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多巴胺大宇宙」深入探討了ADHD(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的真正原因!方醫師解釋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作用,並揭示了為什麼ADHD患者會表現出過動和衝動行為,以及這些現象背後的科學機制。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注意力不足與過動問題,這集絕對不容錯過!

多巴胺失調影響的不僅僅是情緒!在本集多巴胺大宇宙,方醫師將揭開 ADHD 背後的神秘面紗,從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到無感無力無望的深層狀態,一步步帶你了解多巴胺如何左右我們的心智與生活。一起探討多巴胺不足如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行為和學習,並且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家長與教師應對這些挑戰!

❗引用請註明「取自未來健康研究院 YouTube 頻道」❗
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醫療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

0:11 今天的多巴胺系列第三集
0:12 過動症為什麼要動
0:14 我們上一集有提到
0:17 過動症
0:18 在我們正確的診斷裡面叫ADHD
0:23 AD就是注意力不足症
0:25 H就是過動
0:27 簡稱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0:31 正式名詞就ADHD
0:33 ADHD是把問題分成
0:36 注意力不足以及過動衝動
0:39 注意力不足感覺上比較隱性
0:41 你就看到小朋友好像頓頓的
0:44 反應不敏捷
0:46 講話丟三落四
0:48 做事情都是慢慢的
0:51 叫注意力不足
0:52 比較隱性的症狀
0:54 你看到比較顯性的是什麼呢?
0:56 就是啊
0:56 他坐立難安
0:58 然後整個人像隻蟲一樣
1:00 甚至像隻老鼠一樣跑來跑去的
1:03 過動、衝動
1:04 那方醫師把這個ADHD呢
1:06 又自作聰明的呢
1:08 把它細分為四個項目
1:10 那我把它叫做ADHI
1:12 那分別代表
1:13 低注意力
1:14 注意力不集中
1:16 第二個容易分心
1:18 容易分心
1:20 另外一個D把它當做Distraction
1:22 容易分心
1:23 注意力不足的人有些會分心
1:26 有些也沒有那麼會分心
1:28 然後把過動跟衝動又分開來
1:31 Hyperactivity跟Impulsivity
1:34 所以把它叫做ADHI
1:36 從兩個單元變成四個單元
1:39 那我們今天要特別講的就是過動跟衝動
1:42 那我之前有提到過
1:44 我們的大腦裡面在前扣帶迴
1:47 前扣帶迴
1:47 英文簡稱叫ACC
1:50 大腦內側的皮層
1:52 然後前面的那一帶
1:54 它是一個注意力的雷達站
1:57 這雷達站如果夠好的話
1:59 它注意力的範圍比較大
2:02 包含注意外在的環境
2:04 注意內在心裡在想什麼
2:06 他想的事情會比較範圍比較大
2:09 而且他很容易轉向
2:11 一下子外在,一下子內在
2:13 一下子再外在
2:15 所以內外兼具
2:16 那這個有賴於多巴胺作為一個
2:19 有效的潤滑劑
2:21 就好像我們開汽車
2:23 有一個換檔器
2:25 換檔器要換好幾個檔
2:28 換檔器這個齒輪
2:30 有時候要加上齒輪油
2:32 才能夠讓它換檔很順
2:34 今天如果這個換檔器的齒輪油不夠了
2:38 形同於大腦裡面的多巴胺不夠了
2:41 這個ACC大腦注意力的雷達站不太能轉向
2:46 而且能力不足、觀察的範圍太小
2:49 就會出現像右圖那一個當下注意力不夠
2:52 一個好像功率不足的雷達一樣
2:55 只能夠看一點點東西
2:57 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症最主要的毛病
3:01 方醫師有提到說
3:03 當下的注意力失調
3:06 不只是注意力不夠
3:08 它會出現三個奇怪的表現
3:11 它會同時注意力不夠以外
3:14 又變得很會注意小事情
3:16 為什麼會有這種特殊的現象呢
3:18 那是因為多巴胺不足以後
3:20 多巴胺受體做彌補性的向上調節
3:24 只要有一點點多巴胺刺激
3:26 就可以刺激到他
3:28 但是多巴胺整體還是不夠的
3:30 所以他沒辦法維持他的注意力
3:33 所以很多事情他都可以進得來
3:35 但是進來一下就過了
3:37 所以就會出現同時又散漫
3:40 同時又容易分心的一個並存的狀態
3:44 第二個
3:44 當你注意力不夠的時候
3:47 那變成很多事情都注意的時候
3:49 那這些注意呢萬一啊
3:51 出現那種有強烈性的、刺激性的
3:54 這個注意的來源
3:56 譬如說打電動
3:58 打電動就很刺激啊
4:00 那這種刺激感一旦來啊
4:02 然後讓多巴胺本來分泌不夠的
4:05 然後把庫存的多巴胺全部擠出來
4:07 然後高劑量的多巴胺跟
4:11 向上調節的多巴胺受體
4:14 強強聯手
4:15 搞到小朋友過動兒
4:18 變成超專心的
4:19 打電動打到
4:21 這個爸媽用拉的、用打的都拖不走
4:24 這種超專心的心流的狀態
4:27 那第三個特殊的現象就是
4:29 這些小朋友
4:30 平常功能低低的
4:32 但還可以做事
4:33 那遇到有壓力狀態呢
4:35 竟然直接當機
4:37 變成了無法做事的狀態
4:39 慌掉了
4:40 腦袋一片空白的狀態
4:43 常常出現在
4:44 比如說考試
4:46 或者是上臺表演
4:48 比如說平常還可以
4:50 上臺一講話一唱歌
4:52 整個人呆掉
4:54 呆若木雞
4:55 這叫超負荷的跳電
4:57 所以當下注意力不足
4:59 還有這三種變形
5:01 這三種變形
5:02 那方醫師還要跟你講
5:04 這個當下不夠
5:05 當下的注意力不夠
5:07 不只是這個樣子而已
5:08 我們有一個超越當下的
5:10 也就是他不管是現在
5:13 連對未來
5:14 他都覺得沒有希望
5:17 那為什麼這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孩
5:20 變得這麼無力感呢
5:22 那我們要來注意
5:22 我們把這個問題繼續延伸下去
5:25 當我們這個多巴胺降低的時候
5:29 剛剛我們都提到的就是
5:30 這個ACC注意力雷達降低
5:33 那還有一個
5:34 在他的比較下面的
5:36 叫做NAc
5:38 這NAc中文叫做伏隔核
5:41 這伏隔核是慾望執行的中樞
5:44 所以多巴胺低的時候
5:46 他一點點都沒有想要去執行任何欲望
5:49 那也就是什麼具體的意義呢?
5:51 比如說你現在給他一個
5:53 稍微好笑的笑話
5:55 或者一個小的玩具
5:56 他會覺得不錯
5:58 但是他沒有什麼快樂的感覺
6:00 臉還是臭臭的
6:01 很淡然
6:02 很淡定
6:03 所以不容易啟動他
6:06 即時無快感
6:08 這個在醫學名詞上
6:10 有一個字叫
6:11 Anhedonia
6:12 叫做快樂不能症
6:14 也就是說簡單的快樂
6:16 它是無感的
6:17 啟動不了
6:19 因為它的慾望中心
6:20 沒有多巴胺支撐
6:22 沒有什麼慾望
6:23 長期無獎勵
6:25 今天你跟他講說
6:27 好好表現喔
6:28 給你加薪喔
6:30 考試考好喔
6:31 給你獎金喔
6:31 他對未來的你這個獎金喔
6:33 他對未來的事情
6:35 你獎勵不了他啦
6:36 他覺得那還好啦
6:38 你給我就算給我一萬塊
6:41 還好啦
6:42 有一個小朋友
6:43 一個爸爸給他那個女兒說
6:46 上臺講幾句話
6:48 給你一千塊
6:50 無動於衷啊
6:51 給你兩千塊
6:52 無動於衷啊
6:53 給五千塊
6:54 就上去了
6:57 所以必須要足夠大的獎勵
7:00 那種中獎勵小獎勵
7:02 無動於衷啊
7:04 那這個NAc如果功能不足
7:06 一切都覺得沒有動力
7:08 沒有希望
7:09 什麼都不想做
7:11 什麼都引起不了他的興趣
7:13 過一個躺平
7:15 然後沒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生活
7:17 那這樣的表現
7:19 是不是比剛剛方醫師講的
7:21 當下注意力不足
7:22 是不是更遠大一點
7:24 更深刻一點
7:26 所以今天方醫師在總和說
7:28 當下注意力少了以後
7:30 這個是注意力不集中症典型的表現
7:35 就是最核心的當下注意力少
7:37 這個小朋友頓頓的
7:40 很散漫的
7:41 但是他有三個變形
7:43 他容易分心
7:44 有時候超專心的心流
7:46 然後容易當機
7:47 這個是在他的一個基本狀態
7:49 這時候如果再加上
7:51 NAc降低
7:53 也就是欲望中樞降低
7:55 多巴胺低到
7:56 人生沒有欲望
7:58 怎麼樣都沒有辦法獎勵到他
8:01 他就會出現無感
8:03 沒有辦法有快感
8:04 無望
8:05 就是說
8:06 你這些獎勵我也不想要
8:09 我也不想要追求人生什麼成就
8:11 無力
8:12 什麼事情他都覺得
8:15 這個無力去做
8:16 沒有任何動機動力
8:19 所以從這個ACC降低到NAc降低
8:23 衍生出無感、無望、無力
8:26 那這就是絕望的三個層次
8:29 第一個層次你看
8:30 ACC降低
8:31 那產生就注意力不集中症
8:34 那他還可以有三個變形
8:35 方醫師把它寫成1加3
8:38 ADD加3
8:39 如果ACC不足多巴胺不足
8:43 加NAc不足多巴胺不足
8:45 那就會產生1加1的問題
8:47 他不只是對於此時此刻
8:50 當下的注意力降低
8:52 他還有對於此時此刻當下的注意力降低
8:53 他還有對於未來感
8:54 也是無感無望無力
8:56 無感無望無力
8:59 這個是給很多躺平族年輕族
9:02 他可能需要來一點多巴胺
9:05 你覺得方醫師講到這裡已經夠絕望了嗎
9:08 已經夠絕望了嗎
9:10 可以整天躺在那邊
9:12 關在房間裡
9:13 然後看看影集
9:14 然後這個
9:16 打一點電動
9:17 這樣過人生了嗎
9:19 這樣就夠絕望了嗎
9:20 好我們來看看
9:21 只有更絕望沒有最絕望了嗎?
9:23 沒有最絕望
9:24 最最絕望的就是失去自我
9:27 失去自我
9:28 是最徹底的絕望
9:31 失去自我
9:32 是最徹底的絕望
9:34 剛剛你還有一個個體存在
9:36 這個個體他不想做事
9:39 至少還有我的存在感
9:41 我不想做事
9:43 我躺平了
9:44 這背後還有一個叫做我
9:46 如果連這個我都消失了
9:48 就好像飄在空中的塑膠袋一樣
9:52 那種沒有我的感覺
9:53 是比剛剛那三種絕望
9:56 還更絕望的絕望
9:58 剛剛方醫師講多巴胺對於ACC跟NAc
10:01 那還有一個地方叫做島葉
10:04 這個島葉
10:05 這個島葉就是我們大腦
10:07 你把它剝開
10:08 那剝開凹縫的地方
10:10 竟然還多了一些大腦的皮層
10:13 這個是比較原始的大腦
10:15 那這個大腦的前面的部分
10:17 叫做前島葉
10:18 然後就是跟自我的存在感有關
10:22 自我存在感有關
10:24 這東西很重要
10:25 方醫師未來會把前島葉
10:27 跟島葉的功能
10:29 好好的介紹一番
10:30 其實我們人生的不幸福
10:33 身體的不舒服
10:35 都是來自於這個地區的造作
10:38 這地區幾乎決定
10:39 我們人生的不幸福跟身體的不舒服
10:43 前島葉負責自我存在感
10:45 他也是多巴胺管的
10:47 當多巴胺不管他的時候
10:49 他功能不足
10:50 他沒有辦法整合出自我感來
10:52 他覺得我是誰他都不知道
10:55 那就徹底的絕望
10:57 後面叫後島葉
10:59 後島葉
11:00 他是比較管身體的
11:02 包含我們手腳的位置感
11:04 本體感受
11:05 還有我們內臟
11:07 我們內臟要感受的
11:09 你今天胃吃得太飽
11:10 那種飽脹感
11:12 然後都沒有吃東西
11:13 胃的收縮感
11:15 這些都是這個島葉
11:17 它在幫你做整合的
11:19 所以我們身體不舒服
11:21 找不到我們身體
11:22 就是後島葉管的
11:23 再抽象一點
11:24 找不到我是誰
11:26 是前島葉管的
11:27 所以我們一直在問人生的三個問題
11:30 說我是誰
11:31 我從哪裡來
11:33 我要去哪裡
11:34 這三個問題
11:35 其中第一個問題
11:37 我是誰
11:38 方醫師跟各位分享
11:39 很可能就是從前島葉自我存在感來的
11:43 這問題非常的有趣
11:45 而且非常的嚴肅
11:47 當你沒有辦法整合出自我的時候
11:49 是最徹底的絕望
11:51 而這個地區也是多巴胺在管的
11:54 所以方醫師把這個地下
11:57 地獄好了
11:58 分成這四個等級
11:59 人生絕望的層次
12:01 既然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2:04 或者分為三個層次好了
12:06 第一個層次就是ACC層次
12:08 ACC層次有ADD或者是加三個變形
12:13 這第一個層次
12:14 就是散散的嘛
12:16 什麼都不太管啊
12:17 全部都不上心啊
12:19 那就是ADD
12:21 有沒有這樣活?
12:22 很多人這樣活
12:23 一切都不上心
12:24 第二個
12:25 ACC加NAc
12:27 失去快樂了
12:28 已經無感、無望、無力
12:31 這三無啊
12:32 過著三無人生啊
12:34 剛剛只是不上心而已哦
12:36 第二層地獄已經三無了
12:39 已經三無了
12:41 無感、無望、無力
12:43 已經算是躺平的人生了
12:45 但是這還不是最底層的
12:48 因為躺平的人生
12:50 無感、無望、無力
12:53 至少還有我
12:54 還沒有到無我你知道嗎
12:56 所以最深層的地獄啊
12:58 就是無我
12:59 連我都不存在了
13:01 哪有什麼有感有力有望
13:03 所以最後一層是ACC加NAc
13:07 加前島葉
13:10 AI就是前島葉的意思
13:12 那什麼時候會經歷這個階段
13:14 躁鬱症的大鬱期的時候會無我
13:17 所以你看在第二層地獄的時候
13:19 只有低多巴胺的憂鬱
13:22 我什麼都不想做了啦
13:24 我是廢人啦
13:25 還沒有這麼慘
13:27 最慘的是走到躁鬱症的大鬱期
13:29 躁鬱症的鬱是躺在那邊
13:32 連廁所都不去上的
13:34 連廁所都懶得上
13:35 然後一心
13:36 因為無我的存在感
13:39 他動不動就想自殺
13:41 這種自殺是因為沒有存在感才要自殺的
13:43 很痛苦的感覺
13:45 所以三分之一躁鬱症的人在人生中
13:48 都有自殺的體驗過
13:51 我們剛剛講那麼多
13:52 方醫師只是把ADHD
13:55 這種多巴胺不足的層次
13:58 拉到這樣子一個深度去
14:01 拉到一個深度去
14:02 那就是一個很不上心
14:06 很三無
14:07 一直到沒有存在感
14:08 很深刻的無我
14:10 那還有一個就是過動
14:12 一個不想動的人生
14:13 竟然跟一個過動的人生
14:15 要綁在一起
14:16 怎麼綁呢
14:17 為什麼要綁在一起呢
14:19 為什麼不當做兩個病呢
14:21 ADD一個病
14:22 HD亂動一個病呢
14:24 而是要綁在一起的病呢
14:26 那我們繼續看下去
14:28 講這麼久
14:29 現在才要繼續看下去
14:31 繼續在這一張不要動
14:33 首先啦
14:34 這個散漫分心
14:35 為什麼要有過動跟衝動
14:38 而且是要綁在一起的
14:39 有一個小朋友
14:40 你看現在的教室
14:42 你會看到這樣子很可怕的狀態
14:44 很可怕的狀態
14:45 就在小學裡面
14:47 一個教室裡面可能會有兩三個是走來走去的
14:51 因為照目前統計
14:54 大概三個月
14:56 平均一個班級有10%是過動兒
15:00 假設我們一個班級
15:01 我們現在班數少一點好了
15:03 30個人
15:04 那就有三個是過動了
15:06 那可能有一兩個隨時上場
15:08 在教室裡面走來走去的
15:11 那老師也很無奈啊
15:12 以前我們上課還要坐好
15:14 老師還要說要挺直背
15:16 現在不管有沒有挺直背
15:18 只要坐在椅子上就好了
15:21 連這一點都不行
15:22 平均班上有三個小朋友
15:24 要走來走去
15:25 動來動去的
15:26 那老師怎麼上課啊
15:28 對不對
15:29 那為什麼小朋友要走來走去
15:30 那小朋友因為他的內心
15:32 他在呐喊
15:33 他在說「媽我找不到自己的腳」
15:37 其實他找不到自己
15:38 跟找不到自己的腳
15:40 兩個他都找不到
15:41 然後他走來走去
15:43 就是為了幫助他
15:44 找到自己的腳
15:46 這樣可以理解嗎
15:47 我們繼續看下去
15:48 這個媽
15:49 這個小朋友在心裡在喊
15:51 媽我找不到自己跟自己的腳
15:54 那我們的前島葉在管自己的存在感
15:57 當多巴胺不足已經延伸到這裡的時候
16:01 他沒有自我的存在感
16:03 他不知道自己是誰
16:04 他沒有存在感是很難受的
16:07 那他會怎麼做
16:08 他怎麼樣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16:09 他靠調皮搗蛋
16:12 比如說前面有坐一個女生
16:14 他就一直踢他的椅子
16:15 或者是用東西去戳他的背
16:18 然後前面女生就很受不了
16:20 老師那個小郭都一直在踢我的椅子
16:23 然後小郭那個說
16:25 哪有我沒有啊
16:26 然後他說他有
16:27 那老師就會處罰小郭
16:30 那小郭就要站起來
16:31 然後去外面罰站
16:33 那小郭在外面罰站還在那邊搞笑
16:35 那全班都被他逗的這樣子
16:37 那小郭從這個過程裡面
16:39 他竟然活過來了
16:40 他本來前面多巴胺不夠
16:43 大腦都死死的
16:44 他現在被老師一處罰
16:46 全班一嘲笑
16:48 他整個都活過來了
16:49 笑嘻嘻的
16:50 所以他靠這種輕微的犯罪
16:53 然後來得到存在感
16:56 這是他的策略
16:57 那後島葉不足
16:59 後島葉不足
17:00 連他自己的腳都找不到
17:02 前面是找不到自己
17:04 後面是找不到自己的腳
17:06 找不到自己的腳多不舒服
17:08 你看有些大人
17:10 平常坐著的時候就一直抖腳
17:12 一直抖腳
17:14 人家說男抖窮女抖賤
17:17 這什麼意思呢
17:18 這成語就是說
17:19 光看一個人坐著一直抖腳
17:22 就知道他多巴胺是不足的
17:24 一個多巴胺不足有時候沒辦法成大器
17:27 因為他注意力沒辦法持續
17:29 人生沒辦法很堅持
17:31 所以就說男抖窮這樣子
17:33 所以後島葉造成你找不到腳
17:35 小郭找不到腳
17:37 他就沒有跟你客氣的
17:39 他會坐在那邊一直抖腳而已嗎
17:42 他有那麼客氣嗎
17:43 他就直接上來
17:45 整個教室巡邏一番
17:47 跑著給老師追
17:49 所以不管找不到自己
17:51 跟找不到腳
17:52 小郭在班上都是麻煩的人物
17:55 都是麻煩的人物
17:56 所以後島葉找不到腳
17:58 多巴胺不足
17:59 造成後島葉找不到腳
18:02 這可不是小事
18:03 從這件事情呢
18:05 我們就要開始再繼續出發下去了喔
18:07 再繼續出發下去
18:09 竟然找不到腳
18:10 找不到身體
18:11 找不到任何身體的一個地方
18:14 我彷彿喔
18:15 這個身體跟大腦呢
18:17 是解離的
18:19 解離的很可怕吧
18:21 你可以坐以待斃找不到腳就認了嗎?
18:24 那怎麼辦呢?
18:25 那不如就動一動吧
18:26 動一動可以幫助我找到啊
18:28 那動一動
18:29 我找不到腳先製造出不舒服
18:32 這不舒服逼我動一動減少這不舒服
18:34 那找不到腳這個是大腦找不到的
18:37 不舒服是大腦製造的
18:39 然後你被逼急了你就必須動一動來增加輸入
18:44 讓大腦找得到腳
18:45 這個循環就是這個樣子
18:47 光是這樣的理念
18:48 就會衍生出以下的疾病
18:50 以下的疾病是來自於多巴胺不足
18:54 沒有辦法滋養後島葉
18:56 造成大腦對身體的本體感覺不夠
19:00 或內臟感覺不夠
19:01 然後衍生出種種的不舒服
19:04 這一張就告訴你說
19:06 剛剛方醫師提到那個策略
19:08 那個機制
19:09 多巴胺不夠以後找不到身體
19:12 然後第一個在小朋友身上
19:14 ADHD就是以多巴胺不夠聞名
19:16 然後他如果影響到後島葉
19:19 找不到他的身體
19:20 找不到他的腳
19:21 他就直接過動了
19:24 動一動很舒服啊
19:25 動一動就找到我的身體了啊
19:27 所以我幹嘛坐著直直的
19:29 像方醫師如果是一個過動兒的話
19:32 我在這個節目上我就應該是這樣子在表演
19:35 我跟你講喔有一個這樣的活動
19:38 這個活動就是這樣
19:39 大家看到頭都暈了你知道嗎
19:42 看到頭都暈了
19:43 就一直在換姿勢
19:46 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人一直換姿勢
19:49 這就是ADHD的成人版的過動
19:52 事實上我也有一點
19:53 因為我也蠻喜歡抖腳的
19:54 有時候抖到真的整個人要飛起來了
19:56 很舒服的感覺
19:58 第二個腿不寧症候群
20:01 有些人白天就真的坐立難安
20:05 他坐辦公室的時候他受不了
20:07 他就一直換姿勢甚至起來走
20:09 白天還算小
20:11 到了傍晚
20:12 到了睡覺前
20:13 到了睡覺中
20:15 那種找不到的痛苦
20:17 直接給你來真的
20:19 你會覺得腳怎麼一直冷冷的
20:21 明明摸起來不冷、冷冷的
20:23 明明摸起來不熱卻有灼熱燒燙感
20:28 是不是很特別
20:29 然後明明都沒有什麼受傷
20:31 他一直覺得緊緊的
20:33 他不管是冷熱緊酸
20:35 他就不是典型的疼痛
20:38 所有那些不典型的不舒服
20:40 就是腿不寧症候群搞出來的
20:42 像一個老太太
20:44 老太太她膝蓋退化
20:46 那膝蓋退化是不是走路就會痛
20:49 不夠用嘛
20:50 一走就卡到膝蓋就痛給你看
20:52 就讓老太太無法走路走太好
20:55 可是老太太除了走路痛以外
20:57 還有第二種痛
20:58 她跟你說她坐在那邊
21:00 她膝蓋就不舒服
21:02 那種不舒服跟走路的不舒服不一樣
21:05 她就一直要敲膝蓋敲膝蓋
21:08 敲膝蓋這樣子
21:09 來增加他的膝蓋感覺
21:11 來減少這個不舒服
21:13 所以他有兩種痛
21:15 一個是走路的敏感痛
21:17 一個是不走路休息的失聯痛
21:21 失聯痛
21:22 那這一律叫做腿不寧症候群
21:24 他很多變招喔
21:26 包含晚上
21:27 多巴胺不夠內臟感覺不足
21:29 賁門打開胃酸逆流
21:32 純夜間胃酸逆流
21:33 包含說晚上磨牙找不到我的顳顎關節
21:37 然後顳顎關節在哪裡不知道
21:38 他就一直在僵硬然後一直在磨牙
21:41 來增加輸入
21:43 把牙齒磨到平了
21:45 才甘休啊
21:46 所以這些都是
21:47 腿不寧症候群的這個內臟版
21:50 第三個
21:51 巴金森氏症
21:52 巴金森氏症就是一個
21:54 到了老人以後
21:55 多巴胺不夠的病嘛
21:56 但是他有很多都不是動作的
21:59 他非動作的症狀
22:01 包含剛剛方醫師講的一大堆不舒服
22:03 他從表情呆滯
22:05 你看巴金森病人
22:06 表情呆滯
22:08 沒什麼情緒
22:10 你問他說有沒有問題
22:11 沒問題
22:12 還好
22:13 其實表示他沒有情緒
22:15 然後腿不寧症候群他一定有
22:18 情緒很低落
22:19 腿不寧症候群
22:21 這些非動作的症狀
22:22 都算是多巴胺不足的本體感覺的部分
22:28 他也會當機喔
22:29 上次方醫師有提到
22:31 巴金森病人要過馬路
22:33 越想急著過
22:35 越會當機
22:36 然後停在馬路中間
22:38 最後一個
22:39 方醫師把它叫做不舒服症
22:41 人生不幸福
22:42 身體不舒服
22:44 大部分都來自於
22:46 島葉的造作
22:48 這個島葉
22:49 就要集合我們的身體感覺
22:51 內臟感覺、身體感覺、自我存在感覺
22:55 這三個感覺
22:56 內臟本體自我存在感
22:59 都是
23:00 島葉整個包裹在治療在幫忙
23:02 當你多巴胺給島葉不足的時候
23:04 他功能不足的時候
23:06 他就開始造作了
23:07 它製造不舒服
23:08 今天不管是我們傳進來的感覺太多
23:11 太多它就變敏感了
23:13 它把你過去遇到的災難
23:15 身體的不舒服全部記起來
23:17 比如說你以前吃到幾次螃蟹就會過敏的
23:22 然後他就記住說螃蟹會過敏
23:24 你遇到風吹就會流鼻水
23:26 他記住風吹會流鼻水
23:29 你今天扭到腳疼痛痛了三個月痛了半年
23:32 他把你記起來痛30年
23:34 他專門記住那些
23:36 曾經遇到的倒楣事
23:39 然後變得敏感
23:40 下次你就會及早反應
23:42 這也是很讓你不舒服的
23:45 第二個不舒服、不幸福是
23:47 他失去了
23:48 當你老化以後
23:49 你的周邊感覺不足
23:51 他找不到你的手腳內臟
23:53 他也會抱怨的
23:55 直接製造各式各樣的不舒服
23:57 以後我會專門來講這個
23:59 剛才講的就是過動
24:00 那這張我們來講衝動
24:02 在過動兒裡面
24:04 他其實已經帶有一點衝動的表現
24:06 比如說人家講話他要插嘴
24:09 玩遊戲他要插隊
24:11 他已經有點衝動的成分
24:13 都已經算客氣了
24:14 到了成人版的衝動
24:16 他就不客氣了
24:17 成人版的衝動就是說
24:19 你講話是什麼意思啊
24:21 你這是什麼意思
24:22 你這個是什麼意思
24:24 越來越大聲
24:25 然後直接跟你開幹
24:27 這叫做成人版的衝動
24:30 成人版停不下來的哦
24:31 他動手動腳動口的
24:34 我們的前面
24:35 我剛才提到有一個叫伏隔核
24:38 這伏隔核
24:39 他就是慾望執行中樞
24:41 他前面的部分負責什麼
24:44 及時的快感、長期的獎勵
24:46 後半段就是在抑制衝動
24:49 它快樂好的東西它要去拿
24:52 壞的東西它能夠把它擋下來
24:55 擋下來、抑制衝動
24:57 當你多巴胺不夠的時候
24:59 你沒有辦法得到快樂
25:00 你也沒有辦法抑制衝動
25:03 這樣可以理解吧
25:04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最後一張
25:05 這個就是ADHI的風景
25:08 這四個症狀的風景
25:09 哪四個症狀呢
25:10 你今天不管是ACC
25:13 還有前面的伏隔核
25:15 還有前面的島葉
25:17 這三個地方
25:18 製造一個
25:19 方醫師講的
25:20 注意力不集中到三無
25:23 到最後沒有存在感的地獄
25:26 這個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部分
25:28 後面的部分
25:30 後島葉跟過動有關
25:33 讓你找不到身體
25:34 然後一直想要動
25:35 那最後啊
25:36 這個伏隔核
25:38 讓你沒有辦法抑制衝動
25:40 你看多巴胺
25:41 這個工廠
25:42 他做的多巴胺不夠
25:44 看他多不夠嘛
25:46 如果一點點不夠
25:47 那頂多就注意力不集中啦
25:50 那如果很多不夠
25:51 他開始分心啊
25:53 他開始沒有存在感啊
25:55 他開始有比較憂鬱的表現啊
25:57 然後整天坐立難安過動啊
26:00 然後最後呢
26:01 做事情講話都很衝動啊
26:03 所以不夠的範圍有多少
26:05 決定他有多少症狀
26:07 好那最後再一張
26:08 這個前扣帶迴
26:11 就是剛剛講四個症狀裡面
26:13 他就負責
26:14 這個前面那兩個
26:16 然後這個島葉呢
26:17 也負責這個注意力的部分
26:19 跟過動的部分
26:20 那伏隔核呢
26:22 負責注意力的部分
26:23 跟衝動的部分
26:24 而這三個地方呢
26:26 都是多巴胺在滋養的
26:27 那多巴胺就是真的不夠
26:29 但是不夠是永遠不夠嗎
26:31 沒有
26:32 他是會補回來的
26:33 他是慢了兩三年
26:34 所以後面會補給你的
26:36 有沒有補到全部不知道
26:38 但是是有機會補回來的
26:40 所以他會比一般的小朋友幼稚不成熟
26:43 最後
26:43 方醫師說
26:45 家長遇到這樣子過動的小朋友
26:48 然後注意力不集中
26:49 拖拖拉拉的小孩
26:51 有時候蠻擔憂的
26:53 根據研究
26:54 這是一個發展遲緩的問題
26:57 最後會補上的
26:59 不是每一個人
27:00 但是大部分都還是可以補上的
27:03 如果去幫助他在這個階段
27:06 在這個階段能夠去學習
27:09 然後跟人家交流相處
27:11 不要引起挫折感
27:12 或者產生躲避逃避的一些行為
27:16 這有待於聰明的爸媽們
27:18 所以跟方醫師一起出發吧
27:21 然後把裝備穿好
27:24 然後往丘陵地前進
27:27 不是高山
27:28 也不是斷崖
27:30 是丘陵地而已
27:32 那這丘陵地要走過去
27:33 也不是說赤手空拳的
27:36 把你的裝備弄好
27:37 那下一節課
27:39 下個禮拜
27:40 方醫師要跟你分享
27:42 到底要帶上什麼裝備
27:44 然後才能夠去通過這個丘陵地
27:49 以上跟各位分享
28:00 想要從醫學的角度
28:02 來了解人生的問題嗎?
28:04 記得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28:07 分享給所有的親朋好友
28:09 讓我們一起提升台灣的醫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