一瞬之間,我們能夠跟隨一個意識的話,我就能夠跟隨他的所有的形式。
他在跟隨我們,你還不一定知道。
賽斯有一天啊,如果降到你的身上,你並不不能夠感覺到他在你身上,可是他可以完全跟隨所有你經歷的所有的形式。
而面對這樣的不斷的刺激呢,一個本體要學的發展跟體驗的,才能夠穩定他自己。
我們必須要有他這樣的能量,不然我們自己也會被沖倒。
看到我未來怎樣,看到這個人將來會怎樣。
很多人會在很多的迷失在他自己的項當中,直到有一天
突然之間又了解了,叫覺醒。
可是對賽斯來講,他說我們現在已經變成自動的,根本不需要覺醒。
我們可以在意識的無盡變化當中都保持一個穩定的心。
所以穩定的心,賽斯說我維持了100多年,我只要求你們40年有那麼難嗎?
這是上一節課講的內容。
這也是在賽斯資料當中,在ESP第一冊所講的內容,應該是1969年大概7月份左右的課程。
賽斯提到說,我們一般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無盡的意識變化當中,去跟其他的部門做融合,而且我們仍然能夠覺知到,覺察到存在的全部人格的一部分。
各位從一個小小的事件當中,就可以看到實相真實的本質是什麼。
比方說,你如果觀察在現在的物質世界當中,單性生死的動物或植物其實非常少。
都經過,比如說雄性跟雌性的聯合。
你生了孩子,孩子有一半是你的,一半是你的配偶的。
對你這家來講的話,哦,他是你的兒子,他是你的孫子,他是你的真孫子。
可是另外一端,也就是你完全不認識的那一端,他們有他們的父母,也就是如果這是你老婆的娘家,
他們有父母,他們有其他的祖上,他的祖母,真祖母。
最近我就有一種感覺,我跟法國的親戚見面,我們一起吃飯。
我們是親家,可以親到那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孫子,對吧?
對我的孫子來講,他是我的孫子,但也是另外一個我所不認識的法國夫妻的孫子,對不對?
所以你看這是不是一種融合?
他的那邊我可能完全不了解,他們的經驗,他們的經歷,他們的語言,他們的一切,他們的文化我完全不了解。
可是對孫子來講的話,他擁有兩邊灌進來的這些寵愛、照顧,甚至語言。
很小的時候在地上爬,要講的就是話語。
我聽不懂,我大概只會講幾句話而已。
所以你看,連人的出生,任何生命的出生不就都是一個融合的概念嘛。
那麼我們是透過行動不斷的跟我們的外面環境融合,這個有什麼奇怪的呢?
我們就是必須要透過我們跟外界的融合,association相關,有可能性去產生相關,而這些相關最後對微觀的世界來講,其實都是一體的。
那麼以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所有的經歷,所有的感知方式,所有的行動方式,
其實最後都以我們的天賦為基礎,融合到我們的內在的範圍裡面。
你就知道創作的基本秘密之一就是不斷的以行動來跟能夠跟他產生關係的部分的融合。
比方說你跟什麼樣的人結婚,你的人生會被對方嚴重的影響,而你跟他所生的孩子一半是你的,一半是另外一邊的,這就是融合,而這個無法分割的。
無法去分割說哪一邊是你的,哪一邊是他的。
那麼如果事情全部都是以融合的方式的話,我覺得就不要過度的認同你自己。
認同你自己沒有什麼壞處,可是我的意思只是說在整個操作的一個主宰,讓他能夠有更加的自由跟開放性。
至少你要承認一件事情嘛,你跟你的內在存有一定是融合的。
不只是你跟父母親是融合,從父親跟母親來的這些智慧基因,一切,對你來講是融合。
而你跟你的環境是融合的,你跟你的內在是融合的。
我說融合,還不如說相關。
因為相關牽涉到的是糾纏,糾纏牽涉到的是量子場,是一個微觀的整體性。
當我們知道其實連你跟你的其他的人格的庫存都是完全融在一起,而你只是這個人格庫存的一小部分,那麼你沒有去應用你的人格庫存,那就太虧了吧。
那麼賽斯說,我什麼時候要休息、放假?
那麼我其實也不能不融合,我還是必須要融合,只是我先簡單的生命形態來混合。
我們所謂的休假是去拜訪十分簡單的生命形式,並且以之融合。
各位有沒有看到?連
放假你都是在做融合的工作,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成立於鬆弛、睡覺,
花上一個世紀當一棵樹,或者在另一個實相中不複雜的生命的形勢,跟他做融合。
我們以簡單的生存之樂來使我們的意識歡喜。
我們可以創造出生長在其中的樹林。
也就是你今天想跟什麼樣的生長環境來重新融合的話,你甚至可以創造環境。
不過我們非常的活躍,我們的前程灌注都集中在工作跟新的挑戰上。
那麼我們要做創造性的工作,我們當然是要前戶的經歷放在我們現在能工作的這個角度上,能夠去跟我們新的挑戰進行聯合。
因為透過聯合,透過行動,你一定可以增加你的意識,因為行動能夠帶來意識,能夠帶來能量。
這裡賽斯繼續說,我們隨時可以由我們自己的心理整體去創造其他的人格。
如果翻譯本告訴你說造出其他的人,這個基本上翻譯是有一點問題。
因為他的英文是other personalities,他不是創造一個人,他是創造一個人格,也就是說,我以
這樣的一個特質的人格來當漩渦,創造我的心理經驗。
那麼這個人格當然是從他的心理整體當中去這樣做,而這些人格呢,必須用他自己的天賦去創造能量。
天賦是責任,但是天賦也是能夠去收集信息的一個主要來源。
所以天賦是一個創造能量,必須憑他自己的本事去發展。
那麼我們的內在當然也是一樣,給我們天賦,你現在在做創造性的工作,
你要跟隨的就是你的天賦。
你跟隨你的天賦,以天賦來跟外面的環境融合,因此呢你就可以取得這個人格所得到的必須要發展的創造能量的發展。
而這個必須要各憑本事的,到最後呢,這些人格可以走出他自己的路。
不過我們並不輕易那樣做,也就是說,通常來講的話,除非你有真正需要某個人格來補充你現有的經驗,不然你不會隨便那樣做。
就好像賽斯也不會隨便投注在哪個人格的身上,他必然對某一個人有興趣是因為這個人適合他用,值得他用。
那麼我們在值得自己用的的是什麼?至少是你的天賦吧,我們剛剛提過了。
你的天賦值得你去這樣做,去投資,去全力行動。
也只有你的天賦才值得你這樣做。
要怎麼樣去了解你跟你的內在不是只有一個獨立的存在。
賽斯在這裡告訴羅說,每個讀者都是他自己本體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本體的一部分,並且朝著同樣的存在的狀況發展。
你的本體要朝哪個方向發展,你就朝那個方向發展。
每個人在兒時或是在夢中,對屬於他自己的內在意識的真正自由,多少有所覺知。
好了,這就是我剛才講的。
你在小孩子的時候,你的內在意識很自由,而且你也很覺知。
那麼現在長大了,因為你已經慢慢把整個焦點放在你眼前的世界當中,所以你的內在意識並不自由,也沒有太多覺知。
所以我們只知道牛頓力學,但我們不知道量子力學。
因為對我們來講,我們沒有那樣的概念。
我們不知道什麼叫可能性場。
但你在夢中,你卻既有可能性場的知識,你既有內在意識自由的知識。
所以你可以在夢中去為所欲為,去取得你要創作的工作。
這是一個重要能力,包括我們在上一次的創想遊樂場,賽斯所說的,盡量去利用你們的將睡未睡的期間,將醒未醒的時間。
這兩個時間之外,真正進入所謂的意識自由的那個時間,多少你要用到吧?
兒時有這個自由,但是兒時已經過了。
夢中有內在的意識自由,每天你都在做夢啊,你為什麼不用啊?
這裡賽斯說,因此之故,我所說的這些能力是整體意識跟每個人的本質具足的特性。
如果我告訴你們我的環境不斷在變化,你們的環境也是一樣的。
我們並不覺察到我們的環境在變化,十分的把一些很合法的直覺性的感知棄而不顧,我們不會認為說真的在改變。
他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我們現在是沒有辦法了解的,比如說他說,如果你突然間覺得你的房間顯得又小又擠,並認為我的尺寸量起來都沒有變,純粹就是處於自己的想像,好像黃金變小了。
但如果你有這個感覺,在某個情況之下,你的黃金確實變小了。
即便實際的尺寸仍然維持一樣。
但是呢,這個房間在給你的整個心理上的衝擊的方式已經改變了。
而除你之外,別人也會感覺到它的效果。
也就是說,當你覺得你的黃金改變的時候,別人的感覺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它會吸引某個事件而非另外一個,而它會改變你的心理結構跟赫爾蒙的產量。談到荷爾蒙的產量,或許會覺得比較不是很清楚,但假如告訴你說你身體的那些化學分泌物,也因為你對一件事情的感知不同,它對你的衝擊也會改變你自己的荷爾蒙的產量跟你的心理的結構。
你甚至會以十分具體的方式對房間的狀況有所反應,雖然在此度上他真的沒有改變。
我告訴我的朋友耶瑟羅,在似乎這個字的旁邊畫上線,因為你們的工具不會顯現實質的改變。
既然在這個房間內的工具也具有同樣的改變,但是呢,你們覺察不到的。
所以在前面的課程我也特別提到,在你感知沒有改變之前,你所感覺的世界是不會變的。
你沒有辦法走過你目前的感知的範圍,也就是如果你認為這個地球不動,所有的星球是繞著地球在轉,那麼你所有的研究都會告訴你那個證據就是地球是不動的。
你看他可以維持幾千年,都被這樣認定,對吧?
可是一旦發現不是這樣,你就發現,哎已經這麼明顯的證據,為什麼古人那麼笨?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完全讓我們自由,因為當你自由的時候,自由的意思代表著是你的自我在不在去操控。
當你的自我不在去操控的時候,你就能夠完完全全跟隨內在的操作。
我們被一個內在的穩定所觸動。
他當得起自發性跟創造性。
也就是說,你不是自己在過生活,是由你的內在的穩定的力量在推動著你過生活。
下面這句我也念過了,心裡跟心靈的身份感是賴著創造性的不斷的改變在進行的。
我們的內在也是一樣啊,就是138節所講的內容,你不斷採取行動,所以本體不斷在改變,所以本體有沒有改變?有嘛,而我們的人生呢,也是透過這個不斷的改變在形成我們的創作的改變。
我們的環境是由金字的不平衡所過程的,而容許改變進行的活動。
為什麼我們怕改變?
因為我們對未來沒有信心,因為我們怕發生事情。
我們有一個身體,我們怕明天醫生說我們有癌症,明天會告訴我們哪一方面的器官出了問題。
但你有一個精緻的不平衡在允許所有的改變,你的內在知道你以什麼樣的身體跟感知方式能夠完成你的任務,所以他會配備好最好的方式,讓你去採取行動。
你自己的時間結構會讓你以為物質有相對的永恆性,而對其中經常的變化視而不見。
你的肉體也盡可能的在限制你的感知,一個非常形式化的實相。
通常只有在直覺的應用,以及你在睡夢中,你才能夠知解你自己或其他任何意識本質上快樂的在變化者。
所以,你也可以利用你所要的這些信息,透過直接或透過做夢來盡情的變化。
賽是在這裡說,我的責任只不過是在開導你,必須以你相當熟悉的方式,而對他們的環境,他們是沒有止境的,我們的環境也沒有止境,如果你的感知能夠擴大,我們的環境也不會有時間跟空間的限制,不會切滑在其中運作的空間跟時間。
你如此做的時候,你就可以利用我們的那些人格跟你們建立一個關係的那個部分。
所以你要做創造性的工作,你可以連接你的內在,你也可以連接像賽斯這樣的人物,就好像我之前提到的保羅賽上,威廉詹姆斯、林布蘭,
都能夠透過真寫出書。
真有沒有騙我們?你看他寫的書就知道,有很多的信息不可能是真羅伯茲所能理解的事情。
包括林布蘭的那個書,如果在美國的Amazon你還是可以買到那本書,好像18塊錢一本,我有一本啦,但我還沒有把它弄成中文。
賽是在這裡說現在對沒有適合背景發展的任何意識而言,這都會有一些強大的壓力,但是呢,沒有一個簡單安適的宇宙可以躲在其中的。
要躲你也沒有辦法躲,所以在夢中呢,你其實可以盡可能的利用你的創造的潛能去形成你的夢中的環境。
這樣的話你會認識你的心靈技巧,而這樣的操作能夠讓你不自不覺的跟其他的層面做連接。
當來講,因為我們比較不了解的是,對上個層面,它是呈現一種所謂的整體狀況,而不是可能性的狀況。
其實在佛教也可以告訴我們說,法身報身應身,我們有三身。
你現在的是應身,你的上一層面的存有是報身,你更前面的整體自己是法身,所以本來就告訴我們有一個連在一起的這種組織方式。
我最近看真羅伯茲寫的真的神的第21章,賽斯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提到說,
你會看到基督真的說天國就在你的心中。
講了這句話之後,羅就問他說,你是說一個叫基督的人真的活過嗎?
我想賽斯以前說法應該是基督由幾個人組成。
而賽斯對這件事情的解釋是說,我給你的其他的材料是一致的,我的意思是基督的正式話語最終會被解釋說了某些事情。
我從這裡我的理解是這樣,也就是說從很多可能性當中,最後內在會有一個從可能性當中集合出來的一個固定的形式,或者是他本來就有一個固定的形式。
所以賽斯雖然講說基督只存在你們的夢中,所以才會問他說,你真的認為基督有說這些話嗎?而且基督不是說是三個存有,施洗約翰、保羅跟耶穌基督三個合起來才叫基督嗎?
可是不管三個合起來叫基督,或者他在夢中或他在物質世界,總而言之,最後的結果就是有一個最後的叫做定拍,
或者是拍電影裡面的,一種把影片完成的最後的情況是怎樣。
也就是賽斯的說法是說是有一個定位啊,這個定位是基督會對你們現在的人來說,曾經說過一句話,就是天國在你們每個人的心中。
這句話是最後的定調,至於他的過程怎樣,其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在我們現在的物質世界,我們能感覺到的只是一個單面的東西。
為什麼我說這可能是羅說的呢?因為既然賽斯在說話,當然真羅伯斯在說話,怎麼能夠立刻回答他的問題?
不過這是寫在真羅伯之的書,這裡是真羅伯茲這麼寫,他說太複雜了。
這一切好像都被扭曲,但是呢,如果你以一個整體的層面來看的話就不會扭曲了。
好像講太久了,好了我們就先到這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