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多巴胺大宇宙系列,方醫師深入探討「腿不寧症候群」及夜間多巴胺不足的影響!從腳不舒服、夜間磨牙、到胃酸逆流和耳鳴,這些讓人坐立難安的小毛病背後,其實隱藏著大腦與身體的複雜聯繫。本集還分享多巴胺如何維持身心靈的統合,並提供具體改善建議,如太極拳、平甩弓等簡單有效的練習,幫助你找回身體的平衡與舒適。
0:00 我找不到我的身體
0:03 那什麼情況是
0:04 我找不到我的身體呢
0:06 比如說你會出現
0:08 坐不住
0:09 一直抖腳
0:10 一直要起來動一動
0:12 那休息的時候
0:13 也就是不動的時候
0:15 會覺得這裡痛、那裡痛
0:17 有些老奶奶膝蓋痛
0:19 就休息痛
0:21 走路會浮浮的
0:23 覺得找不到腳在哪裡
0:24 會有踉蹌的感覺
0:26 那到了晚上呢
0:27 更不舒服
0:29 不只是腳
0:30 很多人都腳不舒服
0:31 他需要擺奇怪的姿勢
0:33 那甚至起來走路
0:35 然後呢
0:36 也有其他的部位
0:37 會覺得不舒服
0:38 那不舒服都不算到痛
0:41 那甚至會抽動
0:43 抖動一下
0:44 那到清晨或半夜
0:46 翻身或起來的時候會抽筋
0:49 那更不用講說
0:50 夜間出現磨牙
0:53 嘰嘰怪怪的磨牙
0:55 那夜間胃酸逆流
0:57 然後到產生煩人
0:59 會煩的喔
1:00 很吵人的
1:01 很不舒服的耳鳴
1:03 這些都算是
1:05 我找不到我的身體
1:08 來,下一張
1:10 那我們今天進入的單元呢
1:12 就是這個多巴胺宇宙
1:13 大宇宙系列
1:15 的這個
1:17 腿不寧症
1:18 這一個系列
1:18 也就畫了這個紅色的
1:20 這個BAR,這個圖
1:22 那我們以小孩子為出發點
1:25 所以我們之前有提過
1:26 ADHD,注意力不集中
1:28 及過動症
1:30 那我們也提過上癮症
1:33 包含網路上癮
1:34 毒品上癮
1:35 手機上癮之類的
1:36 那現在我們進入
1:38 小孩子裡面可以出現的
1:40 從小孩子到大人
1:42 到老人都可以出現的
1:44 腿不寧症
1:45 所以我們目前的進度就在這裡
1:48 那這些剛剛方醫師提過的症狀
1:51 我們再來review一遍
1:53 你出現你坐不住
1:54 為什麼坐不住呢
1:55 因為覺得腳不舒服
1:58 一直都不動不舒服
2:00 那老奶奶的膝蓋
2:02 走路會痛是一回事
2:04 她不動的時候
2:05 她也覺得膝蓋怪怪的
2:07 都需要敲敲她的膝蓋
2:09 那像這種不舒服
2:11 那走路呢
2:12 會覺得浮浮的
2:13 會踉蹌
2:15 然後夜間更不舒服
2:16 不管是大人的這個腿不寧
2:20 或者是抽動
2:21 就是抖一下的
2:22 或者是一動會抽筋的
2:24 還有小孩子
2:26 所謂的生長痛
2:28 小孩子常常晚上腳不舒服
2:31 被長輩說這叫生長痛
2:34 那小孩子有時候晚上睡覺
2:35 也會滾來滾去的
2:37 從床頭睡到床尾
2:40 然後還有包含夜間磨牙
2:42 你去給牙科醫師看
2:44 牙齒都平了
2:46 那產生顳顎關節這一帶的疼痛
2:49 然後夜間胃酸逆流
2:51 不得了
2:52 胃酸都跑到喉嚨這裡
2:54 引起你咳嗽
2:55 引起你不舒服
2:57 然後耳鳴
2:58 耳鳴有聲音就算了
3:00 還不會煩人
3:01 竟然進展到會煩人
3:04 這一大系列的病
3:06 在這個醫學領域上
3:08 都算是啊…
3:10 比較模糊不清的病
3:12 大家呢,似懂非懂啊,那這種病
3:15 方醫師把它整體叫做
3:17 本體感覺不足
3:21 什麼是本體感覺呢
3:23 譬如說你現在坐在這邊
3:24 你閉著眼睛
3:26 你可以感受你手腳的位置
3:28 這叫做本體感覺
3:30 如果你要更積極一點測試的話
3:32 你可以做這個動作
3:33 你把眼睛閉起來
3:35 用兩根手指頭
3:36 在你的眼前
3:38 看有沒有辦法疊合在一起
3:41 像我就差一點疊合在一起
3:43 沒有疊合在一起
3:44 這就是你的身體的本體感覺
3:48 這一套系統如果不夠
3:50 大腦不能坐以待斃
3:52 就會產生不舒服
3:55 下一張
3:57 那小時候呢
3:58 有一種叫做感覺統合失調
4:01 然後甚至做這些
4:03 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
4:04 小朋友裡面
4:06 那我們曾經在小時候
4:08 感覺統合算是完整的
4:10 跑來跑去的
4:12 然後就很伶俐啊
4:14 一直到長大
4:16 有時候我們身體
4:18 一步一步的在解體
4:20 解體,解離啊
4:22 變成感覺不統合的我
4:24 當你這個大腦呢
4:26 這個本體感覺不足的時候
4:28 它找不到你的手腳
4:30 找不到你的胃的賁門
4:32 找不到你的顳顎關節
4:34 找不到這個,找不到那個
4:36 成為一個感覺不統合的我
4:40 那這張圖就看到
4:43 我們真的是會解體的
4:45 我們真的是會解離的
4:48 我們越活越老了以後
4:50 我們開始啊,找不到我的身體
4:54 找不到我的身體可不是小事呢
4:56 它會讓你整個晚上都在找你的下巴
4:59 找你的腳
5:00 找你的胃
5:02 所以找不到不是小事
5:04 會製造不舒服
5:06 讓你去找到你的身體為止
5:08 那找不到
5:11 找不到會有怎麼樣的問題呢
5:13 找不到會有兩個問題
5:15 一個就是我認了
5:17 我不管它了
5:18 我不做事了
5:19 它就鬆了
5:20 找不到就鬆了
5:22 它沒在理了
5:23 第二個
5:24 我找不到我拼命找
5:26 我更加緊找
5:27 緊了
5:28 所以要嘛就是鬆了
5:30 要嘛就是緊了
5:31 那分別發生什麼事情呢
5:33 找不到不做事鬆了
5:37 那譬如說
5:38 你兩隻腳去走路
5:40 你本來要一步一腳印的走
5:42 你要感受到你的腳的位置
5:46 結果有人感受不足
5:47 走路好像浮在空中
5:49 或者踩在泡棉上
5:51 那就產生走路浮浮的
5:55 那到了晚上
5:56 我們的胃酸
5:57 鹽酸是在半夜製造的
6:00 所以半夜三、四點
6:01 我們胃裡面就準備了一鍋鹽酸
6:05 這一鍋鹽酸
6:06 如果上面的賁門
6:08 沒有關緊的話
6:10 直接漏到食道
6:11 會把食道燒傷的
6:13 那跑到我們的喉嚨這裡
6:16 還會咳嗽
6:18 還會咳起來
6:19 那喉嚨很不舒服
6:21 所以夜間胃酸逆流就是鬆了
6:23 它不理它了
6:25 它沒有在監控
6:27 你胃部賁門,的張力
6:30 那有時候也不監控我們的喉嚨
6:32 我們喉嚨張力不監控了
6:34 就直接睡眠呼吸中止
6:37 直接睡眠呼吸中止
6:40 所以這個不監控
6:41 不理它,產生問題
6:44 下一張
6:45 那找不到的時候
6:47 如果不坐以待斃
6:49 它會拼命找
6:50 會緊的
6:51 什麼叫緊的
6:52 你會覺得說
6:54 你坐的時候覺得兩隻腳
6:56 某個地方
6:57 特別緊緊的
6:59 像我自己有時候到傍晚
7:01 我的大腿外側
7:02 就會覺得緊緊的
7:04 那我就要敲一敲
7:05 動一動
7:05 會覺得舒服一點
7:07 那為什麼它自己會變緊呢
7:10 因為緊的時候
7:11 它可以送出比較多的訊息
7:13 然後來幫助大腦找到它
7:15 那我們看看
7:16 比如說夜間,腳緊緊的
7:19 腳不舒服
7:20 它就是利用這個不舒服
7:23 來要你去動它
7:24 如果你不動
7:25 它自己來
7:27 它自己抽動
7:28 它自己抽筋
7:30 抽筋是什麼意思
7:31 就是它沒有管它的時候
7:34 結果你用力
7:35 不知道節制
7:37 沒有監測的結果
7:38 用力用過頭
7:39 直接抽筋
7:41 那比如說夜間磨牙
7:43 為什麼要磨牙呢
7:44 為什麼要用力呢
7:46 因為用力可以
7:47 送出更多的訊息
7:49 因為它找不到
7:50 我們的捏二關節
7:51 所以要求周邊的四條肌肉
7:54 全部一起用力
7:56 那用力會讓
7:57 送出的這個本體感覺更多
8:00 來滿足大腦的需求
8:02 那最後還是耳鳴
8:04 耳鳴就是找不到
8:05 不舒服
8:06 拼命找
8:07 下一張
8:09 那我們來了解說
8:11 我們是怎麼找到身體的
8:14 有什麼樣的體系
8:15 生理系統
8:16 在幫我們找到身體的
8:20 方醫師提出這個叫做
8:24 感覺統合迴路
8:27 這是什麼意思呢
8:28 今天譬如說你的腳
8:31 腳本身有一個神經
8:33 就本體感覺的神經
8:34 基本上我們的身體
8:36 有兩種神經系統
8:38 第一個是大的神經
8:39 粗的
8:41 然後傳遞速度快的
8:42 它就是拿來服務本體感覺的
8:45 另外一種是細的
8:47 很細
8:47 甚至不穿那個衣服的
8:49 也就是髓鞘
8:50 沒有髓鞘的
8:51 走得很慢
8:53 它在傳遞痛覺的
8:55 那這兩套體系
8:56 我們現在這個體系叫做
8:58 這個大神經纖維的體系
9:01 傳遞本體感覺的
9:02 然後我們的內臟
9:03 我們的腳
9:04 都有這一套本體感覺的
9:06 然後從脊髓往上傳
9:08 它第一站
9:09 就叫做視丘
9:11 視丘可以當作是
9:13 大腦的正中間
9:15 好像滷蛋一樣
9:16 兩顆滷蛋在那邊
9:18 那滷蛋就是要把感覺體系
9:21 整合在那裡的
9:22 它在那邊編隊以後
9:25 它再往上面送
9:27 送到一個頂葉
9:29 頂葉就是額葉的後面
9:31 叫頂葉
9:31 小時候都學過這個生理課程
9:34 頂葉就是管感覺的
9:36 但是它只負責管什麼
9:38 在哪裡
9:39 發生在哪裡
9:41 它沒有管感受
9:42 它只有負責感覺
9:44 在哪裡的感覺
9:46 然後它還會跟島葉合作
9:48 那島葉呢
9:49 就是我們這個大腦的外側
9:50 你把它撥開
9:52 記得裡面還藏了一點腦
9:54 那一點腦叫葉
9:56 那這三個東西啊
9:58 從感覺的集中
10:00 一直到在哪裡
10:01 一直到感受
10:03 形成一個感覺統合迴路
10:06 然後我們的腳有感覺統合迴路
10:08 我們的賁門啊
10:09 內臟也有感覺統合迴路
10:12 來,下一張
10:14 那就這三角地帶
10:15 你看
10:16 視丘是什麼
10:18 感覺訊號的集中地
10:20 它是集中地
10:21 大家都混在一起
10:23 往上傳
10:24 傳到哪裡
10:25 傳到頂葉
10:26 頂葉只負責
10:28 找到在哪裡
10:29 你可以把它叫做感覺
10:31 感覺在哪裡
10:32 在哪裡的感覺
10:35 然後這個頂葉跟視丘啊
10:37 它都會送迴路到島葉
10:40 這個島葉是什麼
10:41 它就感覺夠不夠
10:43 這感覺是OK的嗎
10:45 這是平常習慣的樣子嗎
10:48 這個夠不夠就是感受
10:50 感受
10:51 那這三件事情
10:52 合而為一
10:53 方醫師把它命名為
10:58 感覺統合迴路
11:01 好,你看這張圖
11:03 這是一個大腦的圖
11:05 那這是這個前面是前額葉
11:08 然後我把它分成三段
11:10 前面叫動機迴路
11:12 什麼事情想做,不想做
11:15 這叫動機迴路
11:17 那中間叫做自動迴路
11:19 我們有些行動
11:20 譬如說你在走路
11:22 你在騎腳踏車
11:23 你不需要一直想要怎麼走路
11:26 怎麼騎腳踏車
11:27 它會自動自發的去走
11:30 這叫自動迴路
11:31 那後面的呢
11:32 就是感覺統合迴路
11:35 視丘,頂葉,島葉
11:37 那這三個迴路啊
11:39 基本上吼,都有多巴胺在滋潤
11:42 你如果沒有多巴胺夠的話
11:45 你沒有動機
11:46 槁木死灰
11:48 什麼都不想做
11:50 如果沒有多巴胺
11:52 你走路走不出去
11:53 就好像巴金森氏症病人
11:55 走的很小步
11:57 甚至還會僵在那裡
11:59 如果你沒有多巴胺
12:00 你找不到身體
12:02 好像漂浮在空中
12:04 沒有辦法統合你
12:07 這三個喔,大腦的神經線路都在
12:10 就因為沒有多巴胺的潤滑
12:13 滋潤,滋養
12:15 然後它的功能就降低很多很多
12:19 那我們今天特別講
12:20 就是感受
12:21 感覺,大家都有感覺
12:23 你皮膚摸了就有感覺
12:25 你刺它有痛覺
12:27 你給它熱度它有溫覺
12:29 然後你還有什麼嗅覺
12:31 還有視覺、聽覺
12:33 那些都叫感覺
12:34 我們有五感六感
12:36 你這些感覺進來
12:38 感覺進來不是就這樣結束了
12:41 我們身體有一套衡量系統
12:43 它會發現說
12:45 這個感覺到底夠不夠
12:47 譬如說你現在坐在這個姿勢
12:50 你的肩膀用了多少力
12:51 你的膝蓋多少力
12:53 那個感覺
12:54 要經過考核的,稽核的
12:57 這個稽核吼,夠跟不夠
12:59 產生感受
13:01 所以這感受是針對感覺的量
13:04 夠不夠去感受的
13:06 那感受這件事情呢
13:08 需要多巴胺的幫忙
13:13 再來
13:15 那多巴胺如果不夠呢
13:17 不夠會怎麼樣
13:18 它會有三個步驟
13:20 第一個
13:21 它找不到
13:22 它找不到就找不到啦
13:24 走路就浮浮的啦
13:25 胃酸就讓它逆流啊
13:27 直接擺爛
13:29 所以第一個就是直接擺爛
13:31 第二個
13:32 多巴胺不夠
13:33 它找不到很難過啊
13:35 很不舒服啊
13:36 就好像你丟了一個LV包包
13:38 丟了20萬
13:39 或者被人家詐騙200萬
13:42 感覺很差嘛
13:44 錢不見啊
13:45 包包不見啊
13:46 所以不見了
13:47 感受一定很差
13:49 那有人就很差
13:50 就一直在哭啊
13:51 一直很不爽啊
13:54 有人到第三步
13:56 既然找不到
13:57 我要拼命找回來
13:59 那怎麼拼命呢
14:00 它讓肌肉變得很僵硬啊
14:02 然後它就會送出很多訊息
14:04 它會給你抽動啊
14:06 抽筋啊
14:07 讓你呢,可以拼命去找到它
14:10 所以多巴胺不足呢
14:11 有三種不同的層次
14:13 每個人呢
14:14 每個局部呢
14:15 做的層次不同
14:16 首先,第一個
14:19 比如說多巴胺不夠啊
14:20 就找不到身體啊
14:22 那這個老先生你看
14:23 他那個走路的樣子啊
14:25 他就很小心在走
14:27 他有點不曉得身在何處
14:30 踩在泡棉裡
14:32 你如果去踩在那個泡棉
14:33 浮浮的
14:34 你會覺得
14:35 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走路
14:37 走得浮浮的
14:39 走得慢慢的
14:40 走得很小心
14:41 那大腦已經很認真在走了喔
14:45 這時候突然有一個壓力來
14:47 多巴胺用完了
14:48 平常就已經全力以赴了
14:50 突然要用的時候
14:51 反而斷電了
14:53 斷電了
14:54 所以如果你叫他走
14:56 欸,再走快一點
14:57 他不但沒有走快
15:00 還反而當機
15:01 然後僵在路上
15:03 所以已經不足到會僵掉了
15:06 不足會僵掉了
15:08 來,下一個
15:10 那夜間多巴胺不足怎麼說呢
15:13 那就直接逆流給你看啊
15:15 本來上面有一個賁門
15:16 賁門就是一個括約肌
15:19 然後到整天其實他都是要緊緊的
15:22 那大腦怎麼知道他有沒有緊緊的
15:24 大腦就要去監測他,到底夠不夠緊
15:29 今天如果大腦多巴胺不足
15:31 他監測能力不足
15:33 他直接不管
15:35 鬆鬆的也不管
15:36 沒在管的
15:38 結果那一鍋鹽酸
15:41 PH2到3的鹽酸
15:43 直接漏出來
15:44 然後漏到食道,直接燒傷
15:47 所以賁門就不管了
15:50 多巴胺不足
15:52 找不到身體
15:53 帶來感受很差
15:55 感受很差
15:58 重點來囉
15:59 我們耳朵
16:01 這是耳朵
16:02 有一個耳蝸
16:04 然後這負責聽覺的
16:06 你今天假設聽覺不夠
16:08 不管是因為老化退化的
16:10 還是因為發炎受傷了
16:13 造成聽覺傳進來不夠
16:15 那有一個叫做
16:18 叫做什麼
16:21 島業
16:21 這個島業負責在判斷說
16:23 欸,奇怪
16:24 為什麼現在聽覺進來不足
16:26 所以常常
16:28 這個,這個高頻率的聲音呢
16:32 在老化的過程呢
16:33 他會先降低的
16:35 他會先退化掉
16:37 退化以後
16:38 我們的島葉啊
16:39 他就找不到高頻率的聲音
16:42 那找不到就找不到嗎
16:44 沒有
16:44 有些人就很認真
16:46 他就要把那高頻率補齊
16:49 所以會製造很多高頻率的噪音
16:52 那叫做腦鳴
16:54 那這個腦鳴呢
16:55 還有分兩種
16:56 一種就是單純腦鳴
16:59 我沒有高頻率的
17:00 我就製造高頻率的
17:02 然後就整天都有高頻率的
17:04 那就算了
17:05 認了
17:06 接受了
17:08 耳鳴聲音一直在
17:10 但是沒有覺得很煩
17:12 一直到有一天
17:13 可能很忙
17:14 忙了一陣子
17:16 突然覺得說
17:16 奇怪
17:17 這個腦鳴不但還在
17:20 還讓我覺得很煩
17:22 所以方醫師把腦鳴
17:24 分成兩種
17:26 單純的腦鳴不會煩的
17:29 一個是有腦鳴
17:31 還會煩的
17:32 感受很差的
17:34 那這個感受很差會煩的這一塊
17:38 我認為是可以治療的
17:40 我覺得可以用多巴胺的藥
17:42 來幫忙減少
17:44 這個煩的感受
17:46 各位可能沒有到
17:47 耳鳴腦鳴的那個地步
17:49 所以還不曉得
17:50 什麼叫做煩跟不煩
17:52 問那個腦鳴的病人
17:54 就會知道
17:55 多巴胺不足
17:56 找不到身體
17:58 感受很差
17:59 我要拼命找
18:01 怎麼拼命呢
18:02 你看喔
18:03 有些人
18:04 坐在這個椅子上
18:06 會抖腳
18:07 抖腳
18:08 一直換姿勢
18:09 一直抖腳
18:10 人家說
18:12 為什麼他要抖腳呢
18:14 他就是因為找不到腳
18:16 那抖抖抖
18:17 就幫助找得到腳了
18:19 很舒服的
18:22 所以有人抖腳
18:23 翹腳
18:24 換姿勢
18:25 坐立難安
18:27 所以俗諺有一句話說
18:29 男抖窮
18:31 女抖賤
18:32 就是因為多巴胺不夠
18:34 多巴胺不夠
18:35 就沒辦法成就大事業
18:38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
18:39 就是在代表
18:40 多巴胺不夠
18:42 那有些小朋友
18:43 在教室裡面沒有客氣的
18:45 他在那邊給你抖腳
18:47 假裝禮貌
18:48 他直接在教室走來走去的
18:51 所以他是拼命找腳
18:53 那為什麼老奶奶的膝蓋痛
18:58 走路會痛就算了
19:00 因為膝蓋都退化了
19:02 你去看那個X光
19:03 那個關節的位置
19:05 零零落落的
19:07 都磨損了
19:08 那這樣子不能走
19:10 走路會痛
19:11 這也算是在保護自己
19:13 但是我問你
19:15 為什麼老奶奶坐久也會痛
19:18 因為她坐久不動的時候
19:20 她會去敲膝蓋
19:22 她會不舒服
19:24 所以痛有兩種
19:26 一種就是像這種發炎痛
19:27 敏感痛
19:28 一走就痛
19:30 另外一種是
19:31 休息,失聯
19:34 失去聯繫
19:35 引起不舒服的
19:36 那種不舒服
19:38 就不是痛
19:39 那個走路會痛的
19:41 就典型的痛
19:43 坐在那邊不舒服
19:45 就是不舒服
19:46 不是典型的痛
19:48 所以一個人膝蓋退化
19:50 是可以同時擁有
19:52 這兩種痛的
19:53 前者可能吃消炎止痛藥
19:55 或者是去敏感痛的藥
19:57 後者就要吃多巴胺刺激劑
19:59 來增加本體感覺的聯繫
20:04 到了夜晚
20:08 事情特別多
20:10 因為夜晚呢
20:11 多巴胺降低
20:13 正常就會降低了
20:14 她更不容易找到身體
20:17 你看我這張圖
20:18 黑色的線就是正常的
20:20 那白天呢
20:21 我們有活力
20:22 我們很清醒
20:24 到了晚上多巴胺要下來
20:26 那下來還是有一點點多巴胺
20:28 可以幫助我們睡覺
20:31 可是有些人呢
20:32 白天勉強夠
20:34 到了晚上就不足了
20:37 所以夜間
20:38 各種不舒服的症狀
20:40 包含方醫師剛剛講的一大堆的
20:43 全部都算是
20:44 夜間多巴胺不夠用
20:47 那有些人更慘
20:49 他連白天都不夠
20:50 所以整天坐立難安
20:53 整天腳都不舒服
20:55 所以就整天不夠
20:56 還有夜間不夠
20:59 來,下一張
21:00 那夜間不夠會怎麼辦呢
21:02 以前都叫什麼腿不寧
21:04 好像都只有講腿而已
21:06 那手會不寧嗎
21:08 脖子會不寧嗎
21:09 也會啊
21:11 所以純粹在夜間來的
21:13 大部分在夜間來的
21:15 我就給她一個新的名字
21:16 叫做夜間不寧症候群
21:20 所有不寧的症候群
21:22 所謂不寧就是不安寧
21:24 各種怪事
21:26 夜間鬼故事
21:28 都算是夜間多巴胺不夠的表現
21:32 那就這些就算了
21:34 包含夜間不舒服
21:35 腳不舒服
21:37 夜間腳抽動
21:39 夜間腿動一動就抽筋
21:42 小孩子生長痛
21:44 從床頭滾到床尾
21:47 夜間磨牙
21:49 夜間打鼾
21:50 呼吸中止
21:52 夜間胃酸逆流啊
21:54 講夢話
21:55 動作都跑出來啊
21:58 然後夜間還會發生鬼壓床
22:00 已經醒來了
22:02 但是動不了
22:04 方醫師跟你說
22:06 這一大堆症狀
22:07 都不是鬼故事
22:09 都是多巴胺不夠的表現
22:14 就這麼單純
22:16 好,下一張
22:18 我們身、心、靈
22:20 這三個東西
22:22 有一個漿糊
22:23 把它連起來
22:25 那個漿糊就是多巴胺
22:28 身心靈要連起來
22:29 就是要靠多巴胺
22:32 多巴胺講了好幾次
22:34 那我們怎麼樣讓我們身心靈
22:37 這個已經逐漸解體的時候
22:39 繼續加強連起來呢
22:41 因為我們老化
22:43 難免身心靈要解體
22:46 我們在中年的時候
22:48 可能是最完整的時候
22:50 整個身心靈一致的
22:51 一體的
22:52 可以幹大事的
22:54 到了老了以後
22:56 開始解體
22:57 那我們在身體的部分
22:59 我是建議走路不錯
23:02 光是把路走好
23:04 就可以身體協調了
23:06 如果你要加強本體感覺的練習
23:09 你就打太極拳
23:11 動作慢慢的
23:12 把每一個關節的動作
23:14 都放到腦袋裡
23:16 所以打太極
23:17 是很好的幫助
23:20 巴金森氏症病人的一個運動
23:23 那你覺得你身心靈解體
23:25 打太極拳
23:26 可以,亂打一通,可以
23:28 那說膝蓋不好
23:30 不能走路怎麼辦
23:32 在家做平甩功
23:36 平、甩
23:38 也不用蹲
23:39 平甩就好了
23:41 光是這樣也會協調
23:44 不要再找理由了,那心理解體怎麼辦
23:48 老了以後
23:49 開始記憶力不好
23:50 開始要解體了
23:52 你要製造一個小而美的大腦
23:56 你的物質跟精神
23:57 要精簡
23:59 要過極簡的主義
24:01 你要把該捨棄的都要捨棄
24:04 你重建一個
24:05 小而美的大腦
24:08 你不要讓它解體
24:09 你從記憶不好
24:11 到失智
24:12 解體就是因為亂掉了
24:15 為了避免它亂掉
24:16 要進一個小而美的大腦
24:19 最後就是說啊
24:21 有時候難免嘛
24:22 你聽力退化了
24:24 找都找不回來
24:25 怎麼努力都沒有用
24:27 你要隨遇而安
24:30 很多事情就是因為不隨遇而安
24:32 才會製造不舒服
24:35 聽力退化就退化
24:36 對不對
24:37 膝蓋找不到就找不到嘛
24:40 然後就一定要找到
24:43 結果製造的不是找到
24:44 製造就是不舒服
24:47 最後
24:49 如果真的需要一點幫忙
24:51 那一點點幫忙就是多巴胺刺激劑
24:54 不要吃太多
24:56 這一點點就夠了
24:58 那一點點
24:59 如果說吃到完全沒有症狀也是太多
25:02 要治療到八成
25:04 剩兩成
25:05 然後才不會翻車,才不會過頭
25:07 那這樣是最好的治療
25:10 那以上就今天的那個分享
25:12 接下來呢
25:13 以後節目啊
25:15 我會一集一集的去跟各位講
25:17 腿不寧症候群的各種類別
25:19 那大家敬請期待
–
❗引用請註明「取自未來健康研究院 YouTube 頻道」❗
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醫療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