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的斷捨離。 有些朋友已經自己歸納出來,全部生命系列帶出來的觀念和方法有一個共同的模式,也就是無論遇到世界有什麼變化,是一個現象、是一個無常的東西、還是自己內心的一個狀態,都把它簡化再簡化,簡化到一個說不出來、無法再簡化的地步。 有了這樣的理解,也自然會想知道這個理解是不是對的,楊定一博士會在這個週末(05.25 10:00)為我們大家將這個主題進一步打開,邀請大家一起來聽。

0:21 博士 我想 許多朋友接觸到現在 會發現 你透過《唯識》
0:29 透過 全部生命 帶出來的 觀念 練習 和方法
0:34 對他來說 他好像已經看到一個共同的樣態 或共同的模式
0:41 也就是說 無論世界有什麼變化 一個現象 一個無常的東西
0:48 都把它 簡化 再簡化 簡化到一個說不出來 無法再簡化的地步
0:56 那當然 他們也會想知道 這個理解是不是對的
1:01 跟你想帶出來的 是同一件事嗎 能不能請博士再多說一些 謝謝
1:15 你這個問題 跟上禮拜問的一樣 也讓我臨時插隊
1:22 因為可能 它的關鍵性 重要性 跟我們這次 還不要說這次共修
1:29 馬上要開始的共修 7月1號 8月31號 的共修 心 向前行
1:36 有直接的關係 本身有這個重要性 而且把好多觀念 藍圖
1:45 我想表達什麼 最終想追求什麼 全部已經 透過這幾個問題 把它問出來了
1:52 把這幾十本書 多少有聲作品 我們的共修
1:59 跟上禮拜 我所表達的一樣 上禮拜 我們在講 就是
2:04 全部可能 活出 全部可能 就活出這個 全部可能的譜 相同的觀念
2:12 都一樣的 這是它一樣的重要性 我認為 就是現在 我們慢慢進入重點
2:19 也就是剛剛好 我 也是期待 一方面 大家越來越成熟
2:25 越來越準備好 所以這時候 我回答這些問題
2:30 我認為 都是剛剛好 一切都準備的剛剛好
2:35 我常常講 宇宙絕對不會犯錯 樣樣都安排的剛剛好 你的問題
2:42 我的回答 也都是如此 我過去 在科學的角度
2:47 醫學角度 常常跟大家講 我這一生 其實都在做化約
2:53 reductionism 什麽意思 就是說 一樣東西很複雜
2:58 是不是透過我們的研究 我們的投入 我們的理解或者領悟
3:03 可以把它化約 簡化 簡化 再簡化 到一個地步
3:09 我們可以把問題的重點 或者它的中心 把它打開 把它的core
3:14 它最基礎的一些 含的一些變化 一些變數 把它這樣打開
3:20 因為 我們只要簡化 比如說 一個數學的問題
3:25 本來有相當多的變數 variable 我們常常講 那也是可能有這個造成變化
3:31 那你同時 在想辦法解開 或是想辦法掌控幾個變數
3:39 很難做到 所以我們常常講說 在數學有個multi-variable的
3:45 multi-variable 的 algebra multi-variable 的 calculus
3:50 都一樣的 就是說由多變數的數學著手 它的困難度 是非常高的
3:56 你再用什麽工具 假如有相當多變數 在我們頭腦 沒辦法解答
4:02 因為我們是二元對立的頭腦 我們有一種二元對立的邏輯 有個理性的層面
4:08 我們講理性層面 其實是個比較的層面 那你用很多變數 同時在比較
4:15 我們頭腦沒辦法掌控 就像我常講 我們是3D的動物
4:21 連4D 比如說5D 6D 我們有沒有辦法
4:28 突然 全面的掌控 是掌控不了的 我們理解不了的
4:34 它本身在反映我們頭腦的限制 所以 我們首先要簡化
4:39 我過去做科學 比如說在了解白血球 用什麽機制
4:44 用什麽方法 用什麽武器 它會殺 會處理 有腫瘤的細胞
4:51 或是有病毒感染的細胞 跟這次疫情有密切的關係 跟腫瘤有密切關係
4:56 所以我過去 參加美國國家醫學/衛生研究院 醫療的研究所 還不光是免疫的單位
5:04 也包括這個腫瘤的單位 後來 還有這個自體免疫的單位 心臟疾病的研究
5:10 糖尿病 我回頭想 大概有十幾個單位
5:15 當時同時參加 都是他們委員會的一個顧問 也就是因為 最早 我把免疫的問題
5:24 可以化約到一個地步 可以很容易用生化 用分子醫學
5:30 分子生物的工具 把它解開 現在 就是在課本裡面都有
5:35 收錄當時的發現 所以這個化約 化約的方式 不能小看
5:42 它確實 可以讓我們把科學 一些很複雜的題目 這樣打開
5:48 後來 參加這個 靈性層面的推廣 就像現在我們在辦的
5:53 我其實 也是用同樣的方式 我自己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在追求
5:59 比如說講彌勒佛 基督 未來的佛 未來基督的 妙勝智 Noble Wisdom
6:06 或是追求各大法門 靈性相關的法 哲學 宗教
6:12 我也是用這種精神在看 有沒有共同性 能不能把它化約到一個地步
6:20 我們頭腦突然 可以理解 把它打開 然後 再經過整合 其實 我也是用這種方式 自己在追求
6:27 幾十年 那時候 從幾歲 還不到十歲 就是無形中 當時 也沒有這方面的語言
6:34 也沒有辦法 用這種方法去歸納 但是 我就自然懂得去把它簡化
6:40 把醫學的問題簡化 把樣樣我所碰到的 不管是呼吸 運動 飲食
6:47 接下來 這個靈性層面 把它簡化 簡化再簡化 簡化到最後 看頭腦有沒有辦法
6:54 突然可以去做全面的掌控 全面的理解
6:59 那對靈性層面 其實 我也是用這種方法 來跟大家分享
7:05 因為我們頭腦 不會允許我們 你記得 我過去講的
7:10 我們頭腦 絕對會抵抗的 你要讓頭腦滑到一個不理性
7:17 全面 或是 無色無形 或是無限大 或永恒的一個層面
7:23 頭腦一定會抗議的 它不允許你輕輕鬆鬆 帶它往那個層面去進行
7:29 它一定會踩個煞車 會取得種種的理由 比如說 質疑心就出來了
7:36 平常我們對哪個老師 可能批評心 就出來了 就認為 質疑這個 質疑那個
7:43 或是開始會做比較 這個老師講什麽 那個老師講什麽 可能這個老師好像講的有道理
7:50 另外一個老師講的比較沒有道理 或者我們認為這個人的行為 我們在觀察的行為
7:55 好像像個聖人 那另外一個好像不像聖人 他太活潑 太活躍 太天真了
8:01 我們就種種的 頭腦開始比較 開始歸納 其實 我們每一個人 隨時都這樣子
8:09 你看 是不是 我們面對過去的聖人 還不要講大聖人 任何人留下來的這個資訊
8:15 留下一些話 留下來的看法 他自己的一些經過
8:20 我們其實很容易從這個資訊 帶來的這個message
8:26 我們從他留下的話 很容易把注意轉到帶信的人 這個messenger
8:31 把注意擺錯地方了 擺到這個重點 像我最近 還聽到好多朋友 我勸他
8:39 在你的這個自體免疫 尤其是糖尿病 嚴重 是type 1缺少胰島素的
8:44 我勸他 你要怎麽做 怎麽做 而且 你可以多看一些
8:49 網路上就可以找到一些專家 那很多人 有時候 會反映 我對某某人有意見
8:56 對這位醫師 對這個專家有意見 我聽了 會非常驚訝
9:02 我會想跟他提醒 你現在問題比較重 比較大 是你的疾病
9:11 是否 這時候任何人講有道理的 可以幫助你 你都應該聽
9:16 都很誠懇 很open 完全 心胸打開的 在聽
9:23 你還是對送信的人 帶給你 轉達這個資訊的人 你反而對他有意見
9:30 連這個關都過不了 但講這 有什麽用 我也不會回去再去講
9:35 就最多苦笑一下 就知道 這人生 所安排的一切
9:40 這業力所安排的一切 那有些人就是 就是註定他會好
9:47 或是註定他不會好 其實這個 你也沒有辦法 站旁邊 你去勸 去關心
9:52 其實 一點辦法 都沒有 所以 回到我們這個主題 你看上禮拜我在講
9:58 一個人要把全部的可能活出來 盡量活出來 甚至用這個譜的觀念
10:04 不管是飲食 生活習慣 呼吸 運動
10:10 情緒的管理 全部習慣 全部把這個譜
10:15 把它展開 把它活出來 你這樣子 才有機會 讓你突然把注意
10:22 從眼前的 再追加一個可能 再活出來一個可能
10:27 再活出一個變化 把這個注意 集中在這上面 本來是集中在這上面
10:34 突然轉回到這個中間 好像回轉到
10:39 另外一個機制 就是從客體 轉回到主體
10:45 而 主體跟客體中間關係 一個動 主體跟客體中間 有一個行動 在連接
10:51 比如說我 在看一朵花 這個行動 就是看 它是一個動詞
10:57 是一個能量的轉變 注意 慢慢轉回到 自己
11:02 轉回到 中間的連接 我跟世界互動的方式 那這樣子的話
11:08 接下來 一個人就清楚了 就是說他樣樣都看過 而透過這樣樣都看過
11:14 他把他的注意從內容 轉回到 轉回到自己
11:19 轉回到自己延伸出來的一個動力 一個橋梁
11:27 中間的一個互動 那在跟
11:32 眼前的任何東西 任何的變化 其實已經不相關 那接下來你也不用
11:38 再去把注意 守住 也不需要再繼續活出
11:44 什麽叫做這個譜 樣樣的 任何可能 多種可能 也不用再追求這個問題
11:51 首先 你我還是需要 把這些可能先 首先先活出來
11:57 很認真啊 很天真 很踏實 先活出來 但是 最後 會發現 其實 下一個瞬間帶給我們的內容
12:05 可能活出來 下一個 可能已經不是那麽重要 但是 在這個過程
12:11 我感覺 這是非常有根據 有科學 它有個機制 讓我們透過這個機制 可以慢慢展開
12:18 這是我多年來 這幾十年 還不是現在 這四十多年 都在用 這個方法 來跟大家分享
12:25 讓我自己有點收獲 也希望這個收獲 轉給大家
12:30 那今天所問到的 一樣的 符合 同樣的精神
12:36 也就是化約 我們把樣樣 化約 化約到一個地步
12:41 其實我在講 活出每一個可能 到最後 把注意 轉回到自己 它也是站在化約
12:48 的角度 在看這個世界 你把樣樣簡化
12:53 其實 也就是本來注意擺到 某一個可能
12:58 某一個體驗 某一個發生 某一個變化 某一個變數 慢慢這個注意
13:05 轉回 轉回到什麽 轉回到這個pattern recognition
13:10 就是變化 跟變化的當中 這個瞬間跟那個瞬間的當中
13:16 它有一個模樣會出來 好像有一個樣態 有一個pattern
13:22 有一個形態 有一個形式 好像從這裡面 我們會發現
13:28 會讓我們可以區隔 可以認得 可以洞察到 recognition
13:33 就是識別 可以洞察到 可以 這個模式的 這個 把它看穿
13:40 把它觀察清楚 首先 你看到這個模式 然後 又可以把這個模式 識別出來
13:47 把它洞察出來 把它描述出來 把它看穿
13:53 其實 這個 化約 簡化 把一件複雜的變化
13:59 把它簡化 簡化 其實 到最後是 希望 達到這個作用
14:06 那 你也可以這麽說 我們也可以這麽解釋 我常常說 這個意識
14:11 意識 有個意識根 就是最原始的 比如說一個 我們
14:17 意識 無色無形 好像突然露出來一個頭 就像烏龜 露出來一個頭
14:22 或是一個小老鼠 從洞裡面露出頭 這個頭 就是一個 一個動念
14:29 一個 有一個意念出來 而這個意念出來 接下來 就是一個物質
14:37 連貫的層面 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為是下游 意識
14:42 就無色無形 接下來有色有形 有色有形 把它 當作下游 接下來的變化
14:48 接下來 前面 什麽變化都沒有 它是一體 連一個意念
14:53 一個動機 都談不到 那接下來 就從動機 到物質
14:59 到物質 有演變 有變化 有數不完的變化 這樣子 一個完整的世界出來
15:07 所以 首先 我們可以 用這個角度 來理解問題 我們 做 用參
15:12 用臣服 其實 是把我們的意識 把它 輔導這意識
15:18 等於說 引導這個意識 一直往根走 往這個來源
15:24 還沒有生出來的這個來源走 走到最後 你記得 我一直在講 自然 走到這個
15:30 一個門戶 這個門戶 再走不下去 走下去 它是 無色無形
15:35 我們頭腦 沒有這個本事 可以走下去 所以我常常 用這種方法來
15:41 來表達 就是一種 大我的觀念 小我走到最後 變成一個大我
15:47 有一點 就是 無色無形 跟有色有形的一個邊邊 頭腦再也跳不過去
15:54 你記得 我也這麽說 你也不用跳過去 本身沒辦法跳過去 你也不需要去期待
16:01 去渴望 去要求跳過去 本身跳不過去 你另外 不要再加這個動念
16:08 要跳過去 也不需要 所以 就在那裡 停下來
16:14 在那裡 住定 在那裡 休息
16:19 那我們一般講 samādhi 定 其實就是定在那個門口
16:24 這樣子就好 在那無色無形 有色有形的邊 很多人講說
16:30 那我定到 無色無形 像我過去在《定》
16:37 用梵文 nirvikalpa samādhi 早期佛陀 老早
16:43 Ramana Maharshi 老早都懂 什麽叫 nirvikalpa samādhi 就是說 它是一種無我
16:51 空靈的samādhi 無色無形的 samādhi 但是他就發現
16:57 你早晚還是要從那裡回來 回到人間 還是要面對有色有形
17:05 早晚還是要把這個空靈 定到空靈
17:10 但是要把這空靈 跟我們這個世界 跟有的這個層面 做一個整合
17:17 所以 後來自然 像佛陀 像Ramana Maharshi 像六祖
17:24 他就發現 原來在定的觀念 它其實不是定在哪一個部分
17:32 有或是沒有 它其實 定 在講的觀念是一切
17:40 可以講說 從它自己 再延伸出來 那你定 其實不定在
17:47 你真正的自己 或者你全面的哪一部分 是定到 假如可以講說是哪一個空間
17:53 是定到全面 全部 是定到全部的可能 而且把全部的可能
17:59 都把它變成是一樣的 平等的 或是反過來
18:04 你可以說是定在 平等心 你記得 我在《定》 就把它稱為大定
18:11 這是 sahaja samādhi 或是這個 也可以稱為是 raja samādhi
18:17 就是 king of samādhi 就是 samādhi 定 最高的一個境界
18:22 也就是大定的觀念 其實 我們講化約
18:28 再化約 簡化再簡化 到這個門戶 到這個
18:34 就是小我跟大我 或者大我 跟無色無形的這個門口
18:39 在那個 可以說是上游再上游 就是我們意識允許我們
18:46 取得的一個門戶 還沒有這個 出發的一個出發點 或者我常常用 奇點
18:53 不曉得 你還記不記得 singularity 這種方法來描述
18:58 在那個 singularity 在這種奇點 一切都 都有
19:03 你可以講一切都沒有 它是本身 最多只能我們用這個本能/潛能 來表達
19:09 或是以前 David Bohm 在講 我過去在 podcast 也有 講過就是 implicate order
19:15 還沒有發生 還沒有衍生出來的一個 一個原則
19:20 一個規則 一個狀態 最原本的一個狀態 就是我們本能/潛能
19:27 這個宇宙還沒有 延伸出來 沒有爆發出來的一個 可以講說一個本能/潛能
19:34 這就是最終 我們把樣樣化約 再化約
19:39 我們自然會走到 會達到 或是可以說是 滑回一個
19:45 一個 還沒有出發點的一個點 奇點 是這個意思
19:51 一個人 不斷地往上游追求 就簡單用 我是誰
19:57 或是反過來講 這個 我 還沒有來前
20:03 我 是什麽 念頭還沒有來前 我 是什麽
20:09 我 是誰 光用這個 參 參 本身 帶來回轉的力量
20:16 也就夠了 或是臣服 我樣樣接受 我樣樣肯定
20:22 我樣樣 感恩 接待 樣樣 好 壞 對我 都一樣的
20:28 我都可以接受 都可以接待 而且我用友善的一個動機 一個出發點
20:33 一個中立性來接受 兩個都一樣的 這兩個 那麽簡單的機制
20:38 就讓我們 得到一個回轉 回轉到源頭
20:44 這個源頭 還不是 無色無形 但是 也就夠了 因為你走不到
20:49 滑回不到 無色無形 重點在這裡 你也不需要去努力
20:56 努力為了一個 一個最終的目標 你達不到的 對不對
21:01 不是走冤枉路 你停留在那邊 就夠了 但是接下來
21:07 每一個念頭 你已經看穿了 所以前面在講這個 pattern recognition
21:14 這個宇宙或生命的模式 你已經掌控模式 在那時點
21:20 就是最單純 最原始 是一體
21:25 樣樣都是從 無色無形 從永恒延伸出來的
21:31 所以這個pattern 這個模式 它的接下來的識別 你已經看穿了
21:38 你的pattern recognition 你根本也不費力 已經掌控了
21:43 那這樣子 你發現 也就夠了 修行 其實做到這樣子就好了
21:50 那你接下來 你每一個可以用上的工具 你只要在周邊所聽到的
21:59 我們這邊分享的 你可以從讀經 從任何來源 可以掌控它的
22:06 你發現都是寶貴的 對你都是寶貴的 都可以用上的 完全可以把它帶回你的生命
22:14 你的生活當中 那這樣子 沒有什麽矛盾 你在飲食方面
22:20 你發現你也可以化約 你看我們在講說 用這個elimination減敏飲食
22:25 假如你身體充滿發炎 讓你不安 晚上睡不著覺 心裡有 憂鬱
22:33 很多是跟飲食相關的 或是對人生一個負面的看法 你身體發炎 你試試看
22:38 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 哪裡不舒服 還談不到就是身體舒暢
22:44 對不對 哪裡不舒服 痛 酸 有慢性的退化 有疾病等
22:50 你根本談不到 談不到這個 就是一個圓滿心
22:55 一種完整心 可以出來 對不對 我們受這個世界的影響 所以在這個時點 你化約
23:03 我講 減敏飲食 也是這個意思 你把全部對你有傷害的
23:08 對你造出身體上阻礙 有反應 反彈 對你身體代謝有負面的影響
23:15 你把全部擺開 把它挪開 用這種方法 自己去體驗
23:21 哪些該用 哪些不該用 尤其 我們現在 大共修開始 我希望大家用這個
23:26 科學精神 白老鼠 把自己當白老鼠 去歸納 去研究
23:35 不要去管專家 怎麽說 對不對 像斷食
23:40 比如說 現在最近 又有一些非常沒有道理的 根本也沒有根據的一些說法
23:47 從美國這個AHA 就心臟科的學會 在講 從一個根本不成為
23:54 是個study 但就是我們話題 headline 全球的媒體會講 斷食或是階段斷食
24:01 會影響 會造成心臟病的發作 你聽了 你不曉得要講什麽
24:06 幾千年 最古老的 為身體帶來預防
24:13 預防醫學的 可以讓我們達到optimal health
24:19 最佳的健康 就是我在講radical health 根本的健康 離不開 optimal health
24:26 最佳的健康 幾千年留下來 傳承下來 現在會發現
24:34 雖然這個study 不管怎麽講 它只是問卷嘛   從多少年前 到現在
24:40 2003到2008 你前天晚上用什麽餐 當時 根本也沒有什麽是
24:46 間歇性 intermittent fasting 根本連這些觀念都沒有
24:52 但是 現在有專家 會把這個扯在一起 然後再去觀察 這死亡率
24:58 死亡率 他發現 跟一般的心臟病發率更高
25:04 比如說 它這個baseline 基線是 1 它是1.91
25:09 比如說這樣子 有這種關係 突然就在這方面 變成大消息 全部媒體都在扮這個角色
25:16 那你是走冤枉路 假如你聽到這個 本身它這個研究 根本不科學
25:22 根本 也沒有什麽說服力 沒有抓到重點 然後 用meta的觀念
25:29 所以 這些 我接下來都會打開 因為我感覺這個傷害太多人 誤導太多人
25:34 所以從飲食簡化 減敏 呼吸 我們也帶出來呼吸譜
25:40 到這個靜坐 靜坐 把全部的方法 也帶給你 就是靜坐譜
25:46 也讓你可以體驗 包括我們在講運動
25:52 運動譜 各式各樣的運動方法 對不對 健身 有氧
25:57 拉伸 還有什麽 還有情緒 感受上面的管理
26:03 人跟人中間的關係的 怎麽去面對 這個事情 整個 這個譜 也掃描過去
26:08 然後 還有什麽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 點點滴滴 從一個人早到晚
26:15 你把整個一個人 一個聖人的譜 可以這樣講 pāramitā 波羅密
26:21 就是一個聖人的譜 把全部掃描 每一個 假如有一個人 我們稱為是聖人
26:27 可以活出來 那為什麽我們沒有辦法活出來 把全部掃描過去
26:33 這就是一種化約 一種 這個化約論者的
26:38 可以這樣講 reductionist approach 那把物質的層面
26:44 當作 materialism 可以講說 假如我們完全只相信 物質主義
26:49 完全是落在物質 也沒有關係 你把它從物質層面簡化 簡化 簡化到最後
26:55 你會發現 還剩下一些東西 永遠簡化不了 簡化不來
27:02 你用這個 所講的這個 再從行動 從這個我們的行為
27:08 做一個好人 做一個友善的人 講實話 老老實實的 又忠厚
27:13 又優美 優雅 全部是過去所表達的 你活出來
27:19 它本身就變成一個指南針 帶你回到什麽 帶你回到意識的根
27:26 你 再也
27:31 沒辦法 從 再往上 又再推的一個根 一個門戶 一個口
27:37 無色無形 跟有色有形中間的一個門戶 這樣子 就夠了
27:43 那接下來 你就是充滿信心 充滿信仰 充滿堅定心
27:50 就停留在那裡 停留在那個門戶 已經給你大的喜樂 而且你對大的喜樂 也無所謂
27:57 根本也沒有什麽期待 也沒有其他 心裡面 有什麽目的 可談的
28:02 你停留在那上面 試試看 你可能會脫胎換骨
28:09 甚至你可能會大徹大悟 醒過來了
28:14 而這醒過來 是一種 激烈 突然 完整 的醒覺
28:20 你突然這樣子 你就可以了解 充分的理解
28:26 什麽叫做radical healing 激烈的 突然的 全面的 一體的 療癒
28:35 你這樣子 已經不是光掌控 你已經活出來了
28:40 這樣子 一個人 我們前面在講 什麽是 少就是多
28:46 這些觀念 minimalism less is more 就是一個人 把身體 化約 化約
28:53 簡化到一個地步 你已經沒有什麽 對物質層面 感情層面
28:59 東西的層面 有個依賴性 有也很好 你就enjoy就好了 沒有 一樣好
29:05 這樣子 你已經從人間跳出來
29:11 沒有什麽顧慮 沒有什麽矛盾 這也就是 我們最終
29:17 接下來我們這次的共修 我想看我們自己 有沒有福德
29:25 有沒有能力 這個本事 我們共同一起來提醒
29:32 來互動 來分享 到最後 這是我們最終可以達到的 可以活出來的
29:38 假如 可以做到這一點 那我最多也只能恭喜你
29:44 你看 我們一起來到這裡 那麽多年 透過這點點滴滴的
29:49 把這個字眼設立起來 把好多觀念 像樓梯一樣 幫你鋪 一步一步這樣鋪路
29:57 最終 還是希望你把它活出來 這樣子 在這個
30:02 時點或階段 那你回去再看 過去的創傷 過去的 情緒上的一些損失
30:10 一些不安 讓你不均衡 不平衡 沒有平衡點
30:15 平衡點找不到 那時候可能你回頭看 好像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
30:23 當然我是希望如此 不是你聽我這樣講 就算是親自活出來
30:29 這時候就要有信心  你是可以活出來的 你 我 是可以活出來的
30:36 我們最多就互相加油 我們為自己 為周邊
30:42 為大家加持 就是鼓勵 當大家啦啦隊
30:47 但是走到最後 還是要靠自己 靠自己 走自己
30:53 帶著自己 回轉到自己 反省到自己
31:00 走到最後 還是靠自己 走出來的