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與生活的連結遠超想像! 無論你是否有焦慮、自閉、ADHD傾向,多巴胺都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專注、情緒與人際關係。本集【多巴胺大宇宙】方醫師帶你走入多巴胺的神奇世界,了解這些情緒背後的科學機制,讓你更懂自己在情緒、社交、人際中的特質與挑戰,為生活找到新的啟發。 加入『小方』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xhealthlab/join #未來健康研究院 #方識欽醫師
–
❗引用請註明「取自未來健康研究院 YouTube 頻道」❗
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醫療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
0:05 剛剛是我們的片頭
0:06 我們為了這個系列
0:08 做了一個片頭
0:09 我們這是多巴胺系列的第六集
0:12 我們上禮拜講的是鑑別診斷篇
0:15 今天是協助篇
0:17 我們的大腦
0:19 是有固定發育的階段的
0:22 你揠苗助長
0:23 是沒有用的
0:24 每一個階段有他需要的養分
0:26 所以你要給他的養分
0:28 就是他需要的養分
0:29 你施肥的順序要對
0:31 以幼兒跟小學來講
0:33 他需要的就是安全
0:35 他不是要去學ABC
0:37 也不是去學什麼數學
0:39 做什麼科學實驗
0:41 他就是要安全
0:42 慢慢的長大之後會講話
0:44 到小學低年級的時候
0:47 你要讓他能夠有表達的能力
0:49 表達不是只有嘴巴講
0:50 當然講話要很清楚
0:53 有頭有尾的
0:54 不要都只有發出
0:55 一個字、兩個字的那種單詞的
0:57 讓他有頭有尾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1:00 你也有耐心要去聽他講話
1:02 那表達可以透過唱歌
1:04 透過畫畫
1:06 所以藝術的這個工具
1:08 也要給他
1:09 讓他可以表達自己的內心
1:11 常常學校在教藝術的時候
1:13 都只叫他說
1:14 我告訴你要怎麼畫那個花
1:16 怎麼畫那個房子
1:19 那畫那些東西做什麼呢
1:20 叫他畫內心
1:22 把內心畫出來
1:24 一直到小學的高年級
1:26 到中學
1:27 最大的問題就是交友了
1:29 最大問題是交友了
1:30 到後來
1:31 連爸爸媽媽都可以不要
1:32 朋友一定是要的
1:34 這個是我們大腦發育的
1:37 這個必備的階段
1:38 你不要去阻擋他交友
1:40 也不要把小孩子關在家裡面
1:42 每天去學ABC
1:44 那到最後呢
1:45 到高中才開始
1:47 大腦啟動以後
1:48 才有能力開始學科學
1:51 所以科學這種學校的
1:54 國英數這些自然的學習
1:56 是放到比較後面的
1:58 所以我們整個教育的節奏感
2:01 要掌握
2:02 要照這樣的節奏感
2:03 那我們今天就講這個交友
2:04 那小朋友第一個朋友是媽媽
2:07 我常常是這樣講
2:08 還不是爸爸
2:09 是媽媽
2:10 因為媽媽整天就要陪著他
2:12 爸爸每天在忙
2:13 這時候在創業
2:15 基本上我回來的時候
2:16 小朋友都睡著了
2:18 所以早上還沒看到就出去了
2:20 回來小朋友都睡著了
2:22 所以第一個朋友是媽媽
2:23 那第二個才是家庭
2:25 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
2:27 就是家庭
2:28 到最後就是交友
2:29 所以小朋友面對母子
2:31 家庭交友
2:33 這樣子的一個
2:35 那這個媽媽跟小孩
2:38 親子之間家庭的互動模式
2:41 就成為這位小朋友
2:43 未來進入社會以後
2:46 跟別人交流的基本模式
2:48 這個被叫做內部工作模式
2:51 在大腦裡面
2:52 他是最底層的
2:54 如果今天媽媽帶給他
2:56 或者是家人帶給他安全感
2:58 帶給他安全感
2:59 有安全的依附關係
3:01 那對人是良善的
3:03 那這小朋友就會推理說
3:05 這全世界的人都是良善的
3:08 可以信任的
3:09 如果今天沒有這種安全的關係
3:12 是不安全的依附
3:13 這個小朋友就會覺得
3:14 這全世界都是不良善的
3:16 然後他就以這個家庭的模式
3:19 去跟外界的模式互動
3:22 外界模式互動
3:23 譬如說爸媽很兇
3:25 每天打罵
3:27 搞到小孩子沒有人格
3:28 不敢頂嘴
3:30 什麼都配合乖得要命
3:32 那這樣子的互動模式
3:34 會延伸到他未來的家庭跟工作
3:38 他去上班也是聽老闆的
3:39 不敢講話
3:40 被霸凌不敢講話
3:43 這樣就是一輩子的悲劇
3:46 所以人際關係的基礎
3:48 是從家庭開始
3:49 下一張
3:50 那方醫師用這張AI畫的圖
3:54 來代表方醫師的這個
3:57 對這一類沒有人格
3:59 成長的
4:00 的朋友們的關懷
4:03 有一句話我寫的
4:05 壓頭的手
4:07 從來沒有放開
4:09 不是去撫摸你的頭
4:11 是壓你的頭
4:12 從小到大
4:14 你當小朋友的時候
4:15 有一隻手
4:16 不可以 不行
4:18 不要 不能
4:20 那這隻手讓你
4:22 走不出去乖乖的配合
4:25 那這隻手會不見嗎
4:26 沒有
4:26 你大腦已經鋪了這一層
4:28 到了這個學校的時候
4:31 或者說你開始上班的時候
4:33 這老闆的手繼續來了
4:34 要加班 沒有加班費
4:37 這個東西你要做
4:39 多做一點
4:41 這些不合理的要求
4:42 一個一個來
4:43 你不敢反抗
4:44 因為從小就被訓練成這種
4:46 內部工作模式
4:48 到了家庭
4:49 你的老公繼續對你兇
4:51 今天怎麼沒有煮飯
4:54 這個番茄炒蛋
4:54 怎麼變成這個樣子
4:56 要和在一起
4:57 沒有和在一起之類的
4:59 各種各樣的意見
5:00 所以方醫師說
5:02 你如果培養出這樣的小孩
5:03 他一輩子
5:05 壓頭的手從來沒有放開
5:07 那我們如何來教養出
5:10 高社交能力的小孩
5:12 或者說有社交能力
5:14 正常的小孩
5:15 如何去教養出這樣的小孩
5:17 而不是教養出一個打工仔
5:20 或者是一個奴隸
5:22 那你在家裡把他當奴隸看
5:24 等到他青春期的
5:26 長大出社會了
5:27 你突然要他獨立
5:29 從奴隸變獨立
5:30 是不太可能的
5:32 所以你需要在家庭的時候
5:34 你就要讓他獨立
5:36 你要把他當作老闆在養
5:38 而不是當作打工仔在養
5:40 那你要怎麼跟老闆交流
5:42 那你一定是要互相討論
5:44 畢恭畢敬的
5:45 所以如何把小孩子當老闆在養
5:48 他長大才會變老闆
5:50 如果你把他當打工仔在養
5:52 一切都用命令的管理的
5:55 然後他就一輩子當打工仔
5:57 那第一個
5:58 我們在講說教養之前
6:01 我們要先提到
6:02 你在小朋友無依無靠的時候
6:06 一兩歲兩三歲
6:07 還在爬還在走的時候
6:09 這小朋友舉目無親
6:11 他根本什麼都不敢動
6:13 所以第一個
6:13 你就是要無條件的陪伴
6:16 注意喔是無條件喔
6:18 有些大人自以為聰明
6:21 就跟小朋友談交易
6:23 就是說如果你乖
6:25 如果你表現好
6:27 如果你這個考試
6:29 是第一名
6:30 那我就願意
6:33 獎勵你甚至陪伴你
6:35 這叫做有條件的陪伴
6:37 有條件的陪伴
6:38 那是小孩子長大以後
6:39 也可以跟爸媽說
6:42 如果你有留財產給我的話
6:45 我就願意陪伴你
6:47 如果沒有留的話
6:48 那就免談
6:49 所以你小時候給他有條件的陪伴
6:52 他長大以後
6:54 他也是有條件的陪伴
6:56 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吧
6:57 所以無條件的陪伴
6:59 什麼叫無條件的陪伴呢
7:00 你今天看著小朋友在那邊爬
7:02 在那邊玩
7:03 在那邊玩沙
7:04 玩這個玩具
7:06 你陪伴喔
7:07 偶爾眼睛也要看著他
7:09 不是在做你自己的事情
7:11 他覺得你有在看他
7:13 這個小朋友看到你的眼神
7:15 他會有勇氣去探索周邊的環境
7:18 真的是這個樣子
7:19 你知道嗎
7:21 你那個你如果出去遛狗
7:23 那狗在公園裡面跑
7:25 你知道那個狗常常回頭
7:27 看看狗主人還在不在
7:30 他也不是亂跑的
7:31 跑到迷路怎麼辦
7:33 雖然狗的嗅覺不錯
7:34 但是小朋友頻頻回頭
7:37 看這個陪伴者
7:39 有沒有關注的眼神
7:41 如果他看到了
7:42 他就勇敢的探索
7:44 探索的範圍更大
7:45 所以培養老闆
7:47 這第一點就是這個樣子
7:48 要無條件的陪伴
7:50 這個關注這樣
7:51 那第二個
7:52 方醫師
7:52 這個叫做牛皮型的教養
7:54 有人就說
7:56 你都一直這個配合小朋友
8:00 那會擔心這一點對不對
8:02 對小孩子太好了
8:04 完全騎到大人的頭上
8:06 那怎麼辦
8:07 我就提出這樣的一個名詞
8:09 叫做牛皮型的教養
8:11 牛皮是什麼意思
8:12 其實牛皮很柔軟
8:15 甚至可以做成衣服
8:16 所以牛皮又柔軟又堅硬
8:20 刀子都刺不進去的
8:22 所以又柔軟又堅硬的東西
8:24 我就想到就是牛皮
8:26 那軟是什麼意思
8:27 軟就是說
8:28 你可以傾聽
8:29 對他有耐心
8:31 無條件的關注
8:32 那韌是什麼?
8:33 擇善固執
8:35 譬如說
8:36 這個有一句話叫溫柔的堅持
8:39 溫柔的堅持
8:40 今天小明說
8:41 媽媽我要買玩具
8:43 那你就
8:43 你要買玩具買幾次玩具了
8:45 不可以買玩具
8:47 你不需要這樣講
8:48 你只要跟他說
8:50 今天我們不適合買玩具
8:52 然後我說我一定要買
8:53 今天我們不買玩具
8:55 我一定要買
8:56 今天我們不能買玩具
8:58 今天我們要去吃冰淇淋
9:00 我一定要買
9:01 今天我不能買玩具
9:02 我們要去吃冰淇淋
9:04 這樣知道吧
9:05 你不需要一定
9:06 要用什麼大偉大的理由
9:08 或者是很兇
9:09 然後把他罵回去
9:11 用權威
9:12 用拳頭來壓他
9:14 不需要
9:15 這叫擇善固執
9:16 擇善固執
9:18 所以這個可以又軟又嫩
9:20 又軟又嫩
9:21 第三個
9:22 慢慢小孩子已經長大了
9:24 他已經會說人話了
9:26 這時候你的教養
9:28 就要開始鼓勵他說話
9:31 鼓勵他說話
9:32 我們東方從家庭一直到學校
9:35 一直都沒有給我們說話的權利
9:38 每個人的口白
9:40 自白都不行
9:42 你看外國人出事的時候
9:44 那個麥克風一堵上去
9:46 開始講一些話
9:48 我們麥克風堵上去
9:49 都只會哭
9:51 這樣子
9:51 這樣不行
9:52 我們要鼓勵表達
9:54 在小時候
9:55 在幼稚園、小學、低年級的時候
10:00 我們要鼓勵他講出
10:01 自己的想法
10:03 常常我們都小看
10:05 輕視
10:05 覺得說你怎麼那麼幼稚
10:08 他本來就很幼稚
10:10 他才小學生而已
10:11 幼稚園生而已
10:13 我們要鼓勵他講出
10:14 他自己的想法
10:16 即使你覺得非常的幼稚
10:18 要給他時間
10:19 要給他鼓勵
10:21 要給他負荷
10:22 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10:24 那到了這個中年級
10:26 高年級的小學的時候
10:28 你就要鼓勵他
10:29 講出別人的想法
10:32 別人的想法
10:33 這時候不是只有自己想法
10:34 譬如說小明在學校
10:36 跟人家打架吵架
10:37 你就問他說
10:38 你當時是怎樣想
10:40 他就是要怎樣怎樣
10:42 怎樣講一大堆
10:43 這時候你問他說
10:44 那對方為什麼要打你
10:46 他就無理阿
10:47 你要用他的角度想說
10:49 那如果你是他
10:51 他為什麼那時候很不高興
10:52 要跟你吵架
10:54 那他可能覺得
10:54 我是怎樣我是怎樣
10:56 所以鼓勵他
10:57 有別人的想法講出來
11:00 講出別人的想法
11:02 這也很重要
11:03 這是他去交友
11:04 理解別人的一個
11:05 很重要的關鍵基礎
11:07 一直講這個
11:09 科學道理人生道理
11:11 那是更後面的事情
11:13 到高中以後
11:13 才去講就可以了
11:15 所以幼稚園講自己想法
11:17 小學講別人的想法
11:19 這都是需要教養的
11:21 你沒有給他耐心
11:22 沒有給他時間
11:23 沒有給他鼓勵
11:24 他沒有辦法發展得很好
11:26 三招如何教養出老闆
11:28 你當老闆養就教養出老闆
11:30 你當奴隸養就養出奴隸來
11:32 首先小朋友安全的探索
11:35 這我已經講了好幾次了
11:37 無條件的關注陪伴
11:39 不干涉不取笑
11:42 第二個多元的自我
11:44 這個多元的自我跟協商的秩序
11:47 這涵蓋在牛皮型的教養裡面
11:50 什麼意思
11:51 今天這個牛皮必須要很軟
11:54 你就說容許
11:56 他有他個人的喜好
11:58 價值觀說法
12:00 比如說他去買一個鞋子
12:02 說你為什麼買這麼難看的鞋子
12:04 你應該說你怎麼買這麼有趣的鞋子
12:07 所以你要鼓勵他有多元的自我
12:10 你不要用你自己好的自我
12:12 要套在人家身上
12:13 你要鼓勵他可以發展自我
12:15 也讓鼓勵他去了解別人的個性
12:20 所以他在身上就有一個多元的自我
12:23 再來秩序一定要管秩序
12:26 秩序就是一個
12:28 眾人可以一起生活的基礎
12:30 那這個秩序必須協商來的
12:32 人家說管理管理
12:34 要一個理字
12:35 常常只有管而無理
12:38 比如說小朋友問你說
12:39 媽媽我可不可以玩電動
12:40 我跟你講幾次不可以玩電動
12:43 還在玩電動
12:44 你要跟他協商
12:46 說你今天這個功課做完
12:48 我們就玩20分鐘電動
12:50 這樣可不可以
12:51 那小明說那25分鐘好不好
12:54 可不可以
12:54 那你今天再多寫一個章節
12:56 我們就玩25分鐘
12:58 協商的秩序
12:59 你從小就把它當老闆在協商
13:02 他長大之後也是跟別人協商
13:04 你這時候對他兇
13:06 他長大之後也出去霸凌別人
13:07 對別人兇這樣可以理解
13:10 那正常的小朋友
13:11 這個比較OK的小朋友我們都講
13:14 我們現在講天生
13:16 就比較搞怪
13:18 比較難帶的小朋友
13:19 可以嗎
13:20 這也是大家很多困擾的地方
13:22 第一個
13:23 在我們的小朋友的族群裡面
13:26 自閉
13:27 最嚴重的自閉
13:28 也就大腦的高層次的發展
13:30 去理解別人這一塊
13:32 他停止發展
13:34 停止發展
13:35 這樣佔的比例在1%
13:36 佔1%不多
13:38 但是有這樣的問題
13:40 包含這些自閉傾向的
13:42 包含亞斯伯格症
13:44 第二個過動症
13:45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13:48 ADHD
13:49 這樣的小朋友佔了5%
13:51 他大腦的多巴胺體系
13:53 發育比較慢
13:55 平均可能慢3年
13:56 就好像幼稚園對上小學生
13:58 小學生對上中學生一樣
14:00 慢了3年
14:02 這樣佔了5%
14:03 這兩個是有重疊的
14:05 自閉小朋友有ADHD
14:07 ADHD也有自閉的
14:08 另外焦慮
14:10 什麼都焦慮
14:11 什麼都怕
14:12 社交恐懼症
14:13 社交焦慮症
14:14 不太敢上台
14:16 看到別人就有內向
14:17 很害羞
14:19 做什麼事情
14:20 非常擔心
14:21 這樣小朋友占了15%
14:23 根據台灣小學
14:26 最近的統計
14:27 大概
14:28 這個自閉大概1%沒錯
14:30 過動佔10%
14:32 一個班級裡面
14:33 然後焦慮的小朋友也佔10%
14:35 這大概是蠻多的
14:37 所以現在的小學生
14:38 在教室裡面蠻熱鬧的
14:40 各式各樣小朋友都有
14:43 那我們怎麼去幫助這些
14:44 已經有情況的小朋友
14:46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
14:47 他們到底是什麼毛病
14:49 什麼叫社交焦慮症
14:50 社交焦慮症的小朋友
14:52 就是在人際關係上
14:54 他很會想
14:55 他設想了很多
14:56 他有意義就想到5 想到10
14:59 所以他跟人家一看到
15:00 要跟他講話 要表現
15:02 他整個腦袋是脹的滿滿的
15:04 他把所有可能性
15:06 全部都考慮進來
15:08 大腦很忙的
15:09 忙到當機
15:11 忙到怕 忙到躲避
15:13 所以社交焦慮症
15:14 是大腦非常的忙
15:16 他血清素系統 運作太強
15:19 運作太強 不是太弱
15:21 是太強
15:22 所以他大腦對人際關係上
15:24 過分的敏感
15:26 ADHD過動了
15:28 多巴胺不足
15:29 他平常就是善善的
15:31 什麼都不知道
15:32 別人跟他都已經生氣了
15:34 他也不管 他不太管
15:36 他可能了解 他是了解的
15:38 但是不管 沒注意到
15:40 他對於別人
15:41 他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15:43 有一點點衝動
15:44 比如說你講話
15:46 你為什麼要這樣講話
15:47 你為什麼長那麼難看
15:49 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15:50 你如果跟他有衝突
15:52 直接他就跟你頂嘴
15:54 或者是直接這個肢體的衝突
15:56 ADHD
15:58 基本上心不在焉
15:59 來遇到衝突
16:02 直接衝突
16:04 那至於自閉傾向的人
16:05 全部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16:08 他看到別人
16:09 他看到一個花瓶
16:10 差不多了
16:11 他不會想要去跟花瓶做交流的
16:13 所以花瓶有什麼行動行為
16:15 他也不放在眼裡
16:17 他整天都想自己的事
16:19 因為他不理解別人
16:20 所以他所做的事情
16:21 他今天要生氣的
16:23 這件事情讓他很不高興
16:24 他就直接喊
16:25 為什麼不可以買玩具
16:26 在捷運裡面鬧
16:28 在教室裡面鬧
16:30 他想要起來走
16:31 他就起來走
16:32 他完全無視於別人的存在
16:34 你罵他 他也不會生氣
16:36 所以他們算是
16:37 不會在人際關係上產生情緒的
16:39 那就會感覺到這個人很怪
16:41 很怪 都自以為是
16:43 上次我已經提過那些診斷
16:46 那我們看下一張
16:47 所以在社交上
16:48 方醫師是有提到一個叫做
16:50 這個社交的活力
16:52 我們正常有一個社交的活力
16:55 大概就這個灰色的範圍裡面
16:57 社交焦慮症的人
16:58 他把社交的活力弄得太強
17:00 所以製造出很大的壓力
17:02 那他對自己的人設設得很高
17:05 他覺得他應該要表現得很好
17:07 他才要表現
17:08 他上台講話
17:09 他就要很會演講
17:11 唱歌就很會唱
17:12 他一切都要很完美
17:14 他才願意做
17:15 如果有一點瑕疵
17:17 他完全受不了
17:18 想要自殺的
17:19 所以這個高人設
17:21 做不到高人設
17:22 他就要逃避
17:23 所以在世界裡面
17:24 在社交關係只有0與1
17:27 只有0與1
17:28 沒有中間值
17:29 ADHD他是分心白目的
17:32 他其實想做什麼
17:34 有一點隨心所欲的
17:35 大部分他都沒興趣
17:37 有興趣的時候又隨心所欲
17:39 然後有人跟他衝突
17:40 他直接幹架
17:42 自閉傾向的人自以為是
17:44 從頭到尾講自己的話
17:47 沒什麼情緒
17:49 他就是講自己話
17:50 做自己的事
17:51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17:53 他是不受控的
17:54 不受控的
17:55 他不是像ADHD
17:56 還算是真正生氣
17:58 在跟你衝突的
18:00 ADHD跟人家衝突
18:01 都還不知道
18:02 遇到這三位小朋友怎麼辦
18:04 每一個人都是個寶
18:05 第一個自閉
18:07 他沒有藥
18:08 他沒有藥可以特別吃
18:10 他是大腦發育
18:12 做這個大腦高層發育的時候
18:14 他停止的
18:15 所以本來要蓋十層樓的建築材料
18:18 他只蓋到五層
18:19 他就不蓋了
18:20 這跟我們的京華城一樣
18:22 蓋一蓋他不蓋了
18:23 蓋不下去了
18:24 結果材料都已經買了怎麼辦
18:26 他就把十層樓的材料
18:29 蓋在五層裡面
18:30 蓋的密密麻麻的房間
18:32 所以這些小朋友
18:33 自閉小朋友
18:35 見小不見大
18:37 大的事情他無法應付
18:38 抽象的人際的
18:41 這些複雜的事情
18:42 他無法應付
18:43 他沒有辦法應付
18:44 他完全不知道
18:46 但是對於小的事情
18:47 他充分應付
18:49 就是十層樓的建築材料
18:51 蓋在五層裡面
18:52 那這個沒有辦法吃藥
18:54 沒有辦法吃藥
18:55 你要一輩子
18:57 讓他活在
18:58 他自己的舒適圈裡面
19:00 你要教他一些
19:01 基本的比較制式的方法
19:03 比如說看到別人就說
19:05 你好我叫方識欽
19:07 我是一個什麼什麼什麼人
19:10 就這樣
19:10 那他只會固定的形式
19:12 他不會變招的
19:15 這些基本的
19:16 就可以讓他做基本的社交
19:18 這樣就可以了
19:19 其他的時間
19:20 他還是回到自己的世界裡
19:22 這沒有辦法
19:23 他就是這樣被設定的
19:25 ADHD
19:26 他反而是一個
19:27 可以吃藥的一個病
19:29 一個算是一個大腦的狀態
19:32 那這個大腦狀態
19:33 多巴胺發育
19:35 太緩慢 遲緩
19:36 就給他補充一點多巴胺
19:39 先天不足 後天補齊
19:41 所以用一點多巴胺刺激劑
19:43 可以增加他的功能
19:45 也可以增加大腦的發展
19:47 這是很多好處的
19:49 上次方醫師已經提過了
19:50 所以ADHD
19:51 過動的小朋友
19:52 不要浪費吃藥的機會
19:56 否則等到他長到
19:57 大學生這段時間的空白
20:00 會讓他大腦發育
20:02 這個沒有學習到東西
20:05 浪費他的潛力
20:06 最後一個
20:08 社交恐懼症
20:09 可以吃的藥也是可以
20:11 譬如說吃一點點
20:12 血清素的藥
20:13 很低劑量的
20:15 讓他不要那麼容易焦慮
20:17 但是一般來講
20:20 整個西方社會
20:21 也沒有鼓勵這麼小的朋友
20:23 小學生吃這個
20:25 抗憂鬱症的藥
20:25 低劑量的血清素藥
20:27 比較沒有鼓勵
20:28 他們比較鼓勵吃多巴胺的藥
20:30 像剛剛的那個ADHD
20:32 對於血清素藥
20:33 他們也沒有那麼鼓勵
20:35 但是不是說不能吃
20:36 可以吃非常低的劑量
20:38 所以社交焦慮症
20:39 主要還是從這個
20:40 非藥物的方法
20:43 好 那這些方法是什麼
20:44 下一張
20:45 首先這個
20:46 不管是家人 親人 老師
20:49 朋友要理解
20:51 理解這些小朋友
20:53 AAA的小朋友
20:54 Autism
20:55 ADHD
20:56 Anxiety
20:57 三個A
20:58 要了解這三個A的小朋友
21:00 第二個
21:01 你還是要給他安全的陪伴
21:03 他們社交已經很障礙的
21:05 外面沒有朋友的
21:07 淒風苦雨的
21:09 你必須要提供一個
21:10 避風港給他
21:11 就像昨天颱風一樣
21:13 家才是你的避風港
21:15 你連這個安全都沒有辦法給
21:17 他很可憐
21:18 第三個
21:19 要練習
21:20 像ADHD
21:21 他沒有辦法做很大的任務
21:23 你就把它做成小的任務
21:25 這些方法
21:26 方醫師之前都有提過了
21:28 一個一個去練習
21:30 從小的練習
21:31 他的世界很大
21:32 你就給他小的世界
21:34 小世界練好了
21:35 再大一點 再大一點
21:36 漸進
21:37 他們有一點成就
21:39 一點進步
21:40 你就要即時獎勵
21:41 譬如說ADHD他們會衝動
21:44 他們在學校裡面
21:45 常常跟人家有衝突
21:47 那方醫師不是提到那一招嗎
21:49 數到10嗎
21:51 今天這個小朋友覺得說
21:52 我已經要爆發了
21:54 快要爆發了
21:55 那就開始數10
21:58 1 2 3
21:59 在心裡數就好
22:00 數到10之後
22:01 如果還要爆發就爆發吧
22:03 如果不能爆發就省了一次了
22:06 那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22:07 回去之後就跟媽媽講
22:09 我今天有一次控制自己了
22:12 媽媽當場發100塊錢
22:14 那你只要發個1萬塊
22:16 你這小朋友就變正常
22:18 他只要有100次100塊
22:20 這個小朋友就會變正常
22:22 這1萬塊發得非常的值得
22:25 即時獎勵好不好
22:26 最後我們剛剛講
22:28 下一張
22:29 我們氣質型的這個沒有病
22:31 他個人的傾向
22:32 病理型的3個A
22:34 焦慮Anxiety
22:36 ADHD跟Autism自閉傾向
22:38 這個我們剛剛已經講完了
22:40 該吃藥的吃點藥
22:41 然後家人跟理解然後幫忙
22:44 然後我們來講創傷型的
22:45 創傷型的有貓型
22:47 狗型跟狼型
22:49 這個方案是已經提過了
22:50 這三種
22:51 他表現的行為也是很異常
22:53 在學校裡面都不理人
22:55 一副看起來這個很閉俗
22:58 好像誰都欠他幾百萬的樣子
23:01 他要讓狗會討好人
23:03 狼的更可怕
23:04 還會霸凌別人的
23:05 出現一些霸凌的行為
23:07 怎麼辦
23:08 你一直勸他說不要這樣
23:10 欺負人家不好
23:11 有用嗎
23:12 沒有找到原因都是白教養
23:15 今天這些行為你必須要理解
23:17 他只是一個適應性的行為
23:19 也就是說他曾經有發生過一些事情
23:22 為了適應那些事情
23:23 他產生的應付的一個行為
23:26 像貓像狗像狼一樣
23:28 那這些適應性行為
23:29 你直接跟他好言相勸
23:32 勸他做個好人
23:33 做個正常人
23:34 沒有什麼樣的效果
23:36 你必須要回到
23:37 為什麼他會變成這個樣子
23:39 你會了解說
23:39 原來這個小時候
23:42 這個家裡
23:44 媽媽很早就離婚了
23:45 走了
23:46 爸爸很兇
23:47 每天打
23:49 爸爸情緒也不穩定
23:50 常常亂揍亂打
23:52 他小時候有創傷
23:54 霸凌創傷
23:56 然後爸媽很嚴格
23:58 都不准他怎麼樣怎麼樣
23:59 壓抑他人格發展
24:01 今天這個兒童的這兩個寶貝
24:04 安全衣服跟人格發展
24:06 都被沒收了
24:07 這小朋友為了活下去
24:09 他產生這三個適應性行為
24:12 對不對
24:12 那你怎麼樣去處理
24:14 下一張
24:14 重點來了
24:15 你不要去勸他當好人
24:17 不要說不要再霸凌別人
24:19 這沒有用
24:20 你要回過頭來看說
24:22 小時候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24:23 他是不是不安全的依附
24:25 他是不是人格發展有問題
24:27 他是不是在當霸凌別人之前
24:30 先被別人霸凌
24:32 這些過程
24:33 如果你能夠找到那個點
24:35 你要治療的是那個點
24:37 過去的那個點
24:38 而不是現在的
24:39 那個不正常的行為
24:41 現在不正常的行為沒有用
24:43 你要去找到之前那個點
24:45 那個點呢找到了以後怎麼辦
24:47 找到了以後怎麼辦
24:48 找到了以後呢
24:50 對啊小時候過得不如意怎麼辦
24:52 被霸凌了怎麼辦
24:53 家裡有這個不協調有創傷怎麼辦
24:56 怎麼辦
24:57 三個問號
24:58 我們今天就在這邊結束好不好
25:00 我們下一張
25:01 首先喔
25:02 你要跟兒童做這個心理治療
25:05 不像大人一樣
25:06 兒童怎麼會跟你講半天
25:09 兒童的心理治療喔
25:10 你要跟他聊
25:12 他們有一些特點
25:13 我直接跟你講
25:14 他們的語言敘事很弱
25:16 他沒有辦法講故事
25:19 他只會支支吾吾的講一些
25:21 有的沒有的事情
25:22 因為他們對於
25:23 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像成人
25:26 所以成人你可以跟他聊半天
25:28 兩個小時
25:28 小朋友沒辦法跟你聊兩個小時
25:30 第二個
25:31 他們對於行為反應是很直接的
25:34 害怕就是害怕
25:35 恐懼就是恐懼
25:37 他不會給你那邊裝
25:39 第三個
25:40 他來不及合理化
25:41 他小時候被打
25:43 他不會替爸爸媽媽這個講道理
25:45 他就說他們就是打我
25:47 就一直打我
25:49 打到我哭我很害怕
25:52 他不會為這件事情合理化
25:54 因為他們大腦
25:55 沒有那麼聰明
25:56 沒有時間來不及合理化
25:58 可是同樣事情
25:59 如果今天已經是30歲了
26:01 他講一大堆合理化的事情
26:03 你都搞不清楚
26:04 說到底發生什麼事
26:05 最後他單純的適應性的理解
26:08 他因為那樣
26:09 所以他就這樣
26:10 他爸爸叫他乖
26:11 他就乖
26:13 大概是這個意思
26:14 所以小朋友有這樣的特性
26:16 有這樣的特性
26:17 這樣特性之後
26:18 你怎麼樣去幫忙他
26:19 我們今天就在這邊結束
26:21 下一張
26:22 最後一張
26:23 方醫師還是提到這個
26:24 這個圖像療癒法
26:26 小朋友的圖像療癒法
26:28 今天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之下
26:30 首先
26:31 你要先讓這個小朋友對你是信任的
26:34 你不要一副長得就很兇的樣子
26:36 然後一副
26:37 你發生什麼事情
26:38 你為什麼會這樣子
26:40 我跟你講
26:40 小朋友不會跟你講內心的話
26:42 你要長得像天使一樣
26:44 像天使一樣
26:46 散發著聖母瑪利亞的光環
26:49 讓他覺得說
26:50 我今天在這邊好安全好溫暖
26:52 首先第一個一個安全法
26:54 然後呢
26:55 你要提到
26:55 讓他提到
26:57 你不要去指責他現在的問題
27:01 你要跟他聊過去
27:02 小朋友的過去
27:04 你要聊說
27:05 阿媽媽對你怎麼樣
27:07 那你如果想到媽媽
27:09 你會看到什麼
27:11 他就會看到
27:12 有時候他就跟你講
27:14 我看到我媽媽的這個
27:16 這個陪我玩
27:18 然後想到爸爸會想到什麼
27:21 我看到爸爸
27:22 這個拿棍子要打我之類的
27:25 你就把那個圖像讓他講出來
27:27 讓他講出來
27:28 這時候你不要急著說
27:30 爸爸很壞啦
27:31 爸爸是壞人啦
27:32 要報警啦
27:33 把他抓起來啦
27:35 我跟你講
27:36 還不到那個時候
27:37 你要讓他看到
27:38 讓他講出來
27:39 那你不要急著去評論他
27:41 你不要給他貼標籤說
27:43 哇 你好可憐喔
27:44 爸爸好壞喔
27:46 我跟你講喔
27:47 很多事情喔
27:48 就是要聊開啦
27:49 真的
27:50 不急著貼標籤
27:51 你把小朋友的過去喔
27:53 這些傷害的事情喔
27:55 也不會十個二十個啦
27:57 三個五個好了 最多啦
27:58 你把這三個五個的畫面
28:00 給他順一下
28:02 讓他看到
28:04 讓他看到這樣的畫面
28:05 譬如說今天
28:07 有一個小朋友霸凌別人
28:09 是學校裡面的小霸王
28:11 然後老師呢
28:11 輔導老師把他找來
28:13 跟他聊聊天
28:14 不要馬上就罵他說
28:15 為什麼霸凌別人之類的
28:17 你直接這個
28:18 這個直接跟他聊到說
28:20 那以前喔
28:21 在家裡怎麼樣
28:22 那你爸爸怎麼樣
28:24 那你媽媽怎麼樣
28:25 那以前的學校怎麼樣
28:27 他就開始講喔
28:28 他不會對你很信任的喔
28:30 但是他如果講到一些
28:31 這個有感覺的
28:33 你就讓他多講一點
28:34 把那個畫面感喔
28:36 讓他講出來
28:37 畫面感講出來
28:38 你相信 方醫師喔
28:40 就是說
28:41 那一些畫面
28:42 如果被他講出來以後
28:44 他就開始面對那些畫面
28:46 那畫面就會開始
28:47 比較沒有那麼大的力量
28:49 然後他現在的行為
28:50 就會開始改變
28:51 你看這張圖就是說
28:53 你不要指責
28:54 他現在霸凌別人的行為
28:56 你先讓他喔
28:57 這個自由自在的講出一些
28:59 他過去不愉快的經驗
29:01 那也不要去評論喔
29:02 不要用語言文字喔
29:04 盡量用畫面感喔
29:06 把他講出有畫面感喔
29:07 那講出畫面感之後
29:08 你就是幫他一起去看那個畫面
29:11 那看完之後
29:12 也不要急著評論
29:13 也不要評論喔
29:15 然後這樣子就是
29:16 很好的圖像療癒法
29:17 這個是對於那種
29:18 創傷性的小朋友
29:19 方醫師提出的方法
29:20 至於說好不好用喔
29:22 留言讓我知道
29:23 多留言好嗎
29:25 謝謝各位
29:36 想要從醫學的角度
29:38 來了解人生的問題嗎?
29:39 記得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29:43 分享給所有的親朋好友
29:45 讓我們一起提升台灣的醫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