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你們唯一與意識工作的時候,是當你處於物質結構中時,除此以外,讓我們這樣講:你是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波長”來工作的
2. 所有”時間”是!當你體驗”當下”時,你所在的時間都是”現在”、”現在”、”現在”,永遠是”現在”!但為了維持你們的角度,你們已經將它設置為”過去”、”現在”與”未來”
3. 你們的頭腦無法處理”當下”,它沒有被設計用來處理”當下”
在現階段,你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你能夠離開物質結構,進入你們稱之的”空無”——完全的虛無,這就是”未分化的能量”,你們所體驗的”當下”全部處於”未分化的能量”中,但那是一個不能被描述的領域,因為它沒有涉及任何”時間”元素
然後,無論你是去那兒,還是從那兒移動回來,你的生物鐘都不會移動一分一秒,這就是”當下”時刻——但你們不能待在物質結構中存在於那裡
4. 當你處於物質結構中時,你們的時間是處於移動中的,而導致”時間”移動的就是事件
5. 現實世界不包含時間,它們不會自己持續下去——不可能,所有的現實世界一直保持在那兒——除非一個”事件”被實化,否則它就只是在那兒
6. 你們擁有的是完形概念,並從完形概念處工作——這也是為什麼你們的”劇本”一直在不斷改變中,因為當你們將”完形概念”帶入玩耍時,你能帶入某種主動行為或被動行為,而其他人也能從中採取主動或被動行為
它的可塑性極強,不是一成不變的,你所採取的行動,若換成另一個人,則會成為另一個完全沒有預期的不同行為
7. 這就是你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你們沒有覺知到自己到底在玩耍一場什麼樣的遊戲,因為這場遊戲全部處於完形概念中,你撰寫一個腳本,並不意味著它會被遵守
8. 一個機率與一個可能性,它們都只是”你”如何去感知一個機率或一個可能性的完形概念,除了你能感受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或聽到的等等,它就什麼也不是了
9. 另外一個個體能與你選擇同樣一組機率與可能性,卻以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尾結束——你無法讓所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一個機率或一個可能性只是那個人把信息擺放在一起的一個完形概念,每一個人的結果都必須不同
10. “決定”將由真正的你來做出——為了你的體驗,機率與可能性都在那兒,但你不能從物質層的角度做出決定,物質層只是嚴格的體驗,物質層創造出”事件”,但物質層中的你並不選擇機率與可能性
11. 當你達到”了解”自己的那一點時,當你對你的夢境與物質層都具有同樣的理解時,你就會知道它們都是”一”,然後,你就能找到對物質層的答案
但是,它必須要先體驗才能被理解,而且那兒沒有任何辦法能讓你向其他任何人解釋清楚
12. 除非你能訓練你的頭腦達到理解的那一點,並通過你的體驗獲得”基本”的理解後……接著,當某件事件發生時,你才能說:”哦,我知道並了解了”——這時你才不會發瘋,因為你已將你自己帶入到了”理解的那一點”,若沒有理解或內在知曉,你根本就無法到達那兒
13. 完形概念才能夠帶給你們巨大的喜悅與快樂——但這些都必須通過體驗獲得!
14. 你們試圖把一切放入一個整潔的小盒子裡,卻奇怪為什麼放不下?不,它不行,它不能!因為生命本身是”流動”的,不是靜態的——是你們試圖讓它靜止!
15. 這裡所發生的是:你們試圖把一切都組織在一起,但它並不在組織中,而是在”允許”中,它是放手,然後從中看看發生了什麼,並試圖找出這一切是怎麼回事,正如我們說過很多遍的:學習成為一個觀察者!
16. 如果一個人真的在體驗生活,會獲得無法用錢買到的快樂
🍀相關影片討論社團「萬能人生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manumlife/
🍀公益講座與分享活動邀請
請聯繫粉絲專頁「萬能人生事務所」
http://www.facebook.com/manumlife
🍀歡迎贊助本頻道
合作金庫北斗分行(銀行代碼:006)
帳號:5621-765-153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