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創造出你的人生的?

所以當我們問「怎麼創造出好的靈感?」
答案不是從外面找,而是從「啟動意圖」開始。
你有那個意圖,你的能量就開始動,你的頻率就開始調,你的內在結構就開始變。

小編推薦博客來書籍

博客來-漫遊前世今生:超靈七號系列一 | 博客來-穿梭幻相實相:超靈七號系列二 | 博客來-時間預言:超靈七號系列三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7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8 | 博客來-賽斯早期課 9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要一起聊一件很神奇的事——
你,是怎麼創造出你的人生的?

你可能會說:「我只是每天過生活啊,創造跟我有什麼關係?」

但我要說的就是——你每天的想法、感覺、意圖,其實都在持續創造。創造不只是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而是你走過房間、拿起咖啡、說出一句話時,那些選擇與意念,本身就是一種創造的顯現。

賽斯曾說,我們的信念、我們的推理,會設定我們的目標。
當你決定「我要過去拿一杯咖啡」,所有內在的運算就啟動了。你沒有思考「我要怎麼移動骨頭」、「我要怎麼精密調控肌肉」——你只下了一個簡單的意圖,然後內在的機制全自動地配合,幫助你完成這個目標。

這就像是,你一旦想了什麼,整個宇宙就為你開始排練劇本。

所以當我們問「怎麼創造出好的靈感?」
答案不是從外面找,而是從「啟動意圖」開始。
你有那個意圖,你的能量就開始動,你的頻率就開始調,你的內在結構就開始變。

而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你怎麼「認為」自己是誰。
你的「我認為……」會決定你能做到什麼,也會決定你看見什麼、吸引什麼。

如果你認為「我沒有創造力」,那你馬上就會啟動一個沒有創造力的現實。
不是因為你真的沒創造力,而是因為你自己下令:不要開燈。

但一旦你開始轉念——「也許我可以試著創造看看」、「我想試著靠近那個可能性」——內在的燈就會亮起來。

這不是什麼心靈雞湯,這是非常量子、非常具體的實相運作方式。

賽斯在《夢、進化與價值完成》中說,構成你我這個物質世界的,不是外界的物質,而是意識單位(CU, Units of Consciousness)。這些意識單位運作起來,就像量子世界中的粒子與波:

🌱 當它是「粒子」時,它會形成一個具體的形體,在時間與空間中建立清楚的連結與身分。
🌊 當它是「波」時,它是流動的、無限延展的、可以同時存在於不同地方、連接各種可能性。

所以你的一切創造,不只是來自你的大腦,更是來自這些意識單位的組合——來自你內在的意識場,或者我們說的「量子場」。

當你以粒子的方式存在時,你會有名字、角色、故事;
但當你進入波的狀態——例如在冥想中、夢裡、創作時、深度放鬆時——你其實就在接觸更廣大的實相網絡。

那不是幻想,而是你原本就擁有的狀態。
就像量子物理說的:「在你觀察之前,一切都是可能性。」
你觀察了、定位了,可能性就變成具體實相——也就是粒子。

所以,創造是什麼?
創造,就是你用意識,從量子場裡選出你想要的那一幕戲。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我們常說「要讓自己進入頻率」。
因為能量 = 頻率 × 普朗克常數
你要創造某種實相,必須讓自己共振在那個頻率上。

這不是正能量的口號,而是實際的物理——你靠近那個震動,你就會開始吸引、接收到相關的訊息與靈感。
而當你說「我接不到靈感」的時候,很可能是因為你還卡在那個自我定義太強、波動太少的狀態。

我們都是一切萬有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本來就有那個智慧,那個靈感,那個創造的能力。
問題只是在於:我們有沒有啟動那個開關?有沒有願意微小化自己,打開波的路徑?
在那個微小的頻率之中,我們的直覺、我們的ESP、我們的創意、我們的療癒力,全都在那裡。

這些意識單位,不會被時間毀滅,不會因為你不信它就消失。它們本身就是神聖的建材,組成了你的身體、世界、甚至整個空間本身。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

🌟 開始認為自己是創造者。
🌟 開始練習啟動意圖,而不是等靈感自己掉下來。
🌟 開始調整頻率,而不是只盯著外在的比較與批評。
🌟 開始從分離走向整合,從自我走向更大的完形。

不要只是用自己的觀點來看自己,試著從更寬的視角,從更深的同理,去重新看見你與萬物的連結。

那才是創造力真正的來源。

謝謝大家,今天就聊到這裡。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內容有共鳴,也許從今晚開始,
在閉上眼睛之前,問自己一句:

「我想創造什麼樣的明天?」

你會發現,答案早就在你心中波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