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同學們 晚安 開始上課 齁
0:26 請翻開 唯識 第237頁
0:33 今天的進度是第31章
0:41 31章的 標題是 顛倒的世界
0:49 世界是顛倒的 這句話 或許你已經聽我重複過
0:54 不知多少次 一開始 你也許會覺得 這只是我的口頭禪
1:01 當然你現在可能也已經知道 我指的顛倒 其實是真實
1:07 和你透過五官和念頭 所可以得到的現實其實是
1:12 完全顛倒的 你可能已經越來越能體會到 事實就是如此
1:18 對你感覺到顛倒的範圍 現在可能越來越廣
1:23 越來越深入 顛倒的越來越徹底
1:30 今天 標題叫 顛倒的世界
1:36 假設 接觸楊博士的東西比較久的 就是這句話
1:41 楊博士從很早以前就一直在重複 假設你
1:47 不是真的很了解 博士在講這句話 背後的那種意涵或者是動機
1:52 因為你常聽到 你就會誤以為喔 這只是一句口頭禪
1:58 但是 上到現在為止 你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2:04 楊博士所提的 世界是顛倒的 這樣一個顛倒
2:10 他指的是什麼 對真實的認定
2:33 什麼才是真的
2:39 看到第三段沒有 楊博士是指的顛倒 其實是真實
2:45 那我們本來以為的真實 是透過五官和念頭
2:51 得到的現實 我們本來以為的真實
2:57 我們本來 以為 或是我們本來認為的真實
3:05 是什麼 透過五官 之後 再透過念頭
3:15 齁 所形成的所謂的真實 但是各位現在
3:20 單單看我們寫在黑板上的字 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3:26 你透過五官 透過念頭 你所說的真實 你所說的現實 其實是什麼
3:35 是幻想啊 是虛構啊
3:41 什麼才是真的真實 完全顛倒 你認為的真實
3:48 其實虛幻的 反而是過去 因為透過一個對比
3:53 透過一個對比 什麽對比 你把五官跟念頭 所 建構出來的 當成真實
4:01 那跟五官 念頭 所建構起來的 相反的 你就說它不真實 沒錯吧
4:09 正反 是不是 相對的 對不對 假設你說 我們講 錢幣的兩面
4:15 一邊是頭 一邊是字 你說頭是正面 那字 是不是 就變反面
4:20 那你倒過來說 假設說 字是正面 那頭 是不是 就變 反面
4:27 你要聽清楚 我們的腦子是很 很擅長這種 二元的邏輯分析的喔
4:33 那今天 你假設你是透過五官跟念頭 認定的叫做真實
4:40 那相對於真實 相反的 是不是 就有一個所謂的幻象
4:48 對不對 你把現實當真實 那跟現實 不符合的 是不是 就當幻象
4:55 那其實是顛倒的 你以為的幻象 其實才是
5:01 真實 你認為的真實 其實才是幻象
5:08 為什麼說它是幻象 因為它是透過 五官跟念頭 建構出來的
5:15 那你現在都很清楚知道 五官跟念頭建構出來的 它所
5:20 過程 它的過程 就只是你累積的一些資訊 把這些資訊重疊在一起
5:26 你眼睛看到的 齁 這種聲波 耳朵聽到的 哦不 眼睛看到的 叫光
5:32 耳朵聽到的叫聲 你把這些東西重疊在一起 所以你建構出 一個所謂的真實
5:38 但是事實上 世界是顛倒的 你認為的真 其實是假的
5:44 那過去你認為的假 其實它才是真
5:50 Ok 好 透過學習你也可能 已經越來越能
5:56 體會到 事實就是如此 越來越 清楚囉 好 然後 你的體會 你的感受
6:02 因為你的觀念已經改了 你所感受到的 你所體驗到的 這個範圍
6:09 所謂的顛倒的範圍 就越來越廣
6:14 你的體會就越來越深入 在人間你的你的~ 這個所謂的體會
6:21 你所感受到的 所謂的顛倒 就越來越徹底
6:27 你自己在翻轉你自己的 世界
6:35 這麼說好了 某種程度來說 我透過三個字 你去體會一下
6:42 我們常常在講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當中
6:47 不管對人事物 你都會產生所謂的 斷捨離的一種經驗 有沒有
6:54 是不是 好 比如說你的朋友圈 是不是 變了 你喜歡的食物 是不是 不一樣了
7:00 你穿衣服的品味 是不是 變了 你的興趣 你的嗜好 是不是 也調整了
7:07 有沒有 這過程 是不是 斷捨離 某種程度來說 是不是 顛倒 以前你不喜歡的 現在喜歡了
7:16 對不對 啊以前你喜歡的 現在 覺得 不共頻了
7:23 一直都在顛倒啊 而且顛倒的越來越多 以前你會投入的
7:30 喔 比如說人家在街頭巷議 三姑六婆 你會 很嗨的投入的 現在你會發覺
7:35 我完全沒興趣了 那是不是 一種 所謂的斷捨離 那是不是 也是一種顛倒
7:42 這樣你聽懂了沒有 顛倒 其實斷捨離 就是顛倒
7:47 跟過去的你 比起來 你的連結 徹底不一樣了
7:53 你人事物的連結 完全有不一樣的 新的展現 這就是一個顛倒的證明
8:02 而且是顛倒的 你會體會到 越來越徹底 甚至於 假設你把時間軸拉長
8:10 假設我 我把時間軸拉長 我用我 自己的十年當一個 對比
8:16 我這十年 我自己的這個 很多的所謂的 斷捨離這樣的 一個一個狀況
8:22 那是徹底的翻轉 當然這過程是比較 有一個十年的時間
8:28 不是一步跳過來 齁 譬如說 我的人際關係
8:34 交友圈 齁 我對財 錢財的一個一個 一個認定
8:41 太多太多了 都已經 自己感受到的 那樣一種翻轉
8:46 這樣懂嗎 好來再往下 假如你確實 隨時有這種感受
8:52 我還是要恭喜你 不知不覺你已經投入了唯識的觀點
8:57 從唯識的角度看一切 你自然會發現 世人認定各種價值和觀念
9:04 不光是不存在 而且與事實幾乎都是顛倒的
9:10 不只價值和觀念是顛倒的 你現在回頭看 一般所講的常識
9:16 其實最多也只是一套信念 最多只是你從出生 到成年
9:23 透過洗腦 而認為理所當然的現實
9:29 話講得很重喔 OK
9:34 假設 透過學習到目前為止 你觀察到你自己的生活經驗 有體會到顛倒的
9:42 越來越徹底 你真的有這種感受 在這裡 我們要恭喜你
9:49 為什麼你會有這種 齁 徹底顛倒的感受
9:54 因為你站的角度 已經從唯物 調整到唯識
10:02 其實就這麼簡單 你從唯物的 視角
10:07 調整到唯識的視角 當你從唯識的角度看一切
10:15 你自然會發現 世人認定的各種
10:21 看到了喔 世人認定的各種 價值和觀念
10:27 不光是 不存在
10:32 而且與事實幾乎都是顛倒的
10:40 價值觀念是顛倒的 不只不僅只是這樣
10:45 甚至於一般所講的常識
10:51 你腦筋 認定毫不加以思考的 所謂的常識
10:57 最多也只是一套信念 那這套信念
11:04 最多也只是從你出生 到長大成年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
11:11 透過洗腦而來 認為理所當然的現實
11:19 這個洗腦包括什麼 三大系統 你從小到大
11:25 第一個 你有家庭這方面的影響 第二個 你有學校這方面的影響
11:32 第三個 你有你生活周遭 你的所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11:39 打個比方 我從小 接受了一個 我認為是
11:46 不可推翻的一個 信念系統叫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11:53 我從小 被這樣的信念值入 然後很抱歉 我又很會唸書
12:02 那你想想看 在這樣一個信念系統底下 我透過唸書 我得到多少的回饋
12:08 受到多少的所謂的 恩賜 或受到多少的一個
12:14 吹捧 我享受到這樣的光環
12:19 對我來說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是不是 牢不可破 是啊 因為我看到
12:26 成績比我差的 就是被瞧不起啊
12:31 老師叫我們不要跟他玩啊 說跟這樣的小朋友在一起
12:36 你會被拖累 你會被帶壞啊 哪怕跟他在一起真的很好玩
12:43 對不對 我們不會的 他會啊 (灌蟋蟀 )他會啊 齁 抓 (青蛙)他會啊
12:50 (抓竹雞) 他會啊 (我們都不會 我們都很羨慕)
12:56 我想要學這個一技之長 吾少也賤 故多能鄙事 多想要啊
13:04 你敢嗎 你跟他玩在一起 你又被貼標籤啊
13:13 有多少人 各位不要說我啦 在座 有沒有
13:18 在這套信念系統底下長大 好 我們把它分成兩部分
13:23 一部分 好 讀書比較 稍微ok一點的 是不是 就拼命要求自己 在這方面不能輸人家
13:30 是不是 然後 以獲得大家的認同嘛 好 那假設在這部份 不OK的
13:36 是不是 從小就有自卑感 自信心 是不是 就不足 永遠覺得自己
13:41 不如人 哪怕在其他的領域 發光發熱
13:47 但是永遠覺得 自己在這一部分 齁 輸給人家 抬不起頭來
13:55 有多少家裡面是 所謂的勞動階級的 父母親就在這樣的一個
14:01 狀況底下被打壓 充滿的自卑感之後 他自己當了 爸爸媽媽
14:06 他 什麽 當銅賣鐵 對不對 (賣田也要栽培小孩讀書)
14:13 為什麼 我要你 光宗耀祖 圓 他的
14:19 說夢是好聽啦 滿足他的自卑嘛
14:25 滿足他的自信心不足 然後他兒子 齁 大學高中了
14:31 對不對 出去 (我歹竹也可以出好筍) 有沒有 他敢說
14:37 (我歹竹也可以出好筍) 為什麼 (他出一支好筍) (他如果出沒有 一支所謂好筍啊)
14:43 他敢講嗎 哇 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而已啊
14:49 是不是 又把這樣的一個所謂的 自信心不足 自我肯定不夠 又延續下去
14:55 這樣你懂嗎 所以你要看懂楊博士 在講什麼
15:01 我們過去認為的 所謂的常識 只不過是什麼 一套信念
15:06 那這套信念 會牢不可破的在你 腦海裡當中深耕 甚至於影響著你一輩子
15:13 這個過程就是洗腦而來 集體的制約
15:18 集體的失憶 好 我們現在透過學習 我們都很清楚的知道
15:25 這樣的一種信念裡面 充滿了什麼 嚴重的二元對立
15:32 沒錯吧 我很簡單 我就四個字 就點破它嘛 這就叫二元對立嘛
15:39 永遠在說故事 貼標籤 下定義 起旁白嘛
15:47 很喜歡跳舞 啊(那以後做舞女 那不好)
15:53 很會畫畫 畢卡索 連畢卡索這麽有名 都是餓死的
16:01 沒錯吧 我講的 是不是 都很熟悉
16:07 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就是我們長大的環境
16:13 今天何其有幸 我們坐在這裡 我們了解到
16:19 一切都是顛倒的 那既然一切都是顛倒的 我們徹底的體會 我們徹底的了悟
16:24 我們就再把它顛倒回來 負負得正
16:32 這樣聽懂了沒有 好 接下來 你到了某一個階段
16:38 這些過去 會認為最基本的常識 不只是失去了常識的地位
16:44 而且這些所謂的常識 竟然正在一個一個被你推翻
16:49 也就好像 這一生到這裡 要逼你做一個全新的開始
16:54 讓你承認世界 完全和事實是顛倒的
17:00 這種顛倒徹底到一個地步 或許到最後 你就是完全懂了
17:07 也可能像過去許多古人一樣 選擇一句話都不講
17:12 你最多是用沉默 表達這徹底顛倒的領悟
17:20 好 各位 我們把話講在前頭 當你透過學習
17:25 當你自己在生活當中去體會 慢慢慢慢的 你會發覺
17:30 顛倒的範圍越來越徹底 過去在你腦中被植入
17:36 認定的所謂的常識 或者是基本價值 現在一個一個就被你推翻
17:45 那到這個階段 到這樣一個(層面) 你這一生就要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17:50 為什麼 過去的信念 不在管用 新的信念開始運作
17:57 信念創造實相 不是嗎 舊的崩解了 新的建立了 當然你會有一個新的世界
18:03 在前面等著你 你就會深刻的體會到 喔 世界
18:09 跟我過去認定的事實 是完全顛倒的
18:15 然後當你這種了悟 徹底到相當的程度
18:21 到最後你會完全懂 懂什麼 就像古人
18:26 齁 古聖先賢 這些 留下這麼多智慧語言的 這些古人一樣
18:32 到最後 你會一句話都不講 到最後你會選擇
18:37 用沉默來表達 這個徹底顛倒的領悟
18:44 為什麼 會用沉默來表達 徹底顛倒的領悟
18:49 因為你所懂的 跟別人所了解的 是不是 已經徹底顛倒
18:55 當你再講一個顛倒的東西的時候 人家 會不會 把你當瘋子
19:01 會不會 會嘛 人家認為正確的 你認為不正確嘛
19:08 顛倒啊 啊 人家認為不正確的 你奉為圭臬嘛
19:14 這個時候 你在到處講 到處惹人嫌而已啊
19:20 這是我的體會啦 因為你講出來就在
19:26 是跟別人對對幹嘛 你講出來 就是跟別人互轟嘛
19:31 人家說東 你就偏偏說西嘛
19:38 誒 我明明過去以前是站在東的 我現在站到西耶 你懂我意思沒有
19:45 啊 你就會變得很奇怪啊
19:50 某種程度來說 你會感受到 你是不受歡迎的喔
19:57 要怎麼辦 就是那個猴子一樣 有沒有
20:03 不是有三隻猴子嗎 一隻 蒙著眼睛 一隻捂著耳朵 一隻堵住嘴巴嘛
20:10 對不對 不看 不聽 不說嘛 有沒有 三隻猴子
20:18 為什麼 到最後你會 選擇用沉默 來表達徹底的領悟 起碼我個人的體會
20:27 因為這是唯一你能夠做的 但是我覺得幸運的
20:34 很幸福的事情就是 我現在可以不用沉默 某種程度來說 有個平台
20:40 或者是 有個舞台 或者是有知音 有共同的愛好者
20:45 齁 讓我們在這方面的 領悟也好體會也好 得以分享
20:53 這樣聽懂了沒 OK 好 接下來 用唯識的角度
20:58 你再回頭看 人類的歷史 想想歷史上的名人 回顧各種過去 認為值得效法的經過
21:06 你可能會覺得 真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是
21:11 人類怎麼可能這麼傻 甚至你可以說人類是
21:17 幼稚到一個地步 幾千年來把自己的真實
21:22 從生命本來的和諧與合一 陸陸續續落到人狹窄的層面
21:31 接下來每個人 還要主張種種 個人的自由 個人的選擇
21:38 個人的體會 個人的權利 個人的方便 個人的感受 也就這樣子
21:44 你我自然 完全把注意 擺到外在的種種變化
21:51 而倒不是擺到每一個人 本來都有的 核心的價值觀念
22:02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 人類的歷史 文明進展的過程
22:12 楊博士在這邊用 不可思議 來表達這樣的一種感慨
22:20 感慨什麼 (人怎麼會這麼愚笨) 人類怎麼會這麼傻
22:30 幼稚到什麼程度 幾千年來 我們不談別的
22:38 我們就談 所謂的 耶穌基督 佛陀 老子
22:43 孔子 那個年代到現在 兩千出頭年
22:50 這兩千多年 本來 以當時的
22:56 這個這個認知 以當時的這個這個推廣的 這樣一個狀況來說
23:02 基督也好 佛陀也好 老子也好 祂們都在分享什麼
23:08 分享和諧 合一的認知跟觀念
23:15 就哲學論述來說 那個時候 這一部分的論述 還是算主流喔
23:22 對不對 對啊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經典留下來嘛
23:28 結果 兩千多年過去了 陸陸續續
23:33 我們把人類的文明 走到什麼地步 落到個人狹窄的層面
23:42 那我們現在強調的是什麼 個人的自由 個人的選擇 個人的體會
23:47 個人權力 一個人方便 個人感受 我記得 是上個禮拜 還是上上禮拜
23:53 下了課以後 有一位同學 在樓梯間
23:59 在等電梯的時候 他在等電梯的時候 他問我一句話
24:04 他說馬大 我們上唯識 跟上賽斯 他感受到 有一個很大的矛盾點
24:12 我說什麼矛盾點 你說 他說賽斯不是很強調個人性嗎
24:19 那唯識 似乎否定個人性 我說 沒錯你講的
24:25 是表面上 似乎是這樣
24:31 所以 為什麼 我後來跟各位 分享出 我自己的分析
24:37 今天從 靈魂永生 一直到夢進化與價值完成 到最後 是從1970年到1984年
24:44 中間隔十四年 八部十本賽斯書 比較強調個人性
24:49 比較強調物質實相操作的是 偏前面的部分 到後面 各位我們上的心靈的本質
24:56 到 夢進化與價值完成 你去體會一下 賽斯強調的重點 是不是 已經到
25:05 所謂的 和諧 合一 一體 已經不再強調個人性了
25:12 所以我說你講的 基本上來說 只對了一小部分 當你把重心擺在
25:20 賽斯書偏前面的時候 你會有這樣的一種
25:25 認知或者是會有這樣的一種體會 我可以接受
25:30 但是你全部的賽斯書 通通弄通弄懂了以後 你會發覺 那只是一個過渡
25:37 為什麼 我在這邊講答案 就因為人類的社會
25:43 太過度強調 所謂的二元對立 就我剛剛講的 就我剛剛講的
25:50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一刀兩切的情況之下 成績好的
25:56 他矇著頭就在這邊 以為他自己是對 就一路往上
26:01 然後享受那個光環 回過頭來 看不起這邊 有沒有 嚴重的二元對立 有沒有
26:08 你說這種人要 明心見性 開悟解脫 辦得到嗎
26:13 成功人士誒 你要聽懂我在講什麼 那另外一邊呢
26:19 從小就被打壓 被瞧不起 他是不是 累積很多的自卑跟不滿
26:25 哪怕他後來 奮發向上 在某些領域 發光發熱 他真的 他真的 有自我肯定嗎
26:34 沒有 他也是類似像那個那個 牛蛙一樣
26:39 齁 撐在那個地方而以 所以賽斯在一開始 尤其是個人實相的本質
26:45 他強調的是什麼 你要先把自己的 獨特跟尊貴找回來
26:53 你要徹底 接納自己的身體 你要徹底 接納自己的慾望 你要徹底 接納自己的情緒
26:59 你要徹底 接納自己的種種 透過徹底 接納自己
27:06 放下二元對立之後 你完全無條件的愛自己 你完全無條件的自我肯定之後
27:14 你才有可能把這種無條件的 愛跟自我肯定 投射出去
27:19 然後去感受到 喔 原來 眾生一體
27:26 這樣聽懂了沒有 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賽斯在強調你的個人性
27:32 獨特性跟尊貴性的時候 他是要點破 過去這幾千年來 我們已經累積的 幾乎每個人
27:40 嚴重的二元對立 在自我價值的認定上面
27:45 我們剛剛提到的兩部分 一部分是很好的 功成名就的 大家人人稱羨的 他真的自我肯定很好嗎
27:52 那 另外一邊呢 兩邊都出問題誒
28:02 這樣聽懂我意思沒有 所以今天賽斯在書裡面 強調個人性的重要
28:08 他一點都沒錯 但是他強調個人性的重要是 你先得累積無條件的自我肯定
28:15 跟自我 愛自己 你先有這樣的一個存在狀態的
28:21 掌握 你才有可能 去感受到 我們在心靈的本質 也好
28:26 在夢進化與價值完成也好 所談到的這種 所謂的意識 無限寬廣
28:31 一體 絕對的這樣的一個層次
28:37 這是一個打底的過程 而不是要你停留在這裡 用個人的自我肯定的
28:43 這樣的一個方式 或者是說一種修行 就認為 Ok 這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28:51 大錯特錯
28:56 聽清楚喔 賽斯書某些 某些篇章裡面 他強調個人性 是有必要的喔 為什麼
29:03 因為連你的個人性 你自我肯定 都不夠的時候 後面談什麼嗎
29:08 不可能到位啊 所以它是一個方便
29:15 它是一個方便法門 透過這一些學習的過程
29:21 你先把自我的獨特跟尊貴找回來 把無條件的自我肯定
29:26 無條件愛自己 先找回來 這一部份找回來的了 後面自然水到渠成
29:35 這樣聽懂了沒有 因為那天我聽到 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 可能困擾很多人
29:43 其實唯識 並沒有否定個人性 唯識是在肯定個人性的同時
29:49 讓你不要忘了 所謂的 統一跟絕對 合一跟和諧
29:57 你是浪花沒錯 但是你不要忘了 你也是大海
30:02 這樣聽懂了沒有 當你是浪花 而且你又 認定到 我真的是大海 的一部分的時候 你還會自卑嗎
30:10 這樣聽懂了沒有 你只知道 自己是浪花 你看到別的浪花 比你大 你看到別的浪花 比你還~~有
30:17 能量 你會自卑誒 但是當你很清楚知道 我就是浪花 也是大海的時候
30:23 那大家都一樣 那種感受是 天差地別的
30:29 聽清楚喔 我剛剛舉得那個簡單的例子 你既是浪花 然後你又體會到自己是大海
30:35 就是顛倒的過程 對不對 來
30:41 當初的顛倒 你透過 五官 透過念頭 你認為 所謂的真實
30:46 你是不是 只認定 自己是浪花 沒錯吧 你再怎麼看 你都只是浪花啊
30:53 那現在透過學習 你知道 你是浪花嗎 是
30:58 但是 你只是讓花嗎 不止 你也是那個深海的部分
31:06 當這一部份認定出來了以後 世界就顛倒過來啦
31:13 但是聽清楚喔 這個世界整個顛倒過來以後 並沒有否定你的個人性喔
31:21 可以齁 好
31:27 也就這樣子 你我自然完全把注意 擺到外在的種種變化 而倒不是擺到
31:33 每一個人本來有的 核心的價值觀念 真正重要的 其實是
31:39 強化我們 和所有生命 無生命的 共同點 意識
31:45 但是人反而 自然把注意轉到種種的分別與形相
31:51 來 看到很簡單 先兩段 過去的我們
31:58 齁 透過整個所謂的洗腦的過程 我們完全把注意 擺在什麼 擺在外境
32:04 擺在外在的 種種變化 而忽略掉了
32:09 本來都有的 核心的價值觀念 那現在我們的整個學習
32:16 我們強調的重點 我們要掌握的是什麼 強化
32:22 那個認知 什麼認知 你我這個人 和所有生命跟無生命
32:29 其實有一個共同點 所謂的意識
32:36 你我所有的生命 無生命 都是所謂的浪花
32:41 那 那個共同點就是深海 就是意識
32:48 但是現在的人類 現在的人類文明 把注意力 這個就是透過五官的運作嘛
32:56 放在那裡 放到外境 那放到外境 你自然看到 種種的分別跟形象的差異
33:05 你就看不到 或者是你就體會不到 齁 那個共通點
33:11 那個所謂的 意識的 共同本質 好 接下來 人類的發展 本來有一個自然的過程
33:18 就好像你我生命剛開始時 自然會給眼前樣樣的東西 人 事 物
33:24 觀念取一個名字 建立種種形象的分別 這樣對自己 對外界
33:30 得到一個粗淺的認識 你我成熟了 也自然
33:35 會從名相的種種分別 自然而然轉向生命的在和意識
33:41 體會到生命的本質 本來就是快樂 愛與寧靜
33:47 好 所以我們縱觀人類的 這幾千年的所謂的 文明發展的過程
33:54 就打個比方 就好像生命剛開始的時候 齁 你剛開始 齁
34:00 從強褓開始懵懂 開始到有意識的時候 可以認事情的時候 哎呀
34:06 這個叫做叔叔 那個叫做阿姨 這個叫爸爸 那個叫媽媽 你會從名相開始分別
34:11 然後 給你眼前的樣樣的東西 人事物 齁 觀念來取名字
34:19 這樣子你才比較好操作 比較好溝通 齁 比較容易 有這樣的一個所謂的
34:25 哦 這個這個 文明的建構 這樣一個過程 那因為這樣子所以建立起
34:33 種種形相的分別 好 因為有這樣個名相的分別
34:38 是不是 就很清楚 齁 這邊是左邊 哪邊是右邊 好 這裡是近的 那個遠的
34:43 齁 昨天發生什麼事情 齁 明天該怎麼樣 就很清楚 齁 有一個 邏輯性
34:50 好 對自己 對外界 就得到一個 齁粗淺的認識
34:57 各位 我們不是講 你我成長的過程而已喔 我們今天是講的 這幾千年來
35:02 我們剛開始講 人類不是幼稚到一個地步嗎 走一個
35:07 什麼路 齁 從和諧跟合一 走到強調個人嘛
35:14 對不對 從和諧跟合一的認知 到強調個人 那現在我們 是不是 在走一個反覆的
35:19 回頭路 好 這一段講的就是 你從和諧合一
35:26 到會強調個人 這個過程 就是為什麼 因為 我們自然想給眼前
35:32 看到的 不一樣的 東西人事物 取名字 來建立這樣一個分別
35:38 比較好操作 比較好溝通 比較好運作嘛 齁 這樣的話 對整個世界
35:44 外界有一個粗淺的認識 但是你我成熟了 齁 這個你我 又有
35:50 成熟又兩個角度 譬如說 你有到現在 四五十歲 五六十歲了 跟十幾二十歲三十歲 比起來
35:56 是不是 相對成熟了 好那就人類歷史來說 科技發展到現在
36:02 從兩千多年前 基督 佛陀的時候 走到現在 算夠成熟了囉
36:09 我們累積夠多的東西了喔 好在成熟的時候 自然會從名相的種種分別
36:16 轉向生命的什麼 在 和意識
36:23 進而體會到生命的本質 看到哦 生命的本質
36:29 本來就是快樂 愛 與寧靜
36:35 看到喔 生命的本質 本來就是快樂 愛與寧靜
36:41 那我現在要倒過來說 假設在你的生命的這個 體會過程當中
36:47 你體會不到快樂 愛與寧靜 要反省跟檢討
36:54 為什麼 因為你還落在名相的分別 你還執著於二元對立
36:59 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假設你透過唯識
37:06 透過和諧 絕對 一體 統一
37:12 這樣的體會 來看 這個物質實相
37:18 你是不是 世界就顛倒了 當然啊 我常常講啊 五濁惡世 立刻變成間淨土啊
37:28 馬上啊 視角不一樣 世界立刻不一樣
37:35 世界是顛倒的 你立刻可以把它翻轉過來
37:42 所以成熟了 上個禮拜 博士講一個成熟的修行者 是什麼嗎 是不是 很簡單 就是觀念成熟嘛
37:48 觀念成熟落實以後 就對啦 所以當你的修行 成熟到一個地步
37:56 你就可以體會到生命的 在 齁 體會到意識 體會到生命本質
38:02 本來就是快樂 愛與寧靜 接下來 齁 這樣的發展 也就像古人講的
38:07 Nama rupa sat chit ananda 齁 從名相走到在 到意識
38:13 而讓愛 快樂 與寧靜 自然活出來 沒想到 人類幾千年
38:19 甚至萬年的歷史 竟然活成了一種顛倒的演化 從本來就有最高的狀態
38:26 在 覺 樂 倒退到只剩名相和分別的地步
38:33 這一點對我 是最不可思議的 讓我有時想笑
38:39 有時又會忍不住掉淚
38:44 我們現在講的一個 人類文明的這樣的一個過程
38:50 發展到現階段 相對的來說 人類的意識狀態已經成熟到
38:57 可以去接受 所謂的 在 接受唯識的這樣的論述
39:03 然後 體會到生命的本質是 快樂 愛與寧靜
39:08 那古人齁 梵文 講的這三個字叫做
39:14 Nama rupa sat chit ananda 齁這三個字 是什麼意思
39:19 這三個字就是 下一段的叫 在 覺 樂 Nama 就是在 rupa sat 就是覺
39:25 chit ananda 就是樂
39:31 從名相的分別 走到唯識的認知 在 覺 樂
39:37 自然呈現 自然活出來 那這整個過程
39:43 幾千年 上萬年的人類的 這個所謂的這個文明 演變的過程
39:48 我們現在一看 顛倒過來 在最早期的時候
39:55 所謂的在 覺 樂 這種最高的狀態 是人類本來就有的
40:02 一個狀態 結果沒想到 透過幾千年文明的進展
40:08 我們走了一個倒退的 方向
40:14 落到什麼地步 落到名相分別的地步
40:23 可不可惜 可惜 楊博士的本身的 這樣一種修為
40:30 或是說他累世的一些 一些算是
40:35 能力吧 他 看過奇蹟這本書 沒有
40:41 看過奇蹟這本書 你就知道 他從小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所以 就他自己的 這樣的一種
40:49 了悟跟體會來說 他所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 真的是很不可思議
40:55 那他這種大慈悲大智慧 真的 他有的時候 看得想笑 有時候忍不著會掉淚
41:04 各位去體會一下 OK 好 接下來 當然這些話 更是不知道要跟誰分享
41:11 你再仔細觀察 也就會發現 有色有形的狀態 和 在 覺 樂 相比
41:18 在意識譜裡 並不是同等的比重 我過去會說 他在意識譜裡
41:23 連兆分之一都不到 有限 相對的層面 無論多豐富 多精彩
41:28 多新奇 多搶眼 和無限的絕對相較 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小之又小的可能
41:36 但是我們人類 就連這麼基本的事實 都沒有認清 也就是
41:42 因為如此 人類 也就是你我根本 不知道在這個宇宙
41:48 有數不完的平行的世界 同時存在 每一個平行的可能
41:53 都同時在開展它自己 換句話說 這些數不完的平行世界 透過
42:00 各自可能的框架裡的 觀察機制 不見得是二元對立
42:05 也許還有別的 由它個別的無明 一再的延伸或活出它自己
42:13 這一點假如你可以體會到 也自然明白 這才是真正的多重
42:23 各位學習到現在 你應該可以體會 可以發現
42:30 所謂的有形有色的狀態 就是透過你的外在感官
42:35 所捕捉到的狀態 跟所謂的 在 覺 樂
42:41 覺 知 在 就意識的分佈上面來說
42:47 它不是同等的比重 你透過五官所掌握到了
42:57 書本上面也有一個圖嘛 假設我們就意識的運作的這個
43:04 來說 有這麼這麼寬 這是意識能夠運作的範圍
43:10 好 那透過 我們的五官操作
43:16 你又把它窄化 這個是你能夠
43:21 捕捉到的訊號 比如說可見光 紅橙黃綠藍靛紫 紅以下 紅外線沒有了
43:28 紫以上 紫外線也沒了 它在不在 在 你看得到嗎 看不到 就聲音來說20到20000
43:34 20以下有沒有 有 20000以上有沒有 有 你聽得到嗎你聽不到
43:39 很簡單的比喻 齁 過去我們上課 這個都已經講到 不想再講了
43:45 你能夠補捉到的所謂的真實 透過五官跟念頭
43:52 這就是你所謂的真實嘛 沒錯吧 真真切切的啊
44:01 那其他的部分呢 我們剛剛講嘛 我們人類的邏輯就是這樣子嘛
44:07 你說它是真的 那你說 補捉不到 你是說它就是假的
44:18 去體會一下 那我們現在意識能夠操作的 其實是很寬廣
44:25 我們現在只限定到這個 五官操作的這個角度來說的話
44:31 連兆分之一都不到 這個有限相對的層面
44:38 哪怕你活得多豐富 多精彩 多新奇 多搶眼 對不起 它還是在這個窄窄的
44:44 兆分之一不到的範圍裡面 跟這整個無限的絕對
44:49 一比起來 小到不能再小
44:55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事實誒 各位我剛剛講的
45:01 我們眼睛只能看到可見光 其他看不到 耳朵只能夠聽到20到20000 其他聽不到 這是不是 事實
45:08 是不是 是 我們的這個所謂的
45:14 收音或者是電視的功能 你調到某一個頻道 是不是 其他你都看不到
45:19 是不是 也是事實 對啊 透過這個 我們來講
45:25 物質實相 哪怕是種種的名相
45:30 兆分之一都不到 窄的可憐 是不是 事實 是
45:38 結果你現在出去講吧 有多少人會認同你
45:43 所以我們人類 就連這麼最基本的事實 都沒有認清
45:48 為什麼沒有認清 因為我們現在把整個五官
45:54 能夠掌握到的範圍 當成目前唯一認定的
45:59 資料來源 所謂的科學根據 你的講話要有科學根據
46:07 你現在講話沒有科學根據 人家就對你 嗤之以鼻嘛 沒錯吧 是啊
46:20 出問題 出大問題 所以 當我們把整個注意力
46:26 鎖定在這個區塊的時候 是不是 忽略掉其他的
46:31 一定啊 ㄧ定忽略掉其他的 你忽略的部分是什麼
46:41 有數不完的平行世界 同時存在
46:48 每一個平行的可能 同時在開展它自己 各位賽斯家族對這個就非常清楚了啦
47:00 有數不完的平行世界 各自發展
47:08 那跟我們比較近的 還是用二元對立的狀態在操作 那可能跟我們比較遠的
47:14 它的那個操作的機制 可能不是二元對立 三元對立 四元對立 也說不定
47:19 隨便 我隨便舉個名詞 但是不管怎麼樣
47:24 只有存在著 這個所謂的 這個各自運作的框架的這樣的一種
47:30 各自的平行世界 一樣是各別的無明
47:35 一再的延伸活出它自己
47:41 對不起 我在看這些字的時候 我會很不客氣的 回過頭來 對不起 我不是批判
47:48 我是指出 我過去 各位你們也知道 我我分享過的過程
47:54 我過去也接觸到很多佛教的東西 對不起 齁我就不客氣講囉
48:01 是不是 鼓勵大家往生西方極樂 是不是 你為什麼往生西方極樂 你告訴我
48:07 你所聽到的西方極樂 好到什麼程度 蓮花脫身嗎
48:13 是滿地七寶 遍地琉璃 是不是
48:19 是不是 沒有飢餓什麼都都 都是都是好的 沒有不好的嘛
48:25 沒錯吧 是不是 那跟這個娑婆世界比起來 那個西方極樂
48:30 是不是 讓你羨慕的不得了 就像早年 你說要移民美國 大家 是不是 都羨慕的不得了
48:36 各位一樣 有沒有 在一個無明的機制 一再的延伸
48:43 有沒有 你不用現在馬上回答我 你自己去體會這句話的申意
48:50 有沒有 很多的平行世界 有沒有
48:57 那這些平行世界 各有各的機制在運作 但是 它各別的運作
49:04 一樣是透過無明 一再的延伸 活出它自己
49:16 不一樣的無明 或者是某種程度來說 更奢華的無明
49:25 你本來這裡住的地方 木地板 後來有換到一個新家
49:31 大理石 再換一個新家 什麼石啊 我不曉得
49:37 隨便 你懂我意思嗎 我用這個比喻 讓你去體會楊博士在這邊提到的
49:43 有數不完的平行宇宙 平行世界 透過各自可能 的框架裡的觀察機制
49:50 不見得是二元對立 也許還有別的 由它各別無明一再延伸活著它自己
49:56 這一點假如你可以體會到 也自然明白 什麼才是真正的多重
50:02 好 接下來 這樣的多重 有無窮的變化 你最多只能說是 不可思議的多
50:07 不可思議的豐富 它所涉及的領域 可以延伸到 不可思議的大或不可思議小
50:15 最有意思的是 這些平行的世界 還可以重疊 而你可能完全 覺察不到
50:22 有些世界 其實是絕大多數的世界 是落在和你完全不同的頻率
50:28 採用截然不同的機制 這樣的世界確實 很可能超過你的五官
50:34 所能接受的頻率和範圍 也就這樣你要透過感官去覺察 或證明這些世界的存在
50:40 是不可能的 最多你或許可以勉強感應到 但坦白說
50:46 就連說感應不見的正確 更別說這種感應 和你用人間的五官
50:53 或任何偵測的方法 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51:01 我剛剛提到的 所謂的平行世界 有無窮的變化 不可思議的多
51:07 不可思議的豐富 大到你想像不到的大 小到你想像不到的小
51:14 然後有趣的是 這些平行世界的重疊 然後你完全覺察不到
51:20 那這個其實我們過去也舉過例子 來你現在的假設這邊有一台收音機 你收到 FM 96點3
51:27 是不是 收一台 但是 有沒有 其他台同時存在 它是重疊的喔 你現在只要能夠 調整
51:34 不一樣的頻率 你就會接受到不一樣的 電台嘛
51:39 同樣的 假設你現在的這個存在狀態 能夠調整不同的頻率 是不是 你就可以接不同的實相
51:46 懂這意思了沒有 齁 看過露西 齁 看過露西 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
51:51 露西當她意識擴展的時候 她可不可以 調整頻道 對 她可不可以 回到小時候 她甚至可以回到恐龍時代
51:58 她可以感受到恐龍跑來跑去 齁 這是 意識擴展之後 理論上辦得到的
52:06 Ok好 大部分絕大部分的 這個所謂的
52:11 平行世界 是跟我們在 完全不同的頻率 那採用不同的機制 所以我們感應不到
52:17 齁 超過我們的五官 能夠接受的頻率跟範圍 所以 假設你了解這個
52:23 那你說 你要透過你的感官 去覺察或去證明 這些事件的存在
52:30 是不是 不可能 好 很好玩喔 你要去證明 你要去覺察 這些平行世界
52:37 結果你 證明不來 那科學就說 怪力亂神 你懂我意思沒有
52:43 有沒有 平行世界 有 但是 是不是 不同頻率
52:48 那用我們目前的這個肉體感官 的配備 我們要去感應 不同頻率的實相
52:54 辦的到 辦不到 辦不到 辦的到 你要我提出證明 我提的出來嗎
53:00 提不出來 那提不出來 齁 科學論述的就說 你既然提不出相關證明
53:08 你憑什麼跟我說有這個東西 是不是 就是被
53:13 拒絕掉了 這樣懂意思沒有 所以你在學唯識的時候
53:19 你會發覺 你會把很多東西給顛倒掉誒 我們現在可以清楚的知道
53:26 我沒有辦法感知到的世界 存在不存在 存在
53:34 Ok 好 接下來 你看嘛齁 這邊說 最多你或許 可以勉強感應到
53:41 跟我們頻率比較接近的 就會有所謂的 滲漏 齁賽斯書裡面 他是用 滲漏
53:52 透過外在感官 你當然沒辦法 因為外在感官有它的這個很窄 的這個運作的頻率範圍
53:59 那透過意識的擴展 我們打開內在感官 我們透過內在感官 是不是 某種程度
54:04 可以跟多次元的訊息 有一些交流跟溝通 譬如說打開內在感官 有的人可以
54:11 感應到自己的 可能性的自己 或者是轉世的自己 在夢境裡面也有同樣的這個
54:19 可能的效果存在 沒錯吧 過去我們在 上賽斯的這個資料 是不是 都有這樣的一個一個一個說明
54:26 好 或許你可以勉強感應 但是 那也只是你的感應
54:33 你可不可以 提出證據 你提不出證據啊 因為 所謂的證據一定是 是透過外在感官補捉才叫做證據嘛
54:40 我看到你也看到嘛 那 結果我看到我的轉世 跟你的轉世 在某一世 是什麼關係
54:45 但是你沒有感應到 所以我提不出證據 你就被 我就被打槍啊 說這個博士在這邊說
54:53 就說連感應也不見得正確 更別說這種感應 是你用人間的五官
54:59 任何偵測方法 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這種感應是怎麼來的 按照你個人的能力嘛
55:05 你內在感官開啟的能力 你搆到的資料庫嘛 跟外在感官
55:11 跟任何的所謂的科學的偵測方法 有沒有 任何關係 沒有 你現在給我找一個儀器
55:17 找一個這個偵測的方法 來偵測你的前世今生是幹什麼的
55:23 可能嗎 不可能嘛 沒有那種東東啦 好 接下來 無論是五官或是另外一種偵測的機制
55:30 既然是超過你能接受的範圍 又有什麼感應可談 這樣的世界
55:36 根本是你連想像 都想像不出來的 OK 好來 五官或者是科學偵測的機制
55:43 可以接收的範圍 很簡單啦 就是這個啦 有沒有 就是這個啦
55:51 黑板上畫的小小的那一塊啦 那其他的
55:56 超過你能接受的範圍 那還談什麼感應呢
56:01 甚至連想像 都想像不出來 還有另外一個現象你可能 到現在還沒想到
56:07 對你歷史就像一條直線 你沿著這條直線 當然可以指出
56:12 遙遠的過去 而經過幾萬年 甚至幾十萬年的時間 人類才發展到 你比較熟悉
56:20 一點的近代 而短暫的落到現在 而還可以繼續通向未來
56:26 你自然也會認為宇宙地球 當然有一個直線式的歷史 是這樣你才能推出
56:32 最早應該要有一個大霹靂 而把它當作宇宙的起源
56:38 這些天文物理的學問 是那麼完整 讓人可以一生投入鑽研
56:45 然而你可能沒想過 就連這麼完整的學問 竟然還是純屬頭腦的虛構
56:53 最多我們只能說它是 幻想的產物
57:03 我看到有同學在(搖頭了) 震不震撼 來
57:11 歷史的軌跡 是一條直線 我們的頭腦邏輯思考
57:17 非常的熟悉這樣的一個運作 在這樣一個線性的掌握上面
57:24 從遙遠的過去 經過幾萬年 甚至幾十萬年 人類發展到所謂的近代
57:32 然後再走到 所謂的現代 那一樣這個線 繼續往下走 就通向未來
57:41 一個牢不可破的 線性時間觀 那在這樣一個線性時間觀
57:47 的認定底下 你自然而然會發起一個 疑問 這個宇宙 這個地球
57:54 它的過去的歷史 是怎麼來的
58:00 回想一下 前幾次我們上的夢進化與價值完成
58:05 你會問地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是不是 這個問題 一開始就出現問題
58:11 會問地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個問題 它一定是落在 線性時間的基礎上
58:19 那我們也都知道 你一旦落在線性時間的基礎上 就背離了
58:24 所謂的唯識的這種真理 那後面
58:30 一開始 錯 後面就不可能 對
58:35 來啊 當你認定歷史是從 過去走到現在 會走到未來
58:44 你認定這個世界 是這樣子在運行的 好啦 那你會問宇宙地球
58:49 一定有一個歷史 那最早應該是 什麼樣一個狀況
58:54 所以你就推想出一個 所謂的大爆炸 大霹靂 當作宇宙的起源
59:01 那整個目前 科學界 天文物理學的這一部分 就是用這個大霹靂大爆炸
59:07 齁 來做一個完整的論述 那甚至於 它的那個理論
59:13 精彩到 你一生投入裡面 鑽研在裡面 都鑽研不完
59:20 但是這裡 很殘酷的一句話 很真實的一句話
59:26 你可能連想都沒想過 這麼一套完整的學問
59:31 是純屬頭腦的虛構
59:38 或換句話來說 它是幻想的產物
59:46 好 接下來 頭腦 沒有辦法在同一時間 處理不同序列的畫面 是這樣你自然會把人類的故事
59:53 地球的歷史 宇宙的存在 當作直線 而讓它 只有一條前進的劇情
1:00:00 有先後的順序 這樣你才能得到意義 就像電影要有一個畫面
1:00:05 先後組成 才讓我們得到一個順序或劇情的觀念 OK 我們現在的頭腦
1:00:12 被訓練到什麼 它在一個慣性底下操作
1:00:19 有先有後 那 同一時間
1:00:25 處理不同序列的畫面 這樣一個能力 對頭腦來說
1:00:30 它 勝任不了 所以很自然的
1:00:35 它能夠正常運作的狀態 就是把它線性化 所以在整個線性化的過程
1:00:42 所謂的人類的故事 地球的歷史 宇宙的操作 就用一條直線
1:00:47 這樣的一個劇情 有先有後的順序 論述下來
1:00:52 結果我們就得到一個完整的意義 就比如說
1:00:58 電影 是不是 一捲 已經都拍好了 是不是 都同時存在
1:01:04 今天假設我把電影 譬如說有120個畫面 同時放出來
1:01:10 你會說我看不懂 那 假設我把這120個編號 從1放到120
1:01:16 放完一遍 你會說啊 這個故事好精彩 從頭到尾 你都看得懂 為什麼 把它線性化了
1:01:23 但是你不要忘了 電影還沒放之前 這120個畫面同時存在
1:01:31 所以我們現在頭腦 它需要把它線性化
1:01:36 就彷彿電影一定是 一個一個畫面先後出現
1:01:42 把它串起來 你才可以得到一個順序 劇情的觀念
1:01:49 假如同時有好幾場電影 在你面前演出 或者一場電影裡
1:01:55 好多支線的情節 同時在發生 那麼 你的頭腦補捉不了 對你也就沒有 也就什麼意義都沒有
1:02:02 從你的角度 只能有一場電影 而且這場電影要規矩矩的
1:02:08 讓你一幕一幕 一個畫面 又一個畫面去欣賞 你才能看懂 它在演什麼
1:02:15 但是或許現在 就有另外一個生命 它可以同時看到你所看的電影
1:02:21 而又可以看到其他 也在演出的電影 它看著你
1:02:27 那麼認真的 盯著眼前的電影看 或許還會笑你 笑你是多麼天真
1:02:33 真以為你在看的 這場電影是唯一的可能 來
1:02:39 博士在這邊是怎麼說的齁 假如同時 有好幾場
1:02:46 電影 在你面前演出 不是一場電影齁 好幾場喔
1:02:52 來 打個比方好了 這個白板 你就想像一個電影
1:02:58 的螢幕 可不可以 那我們習慣進去看電影 是不是 在螢幕上面
1:03:05 就一齣電影在演 沒錯吧 那一齣電影 又是一幕 接著一幕 一幕接著一幕
1:03:11 齁兩個小時完了以後 誒 整個劇情很完整的 被你帶回家
1:03:17 那這邊提到的是什麼齁 有好幾場電影在裡面
1:03:24 在你面前演出 打個比方 這邊切成四份
1:03:29 可不可以 這左上四分之一在演 梅花
1:03:36 左下四分之一在演 蛇形刁手 齁 那右上在演 暫時停止呼吸
1:03:48 那右下在演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03:56 可不可以 去想像一下 四部電影同時在這個螢幕上演
1:04:02 (你會亂掉嗎) 好轉世的自己
1:04:09 OK 好另外一個 或者是一場電影 好多支線的情節同時在發生
1:04:18 同一場電影一樣 嫁A的 嫁B的 齁 沒有嫁的
1:04:24 然後年紀輕輕就死掉的 懂嗎 譬如說
1:04:31 舉賽斯書大家就比較知道嘛 魯伯嘛 約瑟 20歲死掉的
1:04:37 齁 20歲死掉的 齁有傳賽斯書的 沒傳賽斯書的 同時在給你演出來
1:04:42 你 是不是 也會亂掉 聽懂沒有 但是 對不起 這是現實誒
1:04:49 這是真實耶 轉世的自己 有沒有 同時存在 有沒有
1:04:55 可能性的自己 有沒有 同時存在 有沒有 就彷彿是什麼 好幾場電影 同時演出
1:05:02 或者是同一場電影 很多情節同時發生 但是對你的頭腦來說
1:05:08 你看到了 有沒有 意義 沒有 你會認為沒意義
1:05:15 你必須Focus在其中一個 然後從頭到尾 從你的角度
1:05:20 從人的角度 頭腦習慣運作的角度 只能有一場電影
1:05:26 而且這場電影 你好規規矩矩的喔 一幕又一幕
1:05:31 一個畫面跟著一個畫面 演下去 讓你去欣賞
1:05:37 你才能看懂 喔這一幕 這個劇 從頭尾在演什麼
1:05:44 OK 可不可以 可以 但是假設 有個不一樣的存在體
1:05:51 一個更高的次元 另外一個 所謂的生命動態
1:05:58 看到齁 有電影在演 齁 這裡有部電影在演
1:06:04 那裡有一部電影在演 他可以同時看到 然後呢
1:06:09 他發現你只盯著其中一部電影 認為它是唯一的
1:06:14 一直在看 目不轉睛
1:06:20 有沒有 其他電影同時在演 有 就 打個比方 你是不是
1:06:25 我剛 是不是 在黑板上來 稍微畫一下齁 好來 寫一下齁 假設啦齁
1:06:31 我們第一步叫什麼 梅花 齁 第二部叫
1:06:37 蛇形刁手 是不是 蛇形刁手齁 這都是我很喜歡的這個電影齁
1:06:43 第三部叫 暫時停止呼吸 第四部叫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06:49 這部片子 我沒看過啦 只是因為它很紅啦 讓大家有一個時代感喔
1:06:54 那一年 我追的女孩 就 一般來講 我們的習慣運作
1:07:01 哪怕四部電影 同時在演 對不對 你的能力只能夠聚焦在其中一部
1:07:08 然後就盯著那一部 劇情從頭到尾 合不合理 那其他三部 是不是 被你
1:07:16 忽略掉 因為你會把頻率 聽清楚 你會把頻率定在那裡
1:07:22 你就精準的看著梅花 其他三部電影對來說 就不存在了 這樣聽懂沒有
1:07:28 因為你的能力就只有這樣子而已嘛 但是 有沒有 別的存在狀態
1:07:34 別的存在體 他盯著 蛇形刁手的 有沒有 有沒有 另外一個存在狀態 盯著 那一年我們追的女孩
1:07:41 有沒有 有 那暫時停止呼吸 也有愛好著 盯著它看啊
1:07:48 各自都有啊 但是有一個 能力更強的
1:07:54 譬如說 這裡有四個人 各自盯著一部電影 然後有另外一個人 看著這四個人
1:08:00 然後問A 你在看什麼 他說我在看 梅花 問B他說我在看蛇形刁手
1:08:07 問C 他說只有暫時停止呼吸在演 問D他說 只有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08:14 但是就這一個 不同狀態的存在體 他看到的是四部電影
1:08:19 同時在演 但是這四個人 分別聚焦在自己的頻率上面 而忽略掉其他三個
1:08:26 那個人會覺得很好笑 就是這個比喻 看到沒有
1:08:32 或許現在就有另外一個生命 可以同時看到你所看的電影
1:08:39 又可以看到 其他也在演出的電影 他看著你那麼認真
1:08:45 盯著眼前的電影看 或許還會笑你 笑你是多麼的天真
1:08:51 真以為你在看的這場電影 是唯一的可能 那個在笑你的是誰
1:08:59 你的內我 你的存有 你的大我啦 來一樣 我的方塊圖再出來一下 好不好
1:09:05 齁 我們用現在 的名字叫大你大我
1:09:12 可不可以 齁 在 所謂的 多次元的門口 去體會一下 我們 是不是 有轉世的自己
1:09:19 同時的自己 可能性的自己 對等人物 是不是 都在這上面 是不是 在物質實相 三次元
1:09:27 你我的存在狀態 是不是 都能夠聚焦在其中一個故事 沒錯吧
1:09:33 哪怕是轉世的 齁 轉世的 齁 或者是可能性的
1:09:38 或者是對等人物的 是不是 都是其中一個 認定那一個
1:09:44 齁 就是唯一嘛 但是 有沒有 一個更大的你 把它都涵蓋起來
1:09:49 都知道同時在演 這樣聽懂了沒有
1:09:57 所以看到 其他電影同時在演的 另外那個也是你啦
1:10:04 好 接下來 你看 你說他 會不會 過來拍拍你的肩膀 問你 要不要 醒過來
1:10:11 大概也猜到了 如果你是他 看到你在這個角落 跟著哭跟著笑
1:10:16 他最多也只是笑笑 然後選擇沉默 看到沒有
1:10:21 那個他 就是你的大你大我啦
1:10:28 你的大你大我 會過來拍拍你的肩膀 要不要 醒過來
1:10:34 你去想想看 換成你是他 你看到
1:10:40 那個小你小我 跟著劇情 在那個地方 齁 高潮迭起
1:10:47 又哭又笑 他也只能夠 哈哈 笑笑 然後 頂多選擇沉默啊
1:10:55 話說回來這些平行的世界 或說平行的宇宙 當然也包括一般所謂的天堂地獄
1:11:01 任何用頭腦可以想到 甚至想不到的境界 人類可以想像的出來的境界和生命
1:11:08 像是有翅膀的天使 長角的惡魔 噴火的地獄 在現象的層面 都同時存在
1:11:14 這一切的境界 跟二元對立的機制 還是分不開 裡頭的內容角色和規則
1:11:21 也自然被同樣的機制給鎖定 而超過二元對立的邏輯 所能想像的平行世界
1:11:27 更是可以說數都數不完 然而 再多 再奇幻
1:11:33 再美妙 再可佈 在整體而言 其實是沒有的
1:11:38 我過去才會說 去尋找或分析這些境界 甚至還要講究
1:11:45 怎麼從一個境界 提升到下一個境界 再一個境界 都只是
1:11:53 浪費時間
1:12:00 數不完的實相 你想像得到的 你想像不到的
1:12:05 都存在 所謂的平行宇宙 平行實相
1:12:10 楊博士在這邊提到的 比我們在賽斯講的 又更廣
1:12:15 所謂的天堂地獄 任何境界 都在楊博士定議的平行實相
1:12:21 的這樣的一個這個認知裡面 人類可以想像出來的生命跟境界
1:12:28 舉例來說齁 有翅膀的天使 有長角的惡魔 有噴火的地獄
1:12:34 你想得到的都有 都存在 但是 不管怎麼說
1:12:40 齁 一切的境界 跟二元對立 分不開 裡頭的內容角色規則
1:12:47 一樣被同樣的機制給鎖定 好 難道只有二元對立的機制 有創造出這些所謂平行實相嗎 不對
1:12:55 超過二元對立的邏輯 也有所謂的平行實相
1:13:01 更是多到數不完 但是不管再怎麼說
1:13:07 再多 再奇幻 再美妙 再恐怖 就整體而言 就意識 就絕對的
1:13:13 角度而言 是沒有的 再多 再奇幻 再美妙 再恐怖 也都只是浪花
1:13:22 對深海而言 (沒有感覺到) 所以過去
1:13:29 楊博士的一些 出版品 或者一些課程 一些共修
1:13:34 提到的 去尋找或分析這些 齁跟我不一樣的境界
1:13:41 所謂的更高超的境界 甚至講究
1:13:47 要修行 我要我要我要 奉獻 我要我要什麼 怎麼樣想辦法 從這個境界裡
1:13:55 提升到下個境界 再從下個境界進到另一個境界
1:14:00 只要你有這樣的企圖跟想法 這邊講的
1:14:06 就是什麼 浪費時間 好 請翻246頁 各位
1:14:13 今天的內容 非常的重 齁 自己去體會 齁
1:14:19 246頁 當然就算我講到的這個地步 你或許還是會想知道 世界或宇宙的起源
1:14:25 想知道更多奇妙的境界 期待我再講下去 然而坦白說
1:14:31 這並不是我在這裡想表達的重點 重要的是 我並不認為
1:14:36 談這些 對你的處境 會有幫助 首先你就是找到這些境界
1:14:42 而發現這些境界 都符合某一種規律 再多的境界 在關鍵的規律
1:14:49 也跟你的現況不相關 就算你去理解甚至投入
1:14:54 也不可能幫助你體會到 原來你這一生 這一切的根源
1:15:00 只是意識 只是心 事實再一次 是跟你所以為的是顛倒
1:15:08 你其實 不需要離開世界 也不需要離開任何瞬間
1:15:14 不需要離開 這裡 現在 你本來就能找到這一生
1:15:20 所想找到的 意識
1:15:28 來 各位 修行 簡單不簡單 就這麼簡單
1:15:34 你不需要離開這個世界 你不要離開這個 瞬間 當下 不要離開 Here and Now
1:15:41 你就能夠找到 這一生我們最終極的
1:15:47 家 意識的體會 過去的修行
1:15:53 你必須做什麼 到達某個境界 之後再到達下一個境界
1:15:59 這樣的引導 會說這樣的 說法 不對
1:16:07 再怎麼精細 再怎麼偉大 再怎麼奇幻 再怎麼美妙
1:16:13 就整體來說 就絕對的角度來說 它一樣不存在 都只是浪花
1:16:20 為什麼 有生有滅 今天唯有不垢不淨 不生不滅
1:16:26 不增不減的那一部分 如如不動的那一部分
1:16:32 才是我們要去連結的 而那是本自具足
1:16:38 你不需要到那裡去找 就在現在 這裡 就在瞬間 當下
1:16:46 開不開心 開心啊 我每次用比較粗魯的話 (我高興的不得了)
1:16:53 還有什麼 這個更輕鬆更愉快的 什麼 都不用做
1:17:00 只有把握當下 現在 這裡 然後帶著大平等心
1:17:05 用愛 慈悲 智慧 喜悅 跟豐盛 去過你的每一分 每一秒
1:17:12 好啦 搞定了 修行搞定啦
1:17:17 開不開心 太開心了啦 你要我把兩句話 總合成 兩句話
1:17:23 (通通完結 了解) 下課 不是不是 上半場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