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自由是什麼嗎?
自由在天賦能力游走!

魚兒⋯
不會在天上自由游來游去
不會在地上樂悠悠真自由

小編推薦博客來書籍

博客來-漫遊前世今生:超靈七號系列一 | 博客來-穿梭幻相實相:超靈七號系列二 | 博客來-時間預言:超靈七號系列三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7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8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9


轉譯或字幕 👇
[CC] 請開外掛字幕

————————-

【查老師的導讀文】

關聯的新思維增益領悟和創造力-1304

魚兒魚兒水中游
游來游去樂悠悠
水世界真自由
⋯童謠

想知道自由是什麼嗎?
自由在天賦能力游走!

魚兒⋯
不會在天上自由游來游去
不會在地上樂悠悠真自由

自由自在⋯就是一個個體的內在認識
喜悅快樂⋯就是天賦能力的最佳展現

我們所擁有的天生的能力
自發引起夢想希望和目的

而創造必須藉著天賦能力做為中心
像漩渦般捲入所有創作相關的事物

不只在對與錯的選擇中留步
還在所有的現象中重新組合

組合所有符合自己天生願望的最佳條件
像插花藝術家走入園林只在乎創作價值
枯枝荊棘都是隨手可用的最佳襯托搭檔

本來就不需要完美無瑕
本來綜合所有就必完整

關聯的思維是完形的思維
更是集增益與創造的大成

沒有綜合組織不能創造個性
沒有磗瓦沙土不能建築屋宇

您的自由是整體意識的自由
您的快樂是內外自己的聯合

主題: 關聯的新思維增益領悟和創造力-1304
時間:0小時51分鐘左右

—–

(全集) 機器轉譯,僅供參考。

0:04 有聽了 什麼感覺? 我聽了一點 你覺得每一次老師講完以後,你在從生活當中我感覺自己好像都升級了,就就好激動
0:15 升級 但是我語言表達能力不太行,我只知道內在的感受,我沒有辦法把它表達出來
0:24 他你語言表達能力非常的好 就看情況 看情況,有的時候我覺得很好,有的時候就是死個馬一樣
0:32 因為我們今天有一些新同學,那我想也不要接入太深的課程
0:38 那我們就把之前我們討論過的一些問題來做一些再次的review一下
0:46 我們現在在學的東西呢,基本上來講是了解現有的物質實相之外的其他實相
0:54 這是我們在上一次課程也提過了 因為有一個我們所不知道的其他的實相在推動著我們這個實相的每一個人,是不只有我們的自我在操縱我們的人生
1:07 這是我們在上次課程所討論的內容 那麼各位還有其他的實相的這樣的概念,對你來講有沒有什麼意義,或者是有沒有什麼在應用些什麼?
1:20 如果說有其他的實相存在 至少表示一件事情,就是你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一定有後面的力量在支持
1:31 你碰到的任何問題都有後面的智慧會幫你來解決 但其實這裡頭還牽涉到很多更深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呢確實能夠解決我們人生的很多的問題
1:43 首先就是生死的問題 如果你去看靈魂永生的第二章,他提到
1:49 他的世界是什麼?他說我生生死死不曉得多少百次千次,甚至有些人在死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死了,因為你沒有感覺到自己死了,你只是永遠處於像你晚上在做夢的那個狀態
2:06 但是對賽斯來講,他說你們其實出生的那一刻比死亡那一刻恐怖很多,因為你一出生發現自己已經不是你原來的自己了
2:17 那個情況你是會比較驚嚇的,因為當你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你沒有辦法用一個成人的方式來操作你的人生了,這個時候你會比較驚嚇
2:28 提到說,我們人生在物質世界,各位一定會想到一件事情,就是你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天賦才能
2:37 你一出生就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天賦才能,那麼千古以來,老祖宗或者這些宗教家給我們的智慧是什麼?
2:46 就比方說,我經常在講,佛陀當他在菩提樹下悟到的時候,一起來第一件事情是談四聖諦跟十二因緣法
2:57 十二因緣法裡頭其實包含著很多很多的智慧,包括你的天物的來源,你的感知的方式都已經在十二因緣法講得非常清楚了
3:08 所以因緣法一開始是提到說,因為你對一件事情還未知
3:14 可以深入去了解,就好像說做生意,你突然間找到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一個niche market,沒有人發展,你可以利用這個部分來發展
3:26 當你發現有一個未知而可以拓展的部分的話,那無明就緣行,會採取行動
3:33 而行動呢,行緣識,會集意識 而意識跟能量是一起的,也就是你有了意識自然會帶來能量
3:44 能量跟意識從哪裡來? 其實是從行動來的,為什麼會有行動?因為你發現一件你很有興趣的東西
3:51 所以天賦跟什麼有關?跟你的興趣有關 還有跟你的情緒是有關的
3:57 你會發現某件事情你非常感興趣,像禮拜五有朋友提的那個問題,為什麼我問各位說你們有沒有聽禮拜五的課程?
4:06 我們要做對的選擇以及要努力的在自己選擇的方向去努力,對吧?
4:12 但如果他不是你的興趣,你怎麼努力? 如果他是你的興趣,根本不需要人家逼迫你,晚上偷偷的打開燈,你都會想要去玩你所要玩的東西,是不是?
4:24 所以其實興趣才是你真正天賦所在的地方 天賦跟興趣有關,天賦跟你的意識跟能量有關
4:32 天賦跟你的內在行動有關 而當你有了這樣的集要行動的意識之後,你就會形成名色
4:41 名色就是你的身體跟精神 你會對某件事情有那樣的感知方式,感覺方式跟你有了那樣的心理狀態跟身體狀態
4:53 身體狀態跟心理狀態跟你的意識形式,跟你要行動的方向是有關的,所以有很多人到了年老的時候呢,會老人癡呆,因為他的專注點已經移掉了
5:03 他沒有興趣了,或者你會發現 小朋友,他怎麼樣皮膚都是最好的,也不用什麼SK2
5:14 不要什麼 拉麵 對,拉皮啊什麼這些都不用,也不用吃什麼東西,它的皮膚再怎麼樣就是最光滑,最亮麗,最美麗的那個部分
5:25 而它的精神能量,甚至於抵抗疾病的這種恢復的能力都比我們老人要強很多
5:34 重點不是你的身體會有什麼樣的,因時間的關係老了以後會衰老,而是
5:41 你的對某件事情想要專注的那個行動的部分呢,它已經慢慢模糊掉了
5:47 因此你的身體的狀況跟名色有關,跟你的身體狀況跟你的精神狀況有關,而名色創造什麼?
5:54 創造感官 你感覺到的任何事情,你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或者是任何觸覺,任何的東西讓你有所有感受的部分
6:07 其實是已經包含在內在行動裡頭了 因為內在想要得到這樣的結果,所以你會配備一個感官來感覺外面的世界,讓你去體驗到了,對吧?
6:19 這裡就有一個東西出來了 於是你會發現,既然從無明緣行,行緣是名色六入處
6:27 六入就是六種感官知覺,這種六種感官知覺呢,它跟天賦是有關的
6:33 它跟你的天賦才能是有關的,然後呢,你碰到的任何環境,它是由內在的行動收集到你身邊,透過你的感官讓你得到這個經驗的
6:44 如果跟你無關的事情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如果你把一件事情忘記了,他不會影響你
6:51 如果你totally忘記這件痛苦,這件痛苦不會是你的 如果你的身體的病症,你totally把它忘掉,不容易,因為有很多周邊的人,或者是醫學,或者是你以前的知識都會提醒你
7:05 但我以前曾經在基督教也聽過這樣的說法 他說你們被審判是由於你們所知道的事情在審判你
7:15 可惜你們已經都學了聖經的,所以你會被神審判
7:21 聽起來真的是有點嘔 這是我第一次到基督教聽到的話 我一直想問這個牧師,但是後來也一直都沒有機會
7:30 但是我的意思是跟各位講,今天能夠被你收集到身邊是不是跟你的吸引力有關?
7:39 吸引力跟什麼有關?跟磁性有關,跟你的意識磁性有關,也就是它跟能量有關
7:45 所以賽斯在他的講述當中一直提到一件事情,行動跟意識跟能量是一體的,它不是兩件事情
7:54 內在所要採取的行動會塑造或者是會形成一個圍場,一個精神性圍場,而這個精神性圍場呢,會讓你只能用這種方式去體驗事情
8:06 對吧? 我如果是女人,我永遠不知道男人的感覺
8:11 我只能猜想男人是什麼感覺,因為我的配備不是男人的配備 所以我沒有辦法知道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為什麼有這樣的選擇,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你沒有辦法了解
8:25 但這個只是強烈差別 你覺得跟你很好的,比如說你的先生或你的孩子,你真的能知道他用什麼方式在感覺嗎?你其實並不知道
8:35 因為他的配備跟你不一樣,這是比較更細微的差別方式
8:41 為什麼要無明緣行,行緣是,名色六入處,愛取有生老死,為什麼要這樣呢?
8:47 其實這裡頭包含一個東西叫做相關, relationship 是一個相關性, association
8:55 為什麼是 association 呢?你看,無相關的它不會在一起,但是透過行動你會產生相關,對吧?
9:02 你透過任何行動,你會不會觸及到其他的東西?一觸及到其他的東西,你會不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會不會感染?
9:10 會被感染,對不對? 一感染以後,你就會跟這個兩個東西混合 而所有的進展,所有的發展,任何的拓展,都必須要經過混合的動作
9:21 因為你沒有辦法用你自己的麵團去做除了麵團之外的任何東西
9:28 你無法超過你感知之外的事情,對吧? 最後歸結到一個東西就是,如果你不斷地採取行動,而這個行動的採取跟你的天賦有關的話,你不斷的在擴大的
9:41 你是不斷的在擴大的 各位你去思考一個問題哦, 連我們人的出生,是不是父親跟母親的混合?
9:49 有沒有什麼單性生殖的生物?在這個世界上極少,不能完全沒有
9:55 但真的極少,那為什麼需要混合? 一混合之後,它就產生兩邊的精神跟肉體上的聯合,而有更多的選擇,對吧?
10:09 我們不是怕混合,也不是怕他的意見跟我不同,反而意見越對比的話,一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整體
10:17 陰跟陽一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個本體嗎? 是跟非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個本體嗎? 薛丁格的貓,活的跟死的,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可能活的,可能是死的,一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個本體嗎?
10:31 而所有的可能性,只要它是可能性的前提,它就是一體的
10:37 在上一個層面的實相當中,為什麼上個層面實相是統ㄧ的?為什麼在我們這個實相\n是可能性場?
10:46 所謂的可能性場是說,你被告知說你有自由意志,而經過你的自由意志,你選擇最適當於你的方式來表現你的天賦才能,是不是這樣子?
10:57 你去看哦, 本來就是可以直接以一個最好的方式讓你知道,為什麼要可能性場?
11:04 這個可能性場的意思就好像是一張白紙,一個畫家如果不是透過一張白紙,把他的想法塗在白紙上,而這個白紙可以讓他有可能性地塗法的話,那麼他怎麼樣表現出最好的藝術出來?
11:20 所以你的天賦,事實上就是一盒充滿了色彩的顏料,對吧?
11:27 你的天賦是一副顏料,他是逼你,或者是你不這樣做也不行的方式,透過你的人生,把那個天賦塗到這個物質世界的白紙上,讓你去充分表現你的天賦才能
11:43 而這個天賦才能基本上是屬於你的內在目前還缺乏,還必須要去補充的那個部分
11:52 去想想看,是不是從無名開始? 如果你的內在沒有一個niche,沒有一個現在還沒有表現,還缺乏,還缺席的那個人格的話,幹嘛要去投胎出生作為一個人?
12:06 而跟任何其他人都不同的天賦才能感受跟人生的記憶
12:12 是不是這樣子? 你有一個人生跟任何人都不同的記憶,不管你認為是快樂還是痛苦
12:20 但是這個快樂跟痛苦基本上就是讓你去學你能夠塗進來的最好的顏料,是不是這樣子?
12:28 如果我們今天採取另外一個策略就是,對任何在談創造學的人都會說,你的想像力跟你的聯想力是一切的基礎
12:38 因為透過聯想,你會跟很多很多的想法混合 但現在我們的一般觀念是什麼?對的,錯的,沒有其他的
12:49 你應該是那樣才對,你應該是這樣才對 但我們忘了學一件技巧,混合在一起之後,再去選擇最適合的
12:59 這是量子力學所做的事情 一般我們的超級電腦在做的是零跟一的計算,我看用什麼方式,每次都是零跟一對或錯對或錯的方式
13:10 但是量子電腦是一個可能性電腦 它是把所有的可能性一拉上來,不用計算,因為在整個可能性的層面,它會自動組合成最適合現狀的選擇方式,所以它根本沒有選擇,它基本上是從可能性場來呈現一個 potential,一個勢面,一個水在流的勢面
13:36 那麼如果我們學會了這一點,就是我們學會了一個想像力是可以透過更多的融合,想像力是跟內在的信息融合,而聯想力是跟我現在要發生的任何事情的融合
13:52 林姿里,我一年前回台灣做了一場演講吧
13:58 結果他就跟我說,那我們想去做練習,到現在 我昨天還是前天看到他在網路上留言,他說這麼久了,我們從來沒有停過
14:09 也就是說這麼很長的時間,他們有一大群人,他們每天都在產生三個有創意的想法
14:18 那麼有創意的想法跟沒有創意的想法的差別在哪裡?就是我們在過我們日常的平常生活,我只是在過我的生活
14:28 但因為我沒有跟我的靈感產生接觸,所以我不是在想他是有什麼在改進的方案,而想的是他是對還是錯
14:40 但是除了對跟錯,先把它放一邊之外,如果你把它做一個聯合的話,你永遠會跟靈感的層面有更多的接觸
14:49 因為我們最主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除了我們現有的條件之外,我們盡可能的跟我們的內在的自己或內在的意識層面,不管你叫潛意識,無意識,能夠有更多的融合,所以你的意識跟你的靈感層面會融合,一旦有這樣的融合的練習,或者是可能性的話,一點點一點點慢慢邁進,你的整個人生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15:17 對你來講,你是一個可能性的人生,而不是一個是跟非的人生
15:24 所謂的可能性的人生是說,我發現很多人的意見跟我不同 我現在以我的想法當玄渦當中心,我把能挑出來的部分我挑到我的身上來使用,讓我因為其他人跟我之間的聯合而產生一個新的完全不同的自己
15:44 我們習慣於事跟非的生活方式,因跟果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比較重要的應該是了解什麼是我們的天賦才能,什麼是我們的感官能力
15:55 那麼我從前面的論述當中,我們再來看一看,你有名色之後產生的你的感官狀態
16:03 感官狀態是不是一種感知的能力? 請問各位,天賦是不是一種感知的能力?
16:08 天賦是,你如果沒有這個天賦,你沒有辦法以這個方式來感知,對不對? 比方說我如果對財務沒有興趣的話,你再怎麼樣逼我也沒有用,因為我真的很想學,可是我學不會
16:20 比方說,像我有很多的其他的那些能力,比如說做菜啦,或者是寫歌啦,
16:28 別人想要說,你會這樣,那我來看看你是怎麼學的,我就跟你一樣,不一定
16:35 因為這涉及到你的天賦,而天賦本身就好像你的眼睛一樣,它是一種能力,一種感知的的能力
16:44 你的天賦是一種感知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丁珊語言能力非常強,聲音非常好聽
16:52 我認識他的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吧,他就交給我一張紙,告訴我說這個字如果這樣念,這個字如果這樣念,你如果多念幾次以後,你的國語會改進很多
17:06 我很多咬音是咬不准的,比方說心靈花園, 有人問我說,奇怪,為什麼心靈都會發炎?不是肉體才會發炎嗎?心靈怎麼發炎?
17:18 奇怪,為什麼心靈都會發炎?不是肉體才會發炎嗎?心靈怎麼發炎? 我說的是garden,花園
17:25 發炎,發炎 飯先來,我是說你把飯先拿來
17:31 小姐說,不是啦,我們這裡訂了就不能換了,你要換先來,先來不能換的
17:38 換先來,換,換先來 所以每個人他有他的天賦才能
17:47 我不是說這樣不好,這樣很好 但你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在你的範圍之外去取得這些沒有對你來講一定必要的東西
18:00 因為它一定有限制 這裡涉及到一個東西,就是對每一個人來講,我在上次的課程也特別一再的強調,
18:10 如同佛陀所說的,天上天下,唯你獨尊 因為你跟所有的人都是一切萬有的一個小部分,而這個小部分是被精密分配之後,
18:24 你所擁有的那個部分是最珍貴的 而跟任何人都不同
18:29 但我們不會去珍惜我們珍貴的那個部分 我們跟別人一比較,會發現,你看他的頭髮好漂亮,哎,他皮膚怎麼樣,他這個怎樣,那個怎樣,他高,他矮,他怎樣,對不對?
18:44 但事實上你應該最高興的是你跟別人不一樣,而你的不一樣是獨特的
18:51 在獨特之下的背後,你其實擁有一切 你擁有了一切的一切
18:58 你怕你的情感,因為情感裡頭其實充滿了你能使用最強的能量,但你會害怕它
19:07 因為我再尋求別人的認可跟認同 如果沒有人跟我拍拍手,如果我沒有看到一個同意的眼光,似乎我活的是不對的,而不對就必須要受到處罰,一旦受到處罰,你會覺得你是很羞愧的,而能量就因此受到阻礙了,對吧?
19:27 如果你從多次元的概念去看你的人生觀的話,你首先自己必須要知道幾件事情,就像我一開始所提到的,生死這件事情放開
19:38 為什麼?因為除了生死之外,有你沒有辦法感知的,你還有很多很多的人生
19:46 為什麼你沒有辦法感知?因為你只用肉體感官去感知 你只用肉體感官去感知,所以你只看到眼前的事物
19:54 你看不到眼前事物之外的事物,對吧? 你看不到眼前之外的智慧存在,因為對你來講,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智慧是在你的靈感的層面或你的潛意識的層面
20:10 曾經問過很有創造力的人, 有沒有人做任何充滿創意的構想的時候,是用純粹你現在所知道的東西去構想的?應該沒有
20:26 因為通常來講,都是突然來的不曉得什麼時候來的一個靈光
20:32 你在寫作的時候,寫一寫寫一寫,突然間腦袋有一個想法在顯現出來,所以你把它寫下來
20:39 我每天大概都會寫一段文章吧,我貼導文,都會寫,對不對?
20:45 其實我在寫之前,腦袋裡面真的什麼東西都沒有,空的 可是只要我願意下筆,如果你願意下筆,不管寫什麼,亂寫都沒有關係,後面的想法馬上跟進來
20:58 它是自然跟隨,就是禮拜五我提到的那個概念 行動本身會引起聯想,所有跟你的行動有關的事情的自然相隨
21:11 現在問題是,你必須要踏出第一步 而踏出第一步必須要跟隨你的感受,而這個感受涉及到天賦
21:21 天賦才能因為你讓他有機會表現的時候,各位再重看前面的這個公式,無明緣行,行緣識,名色,六入,觸,愛取有生老死,好
21:34 你的能力從哪裡來? 你的能量或者是你的感知的能力從哪裡來?
21:40 觸從哪裡來? 觸不是從名色來的嗎? 名色從哪裡來?名色從意識來的
21:48 意識從哪裡來?意識從內在的行動來的 是因為內在採取行動,讓你集這樣的意識形式,跟別人不一樣的意識形式
21:58 這個意識形式有沒有包括能量在內?既然質能是互變的,
22:04 所以你的意識本身包含能量 能量包含質量 質量要能夠呈現到眼前的世界,必須要有能量,而這個能量必須來自意識,對不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22:18 好,意識從哪裡來?是不是從行動來的?行動包含什麼?行動包含你的天賦才能跟你的內心感受
22:26 所以如果你盡量採取行動的時候,138節賽斯告訴我們說,行動能夠帶來更多行動
22:34 你行動,以你的天賦才能在行動的話, 你會碰到環境,環境會補充你,而後面的能量會補充你
22:44 做錯了,因為錯的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做對了,是不是你得到你應有的收穫跟更大的信心?
22:52 所以你不斷採取行動,於是你就會發現你的世界是擴大的
22:59 你的人生是會更美好 而這裡採取行動有一個剛才講的重要的秘訣,就是調可能性場
23:08 為什麼叫調可能性場?因為我們被教只用對跟錯來做選擇
23:15 這是對的還是這是錯的 很多人教我們說還有很多灰色地帶
23:21 其實灰色地帶不是要你選,而是說你把所有的情況一攤開來之後,在攤開來的情況之下去選擇最適合你的方式
23:30 量子電腦做的事情是這樣 就比方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不對?好,我現在以八卦的角度來看是說,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64卦,假設這樣講
23:44 64卦,你要判斷哪個卦是對的嗎? 不可能啊,每一個卦都不對
23:50 都有缺憾 不要說64卦啦,四象也是各有缺憾啊
23:55 就算兩儀也是各有缺憾啊,你是女生,你就不是男生啊,你是男生,你就沒有女性的特質啊
24:02 一定是兩邊的對比,對不對? 那如果你的選擇是我讓所有的可能性場攤開之後,我以我最適合創作的方式,也就是符合我的內在的天性特質或我的興趣所在來做新的選擇的時候,
24:20 你會發現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最棒的 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最好的,並不在於你認為的對跟錯
24:27 因為我們很多後面的那些部分我們看不見,後來的potential我們看不見
24:34 我們現在只有像水一樣在選擇水的potential 水呢,你擋不住它,它只要來了,哪個地方能鑽,它就鑽了
24:43 哪個地方能過,它就過了 衝不過去,就繞過去了
24:49 以所有的可能性,碰到這裡我所碰到的任何的難題的任何可能性,來做一個綜合的基本的選擇,然後就過去了
24:58 我們如果能夠打破是非對錯觀念,因果對錯觀念,而以一個association的概念,也就是相關性的概念,
25:09 你可以從當中不斷的透過融合而長大 說真的,沒有一件事情不是透過融合而長大的
25:18 連我們是嬰兒的成長過程,你都沒有透過單性的生殖來長大,不是嗎?
25:25 禮拜五講那個例子嘛 我第一個小孫女,他阿媽,阿公,法國人
25:32 他父母親有很多像拍電影那樣的故事
25:38 他對我來講,我其實真的很陌生 對我來講沒有太多關係,因為我跟他就是一個姻親關係而已嘛
25:45 可是我的小孫女,她不是的,她承接了那一邊的所有的知識經驗信息語言,他們的思維方式
25:56 至少承接一半 對我來講,他們有一個高年的非常殘酷的這些經驗,對我來講那只不過是聽他講故事
26:07 對小孫女來講是她阿媽、阿公承受那樣的痛苦
26:12 一不一樣?不太一樣 所以它是一個融合 是透過融合的部分,所以意識在成長
26:22 而回過頭來我們再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你是誰的融合? 我們一出生是你跟誰融合?是跟你的內在的存在融合
26:32 我的內在因為他需要某一些目前還缺乏的經驗,所以來顯述一個人格出生在物質世界上,而這個人格的所有的感官是它能夠感覺到的部分
26:47 所以你是它的感官 你是不是它的感官的一部分?
26:54 對吧? 不管是,我那天念給你們聽的賽斯所說的說,我透過跟某個人的一個片段體的融合,甚至他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27:07 可是他所過的日子我全部都知道 我在上個禮拜也提到,他透過珍羅伯茲是不是把他他的思想傳遞到物質世界?
27:18 是他傳的嗎?不是,是珍羅伯茲傳的,可是他是跟珍羅伯茲的融合,所以他把信息傳過來
27:26 珍羅伯茲為什麼能夠跟他融合? 是不是因為她已經有這個接收的能力,是個ready的能力,所以才能融合
27:34 而珍羅伯茲有這個能力,除了跟賽斯融合之外,有沒有跟很多其他高齡聯合?就比如說賽斯第二,對吧?
27:43 賽斯第三,他們有融合 再來呢,跟巴巴拉,跟梅西
27:51 還有呢,林布蘭,還有威廉詹姆斯,還有保羅賽上
27:59 這些人他都有融合 融合是這些已經死掉100多年的人,把他甚至在死亡之後所得到的智慧,主結過了以後,把這個信息透過珍羅伯茲把它寫下來
28:16 不是一件,是很多件 你去看他們寫的書,你會驚訝於這個人不可能是珍羅伯茲寫的,不可能
28:25 我們說沒有天賦才能啊,他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為什麼能夠寫這樣的書?不可能做到
28:32 那麼你就可以知道我們跟我們的內在的融合也是一件很重要對我們的人生的的一種極度開創性的一條路了
28:42 你看我現在講了多少融合? 來到你身邊的跟你你的創作一定有關,不然他不會吸引到你身邊,因為這是一個磁性的吸引力法則
28:54 我們叫力矩點,而在磁性的力矩點的情況之下,所有的可能性都會被發現
29:02 所有的可能性都會被探索,所有能做的事情以及做過的事情,不管現在過去未來,全部都能夠清清楚楚的調過來
29:11 那麼,就好像我們現在有AI, 很會寫文學的人,可能會覺得很擔心,因為你把你的想法丟給AI,他就會寫出很大的東西出來
29:23 很快會做畫的人啊,尤其是做那些科幻畫作的
29:29 也是會擔心,因為現在你只要告訴AI怎麼做,他立刻就會畫出來了
29:35 前一陣子,我們上課的時候講的內容,他馬上可以生成很好的圖像出來
29:43 對那個層面來講,這個智慧不是可以值得驕傲的事情
29:49 那麼什麼東西值得驕傲呢?其實沒有事情值得驕傲,你只要盡可能的去表現自己就好
29:56 也不用去羨慕任何其他人 你只要在自己的範圍內好好的去發展,因為你就是那個被你的一切萬有分配好的很特別,很特殊,所目前沒有的那個特質
30:11 以你的方式來表達 所以你只要在你的範圍之內表達,就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了
30:19 不需要跟任何別人比,你只要表現自己就好 但我們已經很習慣不敢去表現我們的天賦才能了,或表現我們的內心的感受了
30:29 為什麼? 講出來人家會笑 講出來可能別人會嫉妒
30:36 講出來會得罪人 是不是? 你會覺得說,我似乎一直以外面的環境來看我要出什麼招
30:50 但是我們很少回到其實出招才是對環境最好的影響,我們很少想過這一點
30:58 還有我們很少回過頭來把這件事情仔細思考之後呢,反回一槍對你的內在下手
31:10 你不是替他表現的嗎? 你不就是他的感覺嗎? 你的天賦不就是他給的嗎? 你現在的人生不是他創造的嗎?
31:18 那麼你為什麼不回去問他呢? 為什麼不去要求他呢? 好了,我們說我們學靜坐,
31:26 最好是心能夠平靜如水 其實這裡頭有很多的你必須了解的實相觀
31:35 因為為什麼?靜坐的確可以讓你的意識往上移動,這是沒有錯 但移動如果失去了你的天賦才能,失去了你的情緒感受,失去了你要去創作的那種動機的話,你往上升幹嘛?
31:52 你從上面來的,你往上升幹嘛? 你本來就上面來的啊,你往上升幹嘛呢?
31:59 其實不是,是你又要下來之後,回過頭去要求上頭的心靈能量或者是叫靈感的智慧來提供你更好到現在操作的問題的答案嘛,對不對?
32:14 我到那邊去找武器,我到那邊去找刀槍,而不是說我很平靜的上去,然後哎我回到上頭去了
32:23 不是這樣 永遠都不是這樣,因為情緒絕對不是你的問題
32:29 情感不是你的問題 感覺感受不是你的問題 因為如果沒有感受,就沒有名色,沒有名色,就沒有意識,沒有意識,就沒有能量,沒有能量就沒有內在行動,沒有內在行動,一切就垮了
32:48 行動帶來更多行動 行動在行塑本體 為什麼要採取行動?是因為透過行動,我們可以跟外面的環境融合之後,會得到新的擴展,而那個部分會補充我現在所缺乏的部分
33:03 對你的內在也是,對吧? 有那麼辛苦要來人間一趟,然後有感官上的痛苦,有情緒上的痛苦,活得非常的不自在
33:17 那是你找的 你可以用另外一個觀點,因為當你的觀點改變之後,你會發現
33:24 我是天使 我帶有使命,因為我有天賦 我行塑我現在的環境,而這個環境透過我跟他的融合,
33:33 我會得到看起來不是那麼珍貴的東西, 可是跟我內在一融合就會變得非常珍貴的東西
33:42 那麼你的每一天都可以帶著去創造它,去享受它,去改進它
33:49 去看看能不能變成一個什麼東西,而這個真的需要練習 所以林姿里他們這一年多來,他們每天都有三個想法
34:00 而為什麼三個想法是那麼重要呢?因為你平常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可以去改善一些事情,它不是改善所得到的結果讓你欣喜若狂,
34:13 而是在改善的過程當中,你就會回去你的更內在,不自覺的去拿到刀跟槍,而拿到刀跟槍,最後的結果會變成一種自動的習慣
34:25 他不需要再,叫做醒悟了,而事實上他變成一種自動的習慣
34:31 這是我星期五我們上課的時候提的內容 賽斯說的 賽斯說,很多人啊,一進到一個實相,他們就迷失了
34:42 我們也是啊,你們每個人都認為你是你自己啊 你會認為除了你自己之外,你有很大很大的自己在後面嗎?
34:50 很偉大的,什麼都知道的自己在後面嗎?你們覺知得到嗎?
34:56 但如果你不是來自更大的自己,你怎麼可能是現在的自己?
35:02 你的天賦從哪裡來? 你的人生從哪裡來? 為什麼你跟別人不一樣?
35:07 所以你有更大的自己,但你不覺知他 你一進來這個物質實相你就迷失了
35:14 那麼你迷失之後,你只認為現在的自己才是自己
35:19 這就是問題所在啊 因為你只認為現在的自己才是自己
35:25 所以你的人生就以現在能做的事情來感覺,因此你會覺得悲苦啊
35:31 可是為什麼你晚上躺在床上,一睡著你就是另外一個人呢?你有另外一個人生的啊
35:38 而這個人生,你真的沒有辦法去分辨他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有的時候你捏捏自己說,我看看我是不是做夢,哎,不是做夢,結果醒了還是做夢啊
35:50 有沒有這個經驗? 你捏捏這個我在做夢嗎?哎呀,好像不是真的 我有一次手指頭斷掉了
35:59 在冰天雪地去摸雪,想說手指頭斷掉了,我想說這是做夢嗎?捏一下自己,
36:07 糟糕不是做夢 結果醒過來還是做夢啊,你看我的手還在 所以你的意識形式真的不是你以為的,你現在用你的感官知覺所感覺到的東西
36:21 你可以去要求你的內在\n或者是 跟他們獅子大開口 我要怎麼做
36:30 因為當你提出你的想法,至少你的內在會發現到,你知道他存在了,這是第一個
36:37 第二個,他真的知道所有的事情,因為在非時空的領域,的確是知道現在過去未來的,的確是知道的
36:49 至少賽斯是知道的,他在他的書上也提到這樣的觀點
36:55 所以我今天把賽斯的一些重要的論述,關於他在那個非我們的層面的內在實相,
37:06 他是怎麼樣感覺他自己的 他提到說,舉個例子來講,我們的本體不會為強烈的情緒所威脅,我們也不怕情緒
37:17 我們不會因為情緒的席捲而失去更多的自由去感覺的經驗 我們很怕我們的情緒,但是情緒本身其實是一個創造性的主要的動力
37:32 你如果沒有情緒,你怎麼會有行動力?我因為害怕了,生氣了
37:38 不管什麼樣的情緒,但是emotional它會觸動你去產生一個動能,而這個動能本身是值得你去珍惜它的
37:48 我們會以一種現在對你們還非常自然的方式游過情緒
37:55 去走過所有的情緒的過程,並將它轉譯為其他非你們熟悉的創造面
38:02 情緒跟創造面是有直接的關係的 我們不覺得隱藏情緒的需要
38:08 不需要去隱藏情緒,因為我們知道基本上,首先是不可能的,第二是不好的
38:17 在你們的系統內情緒可能會惹人厭,因為你們還沒有學會怎麼去用它
38:23 我現在正在學習用情緒的全部的潛能,以及跟他連接的創造性力量
38:31 所以情緒它是有力量的 你在靜坐的時候,你的心是平靜的
38:37 因此你可以把自己微小化 因為微小化,所以你能夠進入微觀的層面,也就是上一個層面
38:45 進入微觀的層面,你不一定要把你的情緒完全的放掉,因為它就是你的創造性的動力的來源
38:54 這個是在靈魂永生的第二節的前面序言所說的內容,他提到我的環境跟我的工作跟活動
39:05 賽斯在這一節也提到說,我不用永久性的結構,比方說我不住在一個城或鎮,我也沒有暗示我們是浮在虛空之中
39:17 也就是他要創造什麼樣的時間跟空間,都可以創造什麼樣的時間跟空間
39:24 永恆性跟穩定性基本上跟形像是沒有關係的,但是你一定有想法
39:32 而這個想法本身是跟本體有關,跟快樂、目的、成就,以及本體的整合是有關的
39:44 你內心裡面的目的性、你的創造的能力、融合的能力、你的快樂的能力是跟你的整體的發展是有關的
39:55 你可以從佛陀千古以來的智慧看到,其實佛陀在菩提樹下起來之後講的四聖諦十二因緣法,已經包含了很多我們所不了解的智慧了
40:08 你要有健康的身體嗎? 如果在你內心裡面什麼事情都創造不出來,沒有引起你興趣的部分,你的身體怎麼可能會好?
40:20 如果一個孩子在母親的子宮裡面生出來,
40:26 明明是母親的肌肉 一樣的肌肉啊,不然他從哪裡來?他就是你身体上的肌肉的一部分啊
40:36 可是生出來的孩子,他的皮膚為什麼可以那麼好?
40:41 而生他的母親的皮膚為什麼會那麼老? 你說是年紀
40:47 但明明你的身體是原子電子造成的啊 全部都是原子電子啊,還有其他的嗎?
40:53 有老的原子嗎? 不會有老的原子吧 原子幾千萬年了,幾億年了,對不對?沒有老的原子啊
41:03 造成你的身體的跟造成孩子的身體的是一樣,但是孩子因為他是新的生命,被賦予一個意識的場域,所以他對如何去執行他的意識的場域充滿的信心
41:17 於是能量帶來你的名色,精神的飽滿跟身體的飽滿
41:24 而精神跟身體的飽滿會帶來感官的銳利度
41:30 當感官銳利以後,你對事情的觀察會非常的明晰,會看的非常的透徹,所以不會做錯事情
41:37 是不是這樣子? 如果事情都看得很透徹,你不可能走錯路啊
41:45 走不了啊 走不了錯啊 那麼眼睛為什麼會模糊了?
41:52 耳朵為什麼會聽不到了? 走路為什麼無法走了? 本來在你的心理上就邁不開腳步了啊
42:00 你去看,在整個過程當中,天賦的表達,它不只是你的gifts,不是禮物而已,而是你的責任
42:09 對吧?因為你的天賦跟別人不一樣啊 你如果盡可能去表達你的天賦,於是你的能量就會增加,你的本體會塑造
42:19 你的機會會更多 你的融合性會更強,你會跟任何人做新的融合
42:26 他錯,跟你有什麼關係? 但如果你能夠以他的部分,不管是錯的部分,還是你能用的部分,變成你能用的部分的話,你不就是星宿老人嗎?
42:40 星宿老人 吸心大法 把所有接近我的人的能量都收集變成我能夠應用的部分了,是不是?
42:48 那我們做的就是這樣啊,你從小吃奶長大的時候,不就是奶造成你的身體的長大嗎?任何的食物不斷的增加,不斷的改變是不是你的身體不斷長大?
43:01 你說牛奶不好 但問題是,不管它好或不好,它就是讓你的身體長大
43:08 它聖不聖潔跟你無關,它對不對也跟你無關 但是如果你能夠去用,跟你association之後,你能夠產生出來的天賦才能跟情感的表達,你就長大了
43:23 你沒有辦法以別人的天賦才能來長大你自己,不需要
43:28 我怎麼跟丁珊學,就是學不會啊,他真的給我那張單子,我念了半天,好像有一點進步
43:37 但很快就還回去了 從某個地方來的,比方說我們是台灣人,對不對?我講話呢,
43:47 吼,嘿 就是改不了啊 我每次都注意到我應該怎麼講,越注意我就越不會講話
43:57 但是還是吼跟嘿啊 這個就是沒辦法的事啊
44:03 那就這樣吧 當你完全接受你自己,當你完全接受你的環境,當你完全接受你所創造在你身邊的人,
44:14 然後把所有現在的觸角變成從一個新的組合當中去尋找對你最有效的方式,最好的組合
44:26 於是你就會發現你不斷的在能量上增加,而且行動會不斷的更加的擴大
44:34 因為行動一定帶來更多行動的 行動一定會塑造本體的
44:40 行動一定能夠增加你的身體的健康,一定能夠增加你的感知的的能力
44:47 這是我們在談感知這個話題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天賦才能是一種感知
44:54 大概沒有人跟你這樣講吧 你的天賦才能是你的感知的一部分,因為它是你內在的感知的一部分
45:02 而你是你內在感知的一部分 你如果是你內在感知的一部分的話,是不是你就是你內在的手跟腳?
45:10 那你如果是你的內在的手跟腳,你不會去問主人說,這隻手不是很好,稍微換一下吧
45:20 你不會 怎麼換呢? 我禮拜五也曾經提過,有什麼樣的願望,而你有很大的感受、感覺
45:31 在做夢之前,在睡覺之前給自己暗示 給自己暗示,讓你自己能夠在睡著之後,因為你一睡著就進入了可能性場
45:43 這樣講好了,很多人打坐打一打就會睡著,對不對?本來就會睡著,因為它是更深的進入其他的層面所以睡著嘛
45:52 你沒有辦法抓住你的意識繼續往內走,所以它睡著,完全失去了自己
45:59 打坐其實你對自我的關注比較少,但有很多的部分是除了現在這個部分的其他部分,也就是你進入了一個更小的這個部分
46:11 這個跟量子論講的意識是一樣的,而賽斯其實在他的書上514節,他也提到這樣的內容
46:21 他說只要你們能夠把你的心稍微放鬆一點,對自我的觀點拉近一點的時候,你心一平靜下來,你會發現
46:31 你的意識會極小化 極小化到類似像aura,有人翻譯成神光,或叫乙太體
46:41 當你的意識離開了你的粒子的身體的時候,你會呈現一種波的狀態
46:49 在波的狀態的時候,你能夠進入微小化,而進入微小化,你就進入意識場或能量場
46:57 而在那個部分,因為它不是呈現可能性, 所以你會看到整個一體性
47:02 從這裡頭,我們前面講過的這些部分,我們稍微再整理一下,首先,一定要尊重自己,不管你現在生活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
47:12 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取代你,也沒有一個人比你更重要,你是最重要的
47:18 這第一個,第二個,你所有的信息都跟你的天賦才能的表達是有關的,而這個部分會增加你的感知的的能力
47:27 如果你的天賦才能有更多的表達,你的感知的犀利度就會更深入了
47:34 這是第二個,第三個, 隨時在你生活當中去尋找你的目的性、你的快樂、你的完整
47:42 但不是在跟別人比較 第四個,以可能性場去看你的人生,因為不是要去評斷對方對或錯
47:52 就好像你在夢中,那個人很惡,你需要教訓他嗎? 你需要說服他,教他讓他變成好人嗎?
48:02 你管他的 你醒過來就好了,跟他無關 跟你無關,因為是由他帶給你的一些你內心的感覺,由他能夠呈現出你現在的狀態,不是這樣嗎?
48:15 是因為有烏雲,所以月亮特別亮,叫烏雲托月嘛
48:20 不是嗎?所以不是外面的環境怎樣,而是外面的環境去襯托你現在的想法
48:27 改變你的焦點,你的實相就改變了 我們要改變的是我們個人的想法
48:33 還有不必怕生死 說真的,每個人都會
48:38 而且時間很短,談到時間很短,反而只是一個非多次元觀的說法
48:45 根本沒有時間 時間不存在 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48:51 這個量子論也是這麼說的 沒有時間,所以既然沒有時間,只有表達
48:59 既然只有表達,那麼就表達自己的天賦 要表達自己的天賦,必須從自己的感受開始
49:06 要知道自己的感受,要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 知道自己的興趣,隨時按照自己的興趣,以你能夠去連接的創造性的角度去思考
49:18 任何事情只要改變一點都沒有關係 也許你用這種方式做菜,加一點其他東西會怎樣?
49:27 咖啡一定加糖嗎?有的人就加鹽了,對吧?而且還蠻有名的,對不對?
49:33 所以有很多的事情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的,你去試試看
49:39 而去試的時候,你可以採取各種不同的角度,當你發現什麼事情都可以來試試看,來玩一玩,
49:46 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充滿樂趣,還有呢,充滿發展性 它就不是單獨的一件簡單的你看到別人訂給你的規則,你按照規則在執行而已
49:57 你隨時可以翻天覆地 有信心嗎? 有 OK,我們今天到這裡
50:03 太棒了 謝謝 謝謝老師

The post 關聯的新思維增益領悟和創造力 賽斯工作坊 2025.07.20(全) #相關性 #電性的宇宙 #創造力 #融合 # #量子糾纏 #多重的可能性 #整體意識 #天賦能力 first appeared on 美國新時代基金會 洛杉磯講堂.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