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味道從青草的味道變花香、熟果香都可以去調製,讓他覺得太有趣了,所以他就栽進這個產業!」 ​ 「女兒不懂茶」誕生於 2019 年的臺東鹿野。創辦人—林廷瑀受到父親40 年的製茶經驗和職人精神影響,開啟探索品茗的好處,更期盼將飲茶文化帶往展新的樣態。造型藝術系畢業的林廷瑀,原本在電商公司上班,毅然回到家鄉台東跟隨曾獲神農獎的父親學種茶。和種了四十年茶的父親相比,她還只是個初學者。品牌之所以取名為「女兒不懂茶」,一方面因為不懂,她嘗試從「不懂」出發,從零開始,細細品味茶與人、人與大地、人與人之間的連繫。 ​ 「女兒不懂茶」在創立短短兩年間就已經獲得臺東經典名茶冬季優良茶分級評鑑紅烏龍組金牌獎、臺東金品獎產品包裝設計獎等肯定。臺東鹿野地區因為風土關係,加上特殊的製茶過程讓烏龍茶發酵度加重,而有「紅烏龍茶」這個特產。她一直以「神農」父親的製茶的技藝為驕傲,也認為紅烏龍是茶業界的潛力股,所以決定回到家鄉和父親一起推廣臺東好茶。林廷瑀的藝術學習背景,讓她可以用更開放的想法來創作。在創立「女兒不懂茶」品牌後,不只為商品設計包裝,也透過插畫在社群介紹茶葉相關知識。也製作影片教大家如何調製冷泡茶、鍋煮奶茶,翻轉中、老年人才會泡茶的想法,吸引年輕世代一起來品茗。 ​ 🔹神農父親與不懂茶的女兒,由情感所出發的新創茶品牌—「女兒不懂茶」 「我其實回來做女兒不懂茶的初衷,其實茶不是第一要素,而是情感。那這個情感是因為我爸爸的故事很有趣,但是爸爸很常會覺得沒什麼,那只是他過去的經歷。」 「神農獎有點像是農業界的奧斯卡,得獎的資格包含「德、智、體、群、美」品行好不好都會變成進入這個獎項的要素之一!」 「農家精神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很規律、很穩定、很樸實,我覺得會影響價值觀跟看待世界的方式。。」 ​ 🔹世代間的腦力激盪,磨合出「鹿野紅烏龍」嶄新風味✨ 「現在茶農平均年紀六十五歲,如果接下來沒有新的人進來,這個產業即將會消失,我覺得這些都是很珍貴的、活的歷史,所以我試著將自己的自媒體的能力放在這一塊上面。」 「當時我說我要回台東做茶,然後我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就笑我不懂茶。那我回去問爸爸:如果女兒不懂茶,爸爸懂嗎?其實我心裡已經有一個預設答案了。」 「我試著寫一些文章把爸爸的故事完整記錄下來,然後用繪畫的方式去發現在地的一些養分,後期就是用自媒體,手機拍了一些影片上網也去學怎麼剪輯影片。」 ​ 🔹 突破傳統產業慣性思維,利用新創優勢吸引年輕世代一起品茗! 「其實所謂的二代回鄉這件事情,其實不是在問怎麼做事,而是怎麼跟長輩溝通,我的例子是第三方先出來幫女兒講話,兩次三次好多次之後爸爸才說:這樣好像也不錯!」 「紅烏龍是誕生在我的家鄉台東鹿野,那是一種新型態的製作方式。它可以冷泡、熱泡,甚至鍋煮奶茶都蠻適合的,所以我們就一直想要去強調跟推廣這個紅烏龍給這個世界認識。」 「我用兩種思維在做,女兒不懂茶這條道路,前面是用藝術思維,後面慢慢要商業化的時候。藝術很主觀,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設計思維就是在解決問題。」 - 【最新訊息】追蹤FB、訂閱podcast! 🔹 創夢大叔楊錦聰 https://www.facebook.com/kenyang.windmusic 🔹 女兒不懂茶 https://www.facebook.com/daughtertea/?locale=zh_TW 🔹 回饋問卷 https://forms.gle/e3QHRyGT3yDBV81v8 - 🎧本集配樂: 插曲:<天空>彭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https://www.soundon.fm/)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