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了解 #ADHD 嗎?其實它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這些只是ADHD的表面現象。在這集多巴胺大宇宙中,#方識欽醫師 將帶你深入 #ADHD 的大腦,揭開它不為人知的秘密!透過生動的圖解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方醫師將帶你重新認識ADHD,並讓你了解如何改善注意力、提升專注力!馬上點開影片,一起探索 #多巴胺 的奧秘!🚀🚀🚀 00:00 ADHD:不只是注意力不集中!
08:21 多巴胺異常疾病全解析
15:39 方醫師獨家解讀:ADHI!
20:13 ADHD的三大特殊現象
❗引用請註明「取自未來健康研究院 YouTube 頻道」❗
本節目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醫療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
ADHD:不只是注意力不集中!
0:00 接下來我們進行我們的第一個單元
0:03 多巴胺大宇宙
0:05 多巴胺大宇宙這個系列
0:06 那這個系列這是我們的第二集
0:09 我們上次已經介紹過多巴胺他的功能
0:12 那我們這次要針對這個主題呢來跟各位分享
0:16 那這個主題叫做
0:18 Beyo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0:23 英文簡稱ADHD
0:26 AD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足
0:29 H就是過動
0:31 Hyperactivity
0:33 ADHD正式名稱就是這個樣子
0:35 方醫師把它改成Beyond
0:37 然後下面寫大於
0:39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呢
0:42 是超越大家所理解的ADHD的
0:45 首先下一張
0:46 我們可以看到
0:48 在我們的中腦
0:50 就是我們腦幹裡面三層建築裡面的最高層
0:53 它有分為中腦
0:54 還有橋腦
0:56 還有延腦
0:57 第三層呢
0:59 就是中腦
1:00 那它裡面有一區
1:01 叫黑質區
1:02 另外旁邊有一個叫VTA區
1:05 這兩區
1:06 它總共可能有40萬到60萬個細胞
1:10 專門製造多巴胺的
1:12 多巴胺的分子就長得下面那個樣子
1:14 好像一隻小蝌蚪一樣
1:16 還有兩個可愛的眼睛
1:18 這個多巴胺工廠
1:20 每天製造這些多巴胺
1:22 送到大腦去滋潤
1:24 它跟人家不一樣
1:25 一般我們的這些
1:28 還有其他的工廠
1:29 包含血清素工廠
1:30 正腎上腺素工廠啊
1:33 乙醯膽鹼工廠啊
1:34 那些工廠呢他們比較無私
1:36 供應整個大腦的上上下下都被滋潤的
1:41 可是多巴胺工廠比較奇怪
1:43 他只滋潤大腦的局部地方
1:45 以前額葉為主
1:47 包含一些重點區域
1:49 這就是他特殊的地方
1:51 這個好處
1:52 這個特殊地方
1:54 在一般的動物
1:55 在靈長類以下是比較沒有的
1:58 所以我們大腦前額葉特別發達
2:01 也是拜多巴胺之賜
2:03 下一張
2:04 前額葉是我們跟猴子
2:07 跟一般動物不同的地方
2:09 我們人類呢前額葉特別發達
2:12 前額葉的這個皮質
2:14 我們一般皮質
2:15 你知道嗎
2:16 整個大腦雖然這麼大
2:18 那個皮質表面那些皺褶
2:20 那個厚度
2:21 有神經細胞的地方
2:23 竟然只像一張A4紙這麼厚而已
2:26 薄薄的一層
2:27 裡面全部都是裝豆腐嗎?
2:31 裝神經纖維
2:32 軟軟的神經纖維
2:33 上面那一層
2:34 但是那一層還是有厚薄之分的
2:37 有人科學家研究那一層的前額葉皮層的厚度
2:44 以2.5mm到3.5mm來講
2:47 mm就是小於1公分
2:50 小於1公分的厚度的大腦皮層
2:53 正常小朋友從出生開始一直在變得越來越厚
2:59 到12歲左右達到他人生的高峰
3:02 也就是說12歲是他前額葉皮層的厚度
3:06 最厚的時候
3:07 這個是標準的過程
3:09 那接下來他不是長得更厚
3:11 他把不需要的神經細胞切掉
3:15 這在方醫師之前提過叫神經裁剪
3:17 所以神經細胞反而會少一點
3:19 所以它是先高後低
3:21 那個低是重要的過程
3:23 而自閉症小朋友他們就捨不得剪
3:26 他們不但沒有剪還長得比較多
3:29 所以他們前額葉細胞到最後
3:31 竟然是一般小朋友的67%
3:35 大於高於67%
3:37 所以自閉症小朋友前額葉皮層沒有這個過程
3:42 他們長得太厚了,厚有什麼好跟不好呢?
3:45 好就是對細節特別重視
3:48 看小不看大
3:50 所以他們有時候鑽牛角尖
3:52 但是大事情、複雜事情反而不處理
3:56 這是自閉症的現象
3:57 ADHD就不一樣了
3:59 他們注意力不集中
4:01 根據科學家研究
4:03 他們大腦這個前額葉皮層的發展
4:06 比人家落後2到3年
4:08 2到3年
4:09 他們後來有些人會跟上的
4:12 所以你不要看他小時候好像
4:14 皮皮的、過動、注意力不集中
4:16 後來去念博士還賺大錢
4:19 所以不要認為他們一輩子就是這個樣子
4:22 所以ADHD普遍的
4:25 認為大腦發育慢了2到3年
4:28 有些人到成年人
4:31 還是有ADHD的特性
4:33 這種成年型的ADHD
4:35 他可能一輩子
4:36 都沒有到達正常的高度
4:39 所以成人型的ADHD
4:41 所以這個就是一個前額葉的發展的異常
4:45 下一張
4:46 所以ADHD可以這樣講
4:48 這種注意力不集中
4:50 還有過動現象的小朋友
4:53 他是大腦多巴胺體系
4:55 這個體系喔
4:57 整個體系喔
4:57 因為多巴胺在滋養前額葉的
5:00 他發育延遲了2到3年
5:03 就好像別的小朋友比較成熟一點
5:05 10歲了
5:06 那些小朋友好像還在念幼稚園
5:08 雖然是同一個年紀
5:10 心智年齡不太一樣
5:12 那這就是有ADHD的表現
5:16 這張圖也算是方醫師的一個重點
5:21 我們的中腦多巴胺工廠分泌的多巴胺
5:25 它要送到幾個特別的區域
5:27 首先它送到前額葉
5:29 我們大腦前面突出這一塊大腦
5:31 叫前額葉
5:32 它負責啟動我們整個大腦的
5:34 等於說它是總指揮
5:36 大腦後面就有點像機器
5:39 然後這個機器要運作要有一個指揮
5:42 這個指揮就是前額葉
5:44 第二個
5:45 這個紅色區域
5:46 我們把它叫做前扣帶迴
5:48 大腦內側有一個叫扣帶迴
5:51 扣帶迴的前面
5:53 這個皮層的地方
5:54 它幾乎有點像是注意力的雷達
5:57 那也是多巴胺在支應的
5:59 今天多巴胺夠的時候
6:00 它的雷達開的比較大
6:03 如果這個多巴胺不夠
6:04 它雷達監測的範圍比較小
6:08 那第三個叫NAc
6:10 中文叫伏隔核
6:12 伏在那裡,趴在那裡的伏
6:14 那隔壁的隔
6:16 伏隔核是什麼呢?
6:17 是我們欲望執行的中心
6:20 就你有欲望要不要去執行
6:21 比如說這個女生很喜歡
6:24 看起來很喜歡
6:25 要不要去搭訕
6:26 那個欲望的執行就是NAc要做的
6:29 那有些事情呢
6:30 比如說人家對你不禮貌
6:32 你要不要生氣
6:33 要不要跟他直接吼過去
6:37 就是吼過去
6:39 或者出手
6:40 那這樣的行為呢
6:41 你要放任自己去做
6:43 還是要抑制他
6:44 所以不管是欲望還是衝動的執行
6:47 或者是這個不適合行為的抑制
6:49 就是跟NAc有關的
6:52 前面的ACC只有注意、偵查而已
6:55 NAc是直接執行的
6:57 那後面一點有一個叫基底核
6:59 也就是我們大腦的中間有一團細胞
7:02 兩邊各有一團
7:04 叫做基底核
7:05 它負責什麼
7:06 我們動作的自動化
7:08 譬如說你騎腳踏車
7:09 你不用一直注意怎麼騎吧
7:11 你走路不用一直注意怎麼走嘛
7:13 這種自動化的執行
7:15 就是基底核在做的
7:16 第三個最後一個叫島葉
7:18 這個島葉就是神奇的地方
7:21 怎麼講呢
7:22 我們內在的本體感受
7:24 手腳位置在哪裡
7:26 還有那個內臟的感覺
7:28 比如說有人覺得喉嚨找不到喉嚨
7:30 然後一直乾咳
7:32 那有的老太太膝蓋退化了
7:35 然後找不到膝蓋
7:36 然後他坐在那邊找不到膝蓋
7:38 他就一直要敲腳
7:39 所以老太太為什麼要敲腳?
7:41 那為什麼喉嚨
7:42 會一直乾咳
7:43 可能是大腦的內臟感受不足
7:47 本體感受不足
7:49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
7:51 這問題幾乎解釋
7:52 我們為什麼生活、身體上
7:55 一直不幸福、不舒服的原因
7:57 這方醫師把他放在
7:58 最後一堂課來講
7:59 可能要三個月以後了
8:01 多巴胺異常的疾病
8:03 方醫師擠出這張圖來
8:05 這張圖也是個寶
8:07 這張圖怎麼說呢
8:08 我們把生長階段分為小孩階段
8:11 青中年階段跟中老年階段
8:14 多巴胺異常的疾病的狀態
8:17 在小朋友表現出來的就是ADHD
多巴胺異常疾病全解析
8:21 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
8:23 這些小朋友也很容易上癮
8:25 很容易上癮
8:26 他們不管是手機上癮、網路上癮
8:29 或者是甚至藥物毒品上癮
8:32 這個上癮症的比例
8:33 有時候高達三倍
8:35 所以這個上癮症在青中年就會來
8:38 ADHD的小朋友也容易發展成躁鬱症
8:44 將近十倍
8:46 這不是開玩笑的
8:47 他們有一些部分也有思覺失調症的問題
8:50 這三個上癮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
8:53 比較屬於青中年就要發病的
8:56 大概二十幾歲
8:57 因為他們開始遇到人生的困擾
8:59 比如說就業的問題、就學的問題
9:03 婚姻、男女朋友的問題
9:05 都容易激發出他們的病灶
9:07 尤其是躁鬱症、思覺失調症
9:10 如果一個人跟你說他年輕都沒事
9:13 他50歲才變思覺失調症
9:15 那是不對的
9:16 真正有這種比較體質性的問題
9:19 他在青中年就發病
9:21 再來到中老年
9:22 巴金森氏症
9:23 他的運動功能跟感覺功能開始不夠用
9:27 然後有一種病叫腿不寧症
9:29 他從小朋友在床上滾來滾去
9:33 然後說是生長痛
9:35 還會磨牙
9:36 這時候就開始了
9:37 有人這個現象一直到長大
9:39 晚上腿一直抽筋
9:41 動一下就抽筋
9:42 抽動
9:43 晚上夜不寧症候群、不舒服
9:45 這個是一輩子的
9:47 還有一種病跟他有關
9:49 包含睡覺週期轉換的問題
9:52 會產生什麼呢?
9:53 晚上講夢話
9:55 什麼秘密都講出來
9:57 還有一個就是說鬼壓床
10:00 睡眠癱瘓症候群
10:01 已經醒了動不了
10:02 這些睡眠的問題都在腿不寧
10:05 他可以涵蓋從小朋友一直到中老年
10:07 最後還有一個很神秘的病
10:09 方醫師把它叫不舒服症
10:11 怎麼檢查都檢查不出來的
10:14 整個影像掃描很正常
10:16 但是就是不舒服
10:17 那是因為跟內臟
10:19 跟身體的感受不足有關
10:22 這一點跟島葉以及多巴胺的問題有關
10:25 這留在最後一堂課
10:27 幾乎就是人生的秘密
10:29 身體的秘密是在這裡
10:32 這個內容就是方醫師會逐步講的
10:35 那我們為什麼今天用ADHD開始呢
10:37 因為他是從小孩子開始
10:39 所以我們以年紀來區分
10:41 我們以年紀來區分
10:43 從小孩子開始的多巴胺的疾病
10:45 我們今天第一道菜就是上ADHD
10:48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10:51 是它標準的名稱
10:53 我們先從標準的來講
10:55 它DSM-5就是一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
10:59 5就是最新版的
11:01 他診斷手冊把它分為注意力不足這個部分
11:05 跟過動跟衝動這個部分
11:07 他就分這兩段而已
11:10 內容是什麼呢?
11:11 我們先看
11:12 注意力不足他設了9個單元
11:16 你看他裡面寫的
11:17 經常無法專注細節
11:19 所以學校事情工作都做不好
11:22 細節沒有注意
11:23 不遵照指示
11:24 老師說要怎麼做都沒有在聽的
11:26 他不是故意反抗的
11:28 他是不知道、他聽不懂
11:29 不知道那個指示跟你講的很散漫的態度
11:33 然後學校課業就常常不願意參加
11:36 會逃避
11:37 這個都是學校課業零零落落
11:39 有交沒交的
11:41 經常在工作遊戲中
11:43 沒有辦法維持持續的注意力
11:46 他只能夠注意一小段而已
11:48 一小時的課
11:49 他大概注意15分鐘
11:51 其他都已經走神了
11:53 平常跟他講話
11:55 沒在聽啦
11:56 沒在聽的啦
11:57 有沒有這種小朋友
11:58 連大人都一堆啊
12:00 都沒在聽的啊
12:01 經常弄丟東西啊
12:03 什麼東西都丟掉啊
12:04 一臺腳踏車丟了五六台都有
12:07 常常活動的時候忘東忘西
12:09 什麼都沒帶啊
12:10 上面是不是都很糟糕的人
12:12 然後難以組織
12:13 這些被動的事情
12:15 交代他事情他都沒有做好
12:17 他怎麼可能會主動的去做事情
12:19 被動都做不好了
12:20 這樣就算八項
12:21 這叫注意力不足
12:23 零零落落
12:24 但是第九項你看
12:26 經常因為外界刺激而分心
12:29 就是一些小事情他都注意
12:31 這件事情其實跟上面八項是有一點不一樣的
12:34 上面八項是叫他注意他也沒辦法注意
12:37 不注意
12:38 然後後面是不需要他注意的
12:40 他很注意
12:41 會分心
12:43 注意力不足跟容易分心
12:45 這九個裡面只要有大於等於六個
12:48 在診斷上就算是有的
12:50 所以很多家長一看就說「糟糕!」
12:52 好像有了…
12:52 這要影響他的生活、工作、學校
12:56 下一張
12:57 第二個單元
12:58 在診斷的守則裡面
13:00 過動與抽動
13:01 也是九個有六個以上
13:03 那我們什麼叫過動
13:04 過動就是坐立難安
13:06 玩弄手腳
13:08 椅子動來動去
13:09 一直抖腳
13:11 有些大人也是一直抖腳
13:12 坐立難安
13:14 光是在看面相就知道
13:17 來面試
13:19 坐著動來動去
13:20 既然在教室內或其他需要坐著的場合
13:23 離開座位
13:24 現在去一般的小學看
13:26 兩三個小朋友走來走去的
13:29 這個很驚人
13:30 經常在不適當的場合
13:31 奔跑或爬上爬下
13:33 如果是大人也可能只是出現
13:35 煩躁不安的個人人感覺 他靜不下來
13:38 無法安靜的玩或參與休閑活動
13:42 靜態他都不行
13:43 經常忙個不停
13:44 像一個馬達一樣不斷的被驅動
13:47 忙個不停
13:47 他一定要忙個不停
13:49 講話講太多停不下來
13:51 方醫師好像有這個病
13:52 所以這幾個一到六
13:54 當做是過動
13:55 當作是過動
13:56 過動
13:57 就是停不下來嘛
13:58 好像這個充電太多停不下來
14:01 那7到9呢就叫衝動
14:03 比如說
14:04 經常在問題還沒有說完就搶著回答
14:07 這個黃國昌最討厭這種人
14:09 就是搶話 所以這個容易搶話的人
14:12 沒辦法按照順序排隊
14:15 等不了
14:16 經常打斷或打擾別人的活動
14:18 比如說別人在談話或遊戲
14:21 他就是要來一下
14:22 然後會乾擾
14:23 甚至很白目
14:25 那這樣子的衝動還算是客氣的
14:27 那什麼叫做衝動
14:28 方醫師在講更直接的
14:30 比如說有人講話
14:32 對他來講他聽了不喜歡
14:34 他就直接回嗆
14:36 那有人呢
14:37 這個開始講話有點衝動了
14:39 他就直接動手啊
14:41 所以回嗆動手
14:42 都沒有在思考的直接來的啦
14:44 那這種衝動沒辦法關掉的
14:46 這叫衝動
14:47 這是更惡劣一點的
14:48 因為這些版本是給小朋友用的
14:51 大人其實就沒有再跟你客氣了
14:53 所以這些上面的六個過動
14:55 跟下面三個衝動
14:57 他是把它放在一起的
14:59 大於六個的話
15:00 算是有這方面的問題
15:01 所以在傳統的ADHD這個診斷的標準裡面
15:06 他就把注意力不足放作一個大的單元
15:09 那另外一個單元就是過動衝動他把它放一起
15:13 反正就是在動就對了
15:14 不管你是亂動的還是衝動跟人家有衝突的
15:18 這都是亂動的
15:19 那這兩個單元還有重疊的部分
15:22 所以他把它整段分為三種類型
15:24 以注意力不足為類型的
15:26 整天散散漫漫的
15:27 或者有點分心的
15:29 另外一種呢
15:30 過動、亂動、衝動的
15:32 這種類型
15:33 那還有一種類型是兩個都有
15:35 不能專心
15:36 又容易衝動過動
15:37 分為這三種類型
方醫師獨家解讀:ADHI!
15:39 但是方醫師覺得這樣不夠
15:40 既然可以在這個裡面
15:42 還拼出一個自己版本的
15:44 我們看下一張
15:46 我把這個ADHD
15:47 改成
15:48 ADHI
15:49 簡直就是自作聰明
15:52 我們來看看方醫師怎麼自作聰明
15:55 我這A就是Attention 注意力
15:57 這個D我把它講的Distraction 就是分心
16:01 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也不一定會分心
16:04 他就整天頓頓傻傻的
16:06 就算飛機掉在他旁邊
16:09 他也沒有注意到
16:10 所以不一定是注意力不集中的
16:12 一定要分心
16:13 所以他是可以獨立的症狀
16:15 第三個H是過動
16:18 Hyperactivity
16:19 就停不下來
16:20 就是一直要動
16:21 像蟲一樣的
16:23 第四個I就是Impulsivity
16:27 就是衝動
16:29 所以ADHI跟剛剛ADHD
16:32 我把他的症狀拆解
16:34 既然要講就講得清清楚楚的
16:36 有四個症狀
16:37 低注意力、容易分心、過動跟衝動
16:41 這是我的版本
16:42 大家欣賞一下
16:44 這四個內容也都是有重疊的
16:48 早期在1960年代很早以前
16:52 他們觀察到一群過動的小朋友
16:54 所以ADHD早期它是以過動作為特色的
16:58 所以它本來的名字叫做
16:59 Hyperkinetic Reaction of Childhood
17:02 也就是小孩子過動的行為
17:05 過動的反應
17:06 他們是以觀察過動為主的
17:08 結果過了幾年
17:10 在這個DSM第三版
17:12 它竟然以注意力不集中作為主要類型
17:15 所以它變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17:18 所以一開始觀察是過動
17:20 後來竟然說注意力不集中
17:22 到後來第四版第五版就把它叫ADHD
17:26 就把這兩個連在一起了
17:28 又注意力不集中又過動
17:30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連在一起
17:32 結果方醫師現在再搶先一步
17:34 自作聰明的
17:35 寫成ADHI
17:37 我把他裡面的四個成分
17:39 獨立來看
17:40 散漫
17:41 分心
17:42 過動
17:43 衝動
17:43 我把它叫ADHI
17:45 下一張
17:45 那為什麼要這麼多此一舉呢
17:48 因為每一個症狀
17:49 都有它相應的神經生理學的原理
17:53 那我因為為了要把這個神經生理學講清楚
17:56 所以才把它分成這四類
17:58 因為我們要看得更細
17:59 對不對
18:00 好
18:00 大腦有一個注意力的網站
18:03 大腦是有一個資源的
18:05 這資源不能夠夠隨便的揮霍
18:08 所以它在大腦的
18:09 有一個地方叫做前扣帶迴
18:11 大腦的內側面
18:13 最比較底層的地方有一層叫做扣帶迴
18:17 它也是一層大腦皮層
18:18 長在我們的大腦的內側面
18:20 這裡面的前面
18:21 專門拿來做雷達用的
18:24 什麼叫雷達?
18:24 這個雷達到底要偵測哪一個地區?
18:27 是要往外偵測的
18:29 譬如說現在環境發生什麼事情
18:31 大家在想什麼?
18:32 有沒有人在不爽?
18:34 這樣子的一個偵測,就往外偵測
18:36 那有時候要往內偵測
18:38 往自己內心,我在想什麼?
18:40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8:42 我的興趣是什麼
18:43 我的喜好是什麼
18:44 我的決定是什麼
18:46 往內想的
18:47 有人是往外想
18:48 所以你今天這個馬達是往外看還是往內看
18:52 這是自己要決定的
18:54 那是要轉來轉去的
18:55 一下往外一下往內
18:56 所以這個雷達的設置
18:59 來決定我們注意力的範圍
19:01 那這個位置叫前扣帶迴
19:03 英文叫ACC
19:04 重點是
19:06 這個雷達的能力
19:07 是多巴胺管的
19:08 當你多巴胺很夠的時候
19:10 就好像給它加了潤滑油一樣
19:12 這ACC很靈活的
19:14 它一下子可以注意到別人的反應
19:16 一下子可以注意到自己內心要講的東西
19:19 所以有些很厲害的演講
19:21 他可以去注意到觀眾到底有沒有人在笑
19:25 有沒有人在聽
19:26 然後隨時調整自己準備演講的內容
19:29 所以他還可以往外
19:30 他可以往內
19:30 那麼那個雷達要開得很大
19:32 那麼這個雷達要開的很大
19:33 雷達開的很大需要
19:35 多巴胺很夠
19:36 也就是這個雷達很靈活
19:38 潤滑油要加很多
19:40 那潤滑油就是多巴胺
19:42 我們這個ADHD的小朋友
19:45 他這個雷達多巴胺的潤滑油不夠
19:48 所以在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19:50 他一概不管的
19:51 因為他雷達只有開一點點
19:53 他可能只注意到前面
19:55 你在旁邊走來走去
19:56 他都沒有發現
19:58 你要到前面把桌子翻了
20:00 他才注意到說你要幹嘛
20:01 所以他們雷達開得很小
20:04 因為他們多巴胺不夠
20:05 這樣大家很容易理解嘛
20:07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就好了
20:08 多巴胺不夠
20:10 雷達範圍很小
20:11 所以注意力很少
ADHD的三大特殊現象
20:13 如果我們今天在這邊結束
20:14 大概我們這個節目要去跳樓了這樣子
20:16 這個只是我們的前菜而已
20:19 我們繼續往下講
20:20 我們今天要講說關於注意力失調
20:23 也就是ADHD小朋友他們注意力失調
20:26 他們有三件特別的現象
20:28 方醫師竟然可以擠出三件特別現象
20:31 不是一件不是兩件
20:33 是三件
20:34 好我們來看第一件
20:35 這一群ADHD的小朋友
20:37 竟然他們過少注意力
20:40 跟過多注意力
20:41 是並存的
20:43 怎麼可能
20:44 不太專心
20:44 不太注意
20:45 那就去注意很多小事情
20:47 有沒有這樣的狀態
20:49 比如說整個人神神的
20:50 好像都走神一樣
20:52 但是一旦有風吹草動
20:54 他都要去注意一下
20:56 你們在講什麼
20:57 那邊什麼事情
20:58 那馬上又跳掉
20:59 又跳掉
21:01 注意力不足
21:02 又常常注意小事情
21:04 怎麼會有這種
21:06 過少跟過多並存呢
21:08 好原因是因為
21:10 正常的多巴胺分泌
21:11 是上面這張圖
21:12 那個像
21:13 那個就是分泌多巴胺的細胞
21:15 然後那圓圓的一顆一顆就多巴胺
21:18 那下面是專門接那個多巴胺球的下一條神經
21:22 這個多巴胺受體去接多巴胺這個球
21:24 大概就長這個樣子
21:25 今天如果你遇到這些小朋友
21:28 不知道為什麼
21:28 他的人生大腦的多巴胺分泌比較慢
21:32 發育比較慢
21:33 多巴胺分泌少了不夠用
21:35 這個油不夠
21:36 為了要平衡補償這件事情
21:39 多巴胺受體就長得比較多
21:41 他不能漏接任何球
21:43 所以他受體就長一大堆
21:45 就處在一個多巴胺受體向上調節
21:48 不能漏掉球的狀態
21:50 來補償多巴胺分泌不夠
21:52 先天的不足
21:53 後天把它補齊一點
21:55 沒辦法完全補齊
21:56 但是加減補齊
21:57 那這種狀態是什麼狀態呢
21:59 就是平常他已經準備好
22:03 要去接收任何訊息
22:05 因為多巴胺受體很多
22:07 所以你只要多分泌一點點多巴胺受體
22:10 我就馬上接到球
22:11 所以多巴胺受體向上調節密密麻麻的
22:14 代表他已經準備好要接收環境訊息
22:17 所以這時候環境只要有一點
22:19 比如說有人發出個聲音
22:21 那大腦就等於丟出一顆多巴胺
22:23 他馬上產生反應
22:24 然後他就注意到了
22:26 但是這個注意到以後
22:27 它能夠進一步活動嗎?
22:29 不行,它注意力也沒辦法持續很久
22:31 它很容易去撿到球
22:33 但是它沒有玩下去
22:34 所以就變成了
22:36 什麼小事情它都注意到
22:37 很容易驚醒它
22:39 可是它沒有辦法對每一件小事情
22:42 加以反應
22:43 都反應一點點
22:44 這就是這種狀態
22:46 又沒有辦法注意很久
22:47 但是又很多注意力
22:49 往下走
22:49 那第二個神奇的就是ADHD的小朋友
22:53 有一種會有時候會產生一種超專注的狀態
22:57 超專注
22:58 英文叫Hyperfocus
22:59 類似心流
23:01 你說他們整天這樣子好像失神走神的樣子
23:04 竟然還可以產生心流
23:06 你看下面那張圖
23:07 他這個雷達
23:08 他事實上是放得很大的
23:10 因為方醫師說
23:11 他們的多巴胺受體是提高的
23:14 所以他們其實準備好捕捉訊息
23:16 只是他們沒有辦法捕捉很久
23:18 所以他們很多小事情會進到他們大腦裡
23:20 但是一下子就過了
23:22 一下就過了
23:24 會進來
23:24 但是不會停很久
23:26 因為無以為繼啊
23:27 可是今天如果一個大咖進來
23:30 比如說在玩遊戲喔
23:34 很好玩喔
23:36 遊戲很好玩嘛對不對
23:37 結果他就整個大腦爆炸
23:40 下一張
23:40 當他們處在那一種
23:42 隨時準備引爆的時候
23:44 突然遇到真正的爆炸性的刺激
23:47 譬如說同學在玩手機
23:50 在玩遊戲
23:51 然後他得到強烈的刺激以後
23:54 多巴胺本來是缺乏的
23:56 竟然把它庫存的全部擠出來
23:58 這時候擠出來大量的多巴胺
24:00 配合已經向上調節的多巴胺受體
24:04 那不是強強聯聯手嗎
24:06 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特殊狀態
24:09 一般人還沒辦法達到的
24:11 那種心流
24:12 那種專注感
24:13 死都拉不開的
24:14 你有沒有看過
24:15 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
24:17 上網玩遊戲打電腦
24:19 那種拖都拖不走的
24:21 一定跟你拼老命要玩的
24:23 他們產生心流了你知道嗎
24:25 因為他們多巴胺受體跟多巴胺強強聯手
24:28 進入一種心流
24:30 是不是很偉大
24:31 我們人類一般的狀態都還沒辦法得到的
24:34 你看那些小朋友過動兒
24:36 一旦玩遊戲玩上癮
24:39 我跟你講
24:40 用刀子砍他他都還在打電動
24:43 下一張
24:44 所以其實小朋友
24:45 這些小朋友是很需要避免
24:48 去遇到這種爆炸性的刺激的
24:51 他們會拉不出來
24:52 好
24:52 第三個特殊事件
24:54 這事件也蠻特別的
24:56 遇到壓力
24:57 ADHD的小朋友
24:59 過動的小朋友
25:00 他的前額葉是直接涼掉的
25:03 平常我們遇到事情
25:04 我們大腦前額葉就有在運作
25:07 遇到緊急的事情
25:08 比如說去參加大學聯考
25:10 考數學
25:11 第一堂課就考數學
25:13 那很緊張嘛
25:14 全力以赴
25:15 然後前額葉都亮起來
25:16 血流劈啪啪的
25:18 平常的血流更多
25:20 為了要應付緊急狀況
25:23 非常的專心
25:24 考試考得很好
25:26 可是ADHD的小朋友很可憐
25:28 他們平常前額葉都已經超載
25:31 這個時候遇到壓力的時候
25:33 不但沒有幫忙
25:35 還扯後腿直接關機走人
25:38 所以有時候這些ADHD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
25:41 平常上課上學還有一定的表現
25:44 然後到考試的時候
25:46 大事的時候都直接當機了
25:48 然後就非常誇張的慘了
25:51 人家說失常嘛
25:52 這失常
25:53 那就是因為他們大腦的前額葉
25:55 直接涼掉
25:57 這他們的先天設計
25:58 怎麼這麼可悲可憐呢
26:00 我們來看下一張
26:01 原因就是因為
26:03 大腦有一個自我保護的保險絲
26:06 你不要以為大腦是你控制的
26:08 它不行就直接倒了
26:10 就像有人
26:10 這個叫做一種叫迷走神經反射
26:13 這個我們遇到壓力
26:15 然後身體在撐
26:17 撐到一個地步不撐了
26:18 直接給你昏倒
26:20 神經性暈厥症
26:21 大腦也一樣
26:22 你前額葉平常多巴胺不夠
26:25 他已經把那個運轉到90%了
26:28 結果你遇到一個考試
26:29 大考試
26:30 你需要運轉到120%
26:32 超過他負荷
26:34 保險絲直接跳掉
26:36 超負荷跳電直接變白癡
26:38 前額葉不但沒有做事
26:40 不但沒有恢復平常的水準
26:42 比平常水準更低
26:44 直接停電
26:45 所以變成像白癡一樣
26:46 只會1加1等於2
26:48 這種很單純的事情
26:50 其他完全忘記了
26:51 因為前額葉停機了
26:53 超可憐的
26:53 因為我們平常
26:54 我們大腦比如說60%
26:56 我們考試的時候到90%、95%都還不會跳機
27:00 他們平常多巴胺就不夠了
27:02 已經到90%在撐了
27:04 結果你竟然給我搞這個超過100%的
27:07 他直接跳電
27:08 所以他們會有跳電的問題
27:10 這個跟上一張我再補充一下
27:13 這跟巴金森氏症病人
27:15 他走路也會跳電
27:16 他平常多巴胺不夠
27:18 然後他勉強
27:19 走路一步一步走
27:20 一步一步走
27:20 他還可以慢慢的走
27:22 重複的走
27:23 那一旦過馬路的時候
27:24 走到一半
27:25 他壓力很大
27:27 可能過不去
27:29 那這個壓力
27:30 讓多巴胺需要運作更多
27:33 結果他就直接跳電
27:35 不夠
27:35 然後超過負荷跳電
27:37 這時候竟然
27:39 僵直在馬路上
27:40 僵直在斑馬線的中間
27:43 他本來要趕快過的
27:44 結果反而停掉
27:46 我們英文叫Freezing
27:48 不能動
27:49 然後他自己也覺得疑惑
27:50 我要趕快過
27:52 然後其他人都在按喇叭
27:53 結果他還是過不了
27:54 跳電
27:55 所以多巴胺不夠的
27:56 不管是運動過程跳電
27:58 注意力認知過能也會跳電
28:01 下一張
28:02 以上方醫師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28:04 也就是說注意力不集中症
28:07 後來改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8:11 我們注意力不足的又分為很散漫
28:15 然後容易分心
28:17 那不只是這樣
28:17 他們還出現並存
28:19 還有出現那一種心流
28:21 還會出現當機
28:23 這種奇怪的現象
28:24 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
28:26 你不要小看這種症狀的豐富性
28:30 但是集中在注意力就好了
28:32 為什麼還要過動亂動衝動呢
28:35 為什麼呢
28:36 我們下一次下個禮拜
28:38 再跟各位聽眾朋友
28:41 觀眾朋友來分享
28:42 為什麼這些ADHD的朋友有H呢?
28:45 有這種過動跟衝動的問題呢
28:47 這背後的神經身體是怎麼樣呢
28:50 有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可以再分享的呢
28:52 我們下禮拜見
29:03 想要從醫學的角度
29:05 來了解人生的問題嗎?
29:07 記得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29:10 分享給所有的親朋好友
29:12 讓我們一起提升台灣的醫療文化!!
【多巴胺大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